此類藥物種類繁多,治療癌癥各有特長,常與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滋陰涼血等藥物配伍使用。此外,根據中醫的辨證理論,對於壹些虛寒辨證的腫瘤,在清熱解毒的抗腫瘤藥物中,還可以加入壹些具有抗腫瘤作用且味辛的藥物。
清熱解毒藥物的主要特點是性苦性寒,長期服用容易損傷脾胃。因此,脾胃虛弱者應適當補充助陽、健脾胃的藥物。
1.七片葉子和壹朵花
它是壹種多年生百合科草本植物,有七片葉子和壹朵花(七葉壹枝花),是許多同屬植物的根莖。
【別名】巴黎,巴黎,草河車。
【性味歸經】苦、寒;有壹點毒。肝經。
【功能與用途】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廣泛用於治療各種惡性腫瘤,如食管癌、鼻咽癌、乳腺癌、肝癌、惡性淋巴瘤、白血病等。可用於治療瘡腫毒、高熱、驚風、抽搐等疾病。
【用法用量】15 ~ 30g,水煎。外用適量。
【藥理成分】含甾體皂苷(paridin)等。
2.半枝蓮
是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半枝蓮的全草。
【性味歸經】辛,微苦,性涼。歸肺、肝、腎經。
【功能與用途】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化瘀活血。廣泛用於治療各種惡性腫瘤,常與其他抗癌中藥合用。還可用於肝腫大、肝炎、肝硬化腹水、小便不利、瘡毒腫痛、蛇咬傷。
【用法用量】15 ~ 30g,水煎。外用適量。
【藥理成分】含有生物堿、黃酮苷、酚類、甾體等。
3.白花蛇舌草
為茜草科糜子屬白花蛇舌草的全草。
【性味歸經】微苦,甘,寒。心肝胃經。
【功能與用途】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可用於治療各種癌癥,如食道癌、鼻咽癌、乳腺癌、肝癌等消化道腫瘤、惡性淋巴瘤和白血病。還用於癰、瘡、咽喉痛、尿路感染、蛇咬傷等。
【用量及用法】15 ~ 60g,水煎。用新鮮的草敷患處。
【藥理成分】β-谷甾醇、鳥氨酸、對香豆酸、齊墩果酸、黃酮苷、白花蛇舌草等。可從本品全草中分離。
4.半邊蓮
是桔梗科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半邊蓮的全草。
【性味歸經】甘、淡、涼。心、腎、小腸經。
【功能與用途】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治瘡消腫。常與其他抗癌中藥合用,廣泛用於各種惡性腫瘤的治療。還可用於肝硬化腹水、腎炎水腫、小便不利、瘡瘍。
【用量及用法】15 ~ 30g,水煎(鮮品用量加倍,或絞汁)。外用適量。
【藥理成分】生物堿、黃酮苷、皂苷、氨基酸等。
5 .青黛
它是由菘藍、菘藍、葒草、菘藍的莖葉經發酵制成的粉末。
【性味歸經】鹹寒。入肝、肺、胃經。
【功能與用途】清熱解毒,涼血。可用於治療各種腫瘤,如肝癌、鼻咽癌、胰頭癌等。,尤其是白血病。常用於腫瘤放化療後的口腔潰瘍,常與石膏、黃連、梔子、竹葉等清熱解毒藥物配伍。還可用於溫病、斑疹、嘔血、驚風、驚風,以及瘡毒、丹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15 ~ 30g,煎服或制成丸劑或散劑。外用適量。
【藥理成分】主要含有靛玉紅、靛藍、靛棕、靛黃、鞣酸、色胺酮及大量無機鹽。靛玉紅具有抗癌活性。
6.冬淩草
