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現貨沒有市場,期貨也沒有市場,期貨和現貨息息相關。
現在黑龍江每噸糧食運到港口,賺50~60元,壹天有200多車。同時,未來幾天沒有裝貨計劃,港口價格開始“漂移”。東北港2800元的價格還能踢下來嗎?不,為什麽不呢?由於數量和價格的平衡,它被堆疊起來為以後的裝運日期制造庫存。
#玉米#
妳想發貨,又沒那麽大能力。為什麽?因為運費上漲。
這幾天港口能漲價嗎?現在漲價期貨說了算,資本運作是最大主力。
產區基層有點搶糧,糧商也開始有了再囤糧的意願,只是不知道搶到的糧能不能盈利。
農民們妳們好,今天是2023年2月23日,農民們又開始自食其力了。全網都說漲價了。哪裏增加了?現在糧商收購糧食利潤20塊錢,費了好大勁,還要搶糧?抓住妳的鬼魂!
主要原因是2023年的玉米市場不適合去庫存,因為庫存只能在兩個市場進行,壹個是大勢看漲,後期肯定有矛盾,壹個是短期內或長期下跌後會有上行行情。
2023年上半年玉米沒有出現暴漲暴跌,後期也沒有出現大的矛盾,所以這個時候建庫存要麽無利可圖,要麽難受。
華北玉米大面積下跌,導致很多地區的貿易商開始陸續囤糧。玉米顆粒收購價已經達到1.4元/斤,粗糧收購價大概在1.36 ~ 1.37元/斤,基本接近1.4元/斤。
糧商不收還難受,收了更難受。為什麽?賣不出去。
這種情況下,如果農民不具備儲存條件,玉米會隨著溫度的升高失水非常快,妳的糧食已經在慢慢失重了。
所以對於農民來說,要選擇賣糧的時機。
否則玉米價格上漲,妳的赤字規模已經大於上漲的價格。
這是邊肖的個人建議。妳可以決定賣不賣。
現在大家都認為華北後面的玉米價格會跌,短期內不會大幅上漲。
於是,糧商開始選擇時機收糧,因為他們認為優質玉米後期還有上漲空間,這些優質糧可以賣給飼料企業或者儲備糧。
華北近40%的糧食沒有進入渠道庫存,極個別地區60-70%的糧食沒有賣出去。在這種情況下,玉米想要在短期內大幅上漲基本不現實。
山東部分地區糧商收購的粗糧價格為1.35~1.37元/斤,且搶得厲害。賣幹糧沒有利潤,扣除雜質3毛錢,成本不低,水分高,不利於長期儲存。
同時,小麥價格的壓制也將使得華北玉米價格短期內不可能大幅上漲。如果玉米價格漲到和小麥平行的價格,那麽飼料企業會在第壹時間搶著收割小麥。
2023年2月23日中國最新玉米價格
山東鄒城民能:1.445元/斤,跌2%。
山東恒仁工貿:1.44元/公斤,跌5%。
河南天妃澱粉:1.433元/公斤,下跌5%。
山東日照金河袁波:1.47元/公斤,下跌5%。
山東沂水青援:1.43元/斤,跌5%。
山東禹城保齡寶:1.412元/斤,跌3%。
哈爾濱直屬:660容重以上1.39元/斤。
黑龍江農場“同盈”收購的玉米基本沒有賣出去,2022年秋季收購成本達到2600元/噸,正是因為農場價格高,但是這些糧食從年前到現在在倉庫裏放了4~5個月,利息相對較低,但是成本也增加了40~50元/噸,也就是說這些糧食的成本達到了。
如果+350元的運費運到山東,就已經到了3000元/噸。
如果運到港口,價格不盡如人意,同時寶泉嶺地區還有約65438+萬噸玉米沒有進入市場。如果放在下半年,成本直接2700元/噸。
-這太荒謬了。俗話說“賠了夫人又折兵”是玩不下去的。
所以黑龍江的廣大農民壹定要感謝農場設立玉米市場,讓玉米價格飆升,否則黑龍江的玉米不可能和吉林的持平,價格也不可能和港口的持平。但是大家還是不滿意,認為應該提高玉米價格,價格太低了。兩年前商販說“人心不足,蛇吞象”,現在形容農民壹點都不為過。
網絡中大家對土地和玉米價格充滿信心,但現實生活中大家都在瑟瑟發抖,擔心2023年秋季價格太低,影響收入。所以說網絡中的說法與現實“完全相反”,這也說明了網絡中人的雙重性和虛幻性。也正因為如此,從今年開始提倡種植轉基因玉米。
轉基因玉米在未來幾年肯定會開花,短期市場沒有太大變化,但對農民會有影響。
如果先種轉基因植物,種子質量好,產量上肯定有壹定優勢,尤其是大規模種植轉基因玉米。
所以即使價格更低,在數量級上找到平衡,種玉米也不會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