它是唇形科草藥日本米瓜的全草。
【別名】冰草,山香草。
【性味歸經】苦、甘、寒。入胃經、肝經。
【功能與用途】清熱解毒,化瘀消腫。可用於食管上皮細胞和腫瘤的嚴重增生,如食道癌、肝癌、鼻咽癌、賁門癌、乳腺癌、肺癌和甲狀腺癌。還用於急慢性咽炎、支氣管炎、盆腔炎。
【用量及用法】6 ~ 12g,水煎。
【藥理成分】三萜、倍半萜、二萜、三萜等萜類化合物,生物堿、黃酮類、內酯、皂苷、冬淩草甲素、皂甙、揮發油、有機酸等。
7.山豆根
它是苦豆子(豆科)的根。
【別名】蠶豆根,苦豆根。
【性味歸經】苦寒。入肺、胃經。
【功能與用途】清熱解毒,利咽消腫。治療各種癌癥,如食道癌、肺癌、肝癌、喉癌、舌癌、甲狀腺癌等。也用於熱毒蘊結,咽喉腫痛,牙齦腫痛。
【用法用量】6 ~ 10g,水煎。
【藥理成分】本品含有苦參堿、氧化苦參堿、香豆素、甲基染料木黃酮、黃酮類衍生物等多種生物堿。
8.牛黃
它是牛類動物的膽結石。還有人工制品。
【性味歸經】苦寒。入肝經、心經。
【功能與用途】清熱解毒,化痰開竅,息風解痙。適用於白血病、鼻咽癌、頸部淋巴肉瘤、肝癌等。還可用於治療發熱、驚風、中風、痰濁等引起的咽喉腫痛、舌痛、癰腫。
【用量與用法】]0.2~0.5g,分丸劑和散劑,外用適量。
【藥理成分】含有膽紅素、膽酸、膽綠素、膽固醇、麥角固醇、卵磷脂、維生素D、鈉、鉀、鈣、鎂、鋅、鐵、銅、磷及多種氨基酸。
9 .牛蒡
它是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成熟種子。
【別名】大力水手,老鼠膠。
【性味歸經】辛、苦、寒。入肺、胃經。
【功能與用途】清熱解毒,疏風清熱,利咽消腫。用於喉癌、肺癌、食道癌等。還用於外感風熱引起的咳嗽、嘔吐不良、咽喉腫痛等癥,以及熱毒瘡毒、流行性腮腺炎。
【用法用量】10 ~ 15g,水煎。
【藥理成分】主要含有牛蒡子苷、脂肪油、維生素B1。
10.臭柏
是卷柏科卷柏屬的全草。
【別名】深綠色卷柏,側柏,爬山虎。
【性味歸經】味甘,微苦,性平。歸肺經和大腸經。
【功能與用途】清熱解毒,抗癌。適用於鼻咽癌、喉癌、肺癌、胃癌、肝癌、宮頸癌、乳腺癌、皮膚癌、腎癌。尤其是對鼻咽癌。以及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咳嗽和咽喉痛。
【用量及用法】15 ~ 60g,水煎。
【藥理成分】含生物堿、植物甾醇、皂苷等。
11.石建川
是唇形科鼠尾草屬的全草。
【別名】丹參。
【性味歸經】苦、辛、平。入肺經、脾經。
【功能與用途】清熱解毒,活血止痛。可用於食道癌、胃癌、腸癌、肝癌等腫瘤,對癌痛有壹定的止痛作用。可用於治療各種骨痛。
【用法用量】10 ~ 15g,水煎。
【藥理成分】主要含有甾醇、氨基酸、原茶堿等。
12.蛇莓
它是薔薇科植物蛇莓的全草。
【別名】龍吐珠、三爪龍、楊梅等。
【性味歸經】甘、苦、微寒;有毒。歸肺、肝、大腸經。
【功能與用途】清熱解毒,消腫利尿。適用於腎癌、膀胱癌、宮頸癌等腫瘤。治療發熱引起的咳嗽、吐血、痢疾、咽喉腫痛、癰腫。
【用法用量】15 ~ 30g,水煎。外用適量。
13.龍葵
它是茄科黍蜀龍葵的全草。
【別名】黑茄子,野茄子,野葡萄。
【性味歸經】苦,微甘,性寒,微毒。進入肺、胃和膀胱。
【功能與用途】清熱解毒,活血利濕,消腫。適用於宮頸癌、腎癌、膀胱癌、胃癌、肝癌、肺癌、食道癌、癌性胸腔積液等多種腫瘤。並促進排尿以治療水腫。
【用法用量】]10~30g ~ 30g,水煎。外用搗固劑。
【藥理成分】全草含有多種生物堿、皂甙、維生素c和維生素a,如龍葵堿。
14.白英
它是茄科植物白毛藤的全草。
【別名】白毛藤,沭陽春。
【性味歸經】微苦,微寒。入肝、胃經。
【功能與用途】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適應癥:宮頸癌、肺癌、肝癌、聲帶癌。
【用法用量】15 ~ 30g,水煎。
【藥理成分】含有龍葵堿、龍葵堿等成分。其乙醇提取物對腫瘤細胞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15.玄參
它是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玄參的根。
[別名]申遠。
【性味歸經】苦、甜、鹹、寒。歸肺、胃、腎經。
【功能與用途】清熱解毒,養陰。用於淋巴瘤、甲狀腺腫瘤、鼻咽癌等。還用於咽喉腫痛、瘰癧痰、癰腫瘡毒、熱病斑等溫熱性疾病。
【用量及用法】10 ~ 15g。煎服或制成丸劑或散劑。
【藥理成分】本品含生物堿、糖類、甾醇、氨基酸、胡蘿蔔素等。
16.土茯苓
它是百合科多年生常綠藤本植物土茯苓的塊莖。
【性味歸經】甘、淡、平。入肝、胃經。
【功能與用途】清熱解毒,祛濕通絡。適用於治療各種癌癥,如白血病、骨腫瘤或腫瘤骨轉移。最常用於泌尿系腫瘤,多與龍葵配伍。也用於濕熱瘡毒、梅毒或因服用水銀治療梅毒而導致肢體攣縮的患者。
【用量及用法】15 ~ 60g,水煎。外用適量,研磨,包紮。
【藥理成分】主要成分為皂苷類和生物堿類。
17.庫申
它是豆科多年生落葉灌木苦參的根。
【性味歸經】苦寒。心、肝、胃、大腸、膀胱經。
【功能與用途】清熱利濕,祛風利尿,殺蟲。可用於治療宮頸癌、腸癌和食道癌。也用於皮膚瘙癢、疥瘡、頑癬。濕熱黃疸、腹瀉、帶下、瘙癢。可煎服,外用。
【劑量與用法】6 ~ 10g,水煎服或丸、散服。外用適量。
【藥理成分】本品含有苦參堿、氧化苦參堿、香豆素等多種生物堿。此外,它還含有許多黃酮類化合物,如苦參堿neol和苦參堿查爾酮。此外,還含有苦參皂甙、大豆皂甙和醌類。
18.粗糙龍膽
它是龍膽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龍膽草、秦艽或東北龍膽的根。
【性味歸經】苦寒。肝、膽、膀胱經。
【功能與用途】清熱利濕,瀉肝膽火。可用於肝癌、胰腺癌、鼻咽癌、白血病等患者。臨床診斷為濕熱下註、肝火上炎或肝膽實熱者。還用於肝膽實熱所致的脅痛、頭痛、口苦、目赤、耳聾等癥,以及濕熱泄瀉、黃疸、陰腫陽癢等癥。
【用量及用法】3 ~ 9g,水煎服或制成丸劑或散劑。外用適量。
【藥理成分】根中含有龍膽苦苷、龍葵素、龍膽糖、龍膽黃素等。
19.滕力根
它是獼猴桃科落葉藤梨(軟棗獼猴桃)或軟棗獼猴桃的根。
【性味歸經】淡,微澀,性涼。歸肝、膽、胃經。
【功能與用途】清熱解毒,健胃利尿。可用於胃腸道腫瘤如肝癌、胃癌、直腸癌,盆腔腫瘤如宮頸癌、卵巢癌。也用於消化不良、嘔吐、腹瀉和類風濕性關節炎。
【用法用量】15 ~ 30g,水煎。
【藥理成分】含獼猴桃堿等。
20.新疆紫草
它是新疆紫草和新疆紫草的根。
【性味歸經】甘,寒。歸心肺經。
【功能與用途】清熱解毒,涼血透疹。可用於治療肺癌、甲狀腺癌、白血病、胃癌、肝癌、鼻咽癌和絨毛膜癌,以及由濕熱疾病、濕疹、瘡、燙傷引起的皮疹。
【用法用量】]10~30g ~ 30g,水煎服,外用適量。
【藥理成分】主要含有紫草素、乙酰紫草素、脫氧紫草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