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蔬菜哪個部位不能吃
1、青椒:蒂部
為了預防病蟲,大部分蔬菜都噴灑了農藥,而青椒,雖然是掛著的,但它的植株比較矮,噴施農藥時常常是自上而下,會在青椒的蒂部積累許多農藥。
2、大白菜:菜幫
大白菜的菜幫和菜蒂可以說是農藥殘留最多的地方。噴藥的時候,噴在上面的農藥會順著菜葉和菜稈緩緩流到菜幫底下,所以菜幫上的農藥往往會比較多。其次,因為菜幫靠近地面,日夜風吹日曬造成農藥減少或分解的幾率比較小,因此菜幫上的農藥殘留就更加頑固壹些。
3、土豆:皮
土豆裏含有茄堿(又稱龍葵素),是壹種弱堿性糖甙。這種有毒物質幾乎全部集中在土豆皮裏,尤其是日曬發綠或長芽的土豆皮中。茄堿在體內累積到壹定量後就可能引起慢性中毒。
4、豆角:兩頭和兩側
若沒有除去或煮熟,很容易導致惡心、嘔吐、腹瀉、頭暈等不良反應。煮至80℃未全熟的豆角中,毒素反而更高,因此豆角的最好吃法就是掐去兩頭,大火燉煮。保證鍋中的水沒過豆角,水開後再煮30分鐘。
5、鮮黃花菜:根部
鮮金針就是新鮮黃花菜,秋水仙堿主要在其根部,進入人體經氧化作用產生有毒物質氧化秋水仙堿,破壞細胞分裂的能力,令細胞死亡,引起腸胃不適、腹痛、嘔吐、腹瀉等類似急性腸胃炎的癥狀,極易誤診。
6、小油菜:根部
噴藥時由於重力作用,農藥會順著菜葉和菜幫流下來,聚在菜根部。
7、紅薯:皮
紅薯皮裏的抗癌成分非常高,但因其生長在地下,表皮與土壤直接接觸,不少有害物質會積存在紅薯皮中。紅薯還很容易感染黑斑病菌,表現為紅薯皮長有褐色和黑褐色斑點。
2、吃蔬菜的常見誤區
誤區壹:先切後洗
現在,大多數人吃蔬菜都會選擇先切後洗的方法,他們認為先洗可能會洗不幹凈。但是,妳知道嗎?蔬菜中許多營養素及有益物質都是水溶性的,切細切小後的蔬菜在洗滌過程中會使營養物質大量流失於水中。這樣我們吃蔬菜就達不到想要的補充身體營養元素的目的,正確的方法是先洗後切再燒煮,這樣營養元素就不容易流失。
誤區二、買壹次菜能吃壹周
現在每家每戶都有冰箱了,很多人懶惰,希望壹周買壹次蔬菜放在冰箱裏保存,這樣的確是方便了生活,但是對於身體來說,很不利於營養的攝入。長時間的冷藏,很容易導致蔬菜中的營養流失,導致其營養價值沒有原來蔬菜高。所以小編建議蔬菜最好是隨買隨吃,準備兩三天的就行了。
誤區三:擠掉菜汁
有些蔬菜在做菜餛飩、包子的餡心時,需把蔬菜斬細,這時會有大量的汁水流出。有的人為了成型或包餡的方便把菜的汁水擠掉,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科學的。這樣的話就把菜中70%的維生素、礦物質都丟棄了。正確的方法是將蔬菜與香幹、香菇、肉等壹起剁切、攪拌,讓蔬菜的汁水滲到其他餡子中,這樣做還可使包子更可口,而且營養還被充分的留在了包子中,被人體所吸收。
誤區四、生吃蔬菜更有營養
生吃蔬菜利於攝入更多的維生素C、葉酸等怕熱的營養,但蔬菜中還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K、鉀、鎂、膳食纖維等遇熱比較穩定的營養,比如多吃炒熟的綠葉菜,才能讓維生素K發揮健康作用。所以吃蔬菜不用為了營養問題壹味“求生”。
另外,生吃蔬菜對腸胃刺激較大,腸胃不好的人可能腹瀉、腹脹。總體來說,急火快炒、白灼、時間不太長的燉煮菜等,是做菜的好方法。
誤區五:燒煮時間長
有些蔬菜中的維生素C遇熱易氧化分解,是不能長時間燒煮的。這些蔬菜即使在急火快炒或加蓋短時間加熱時也能損失部分營養,如果燒煮的時間長,維生素C就會減少的更多,那樣被人體所吸收的維生素C就少之又少。
誤區六:隔頓隔夜吃
比較節省的人可能壹頓吃不完的菜就會放置到下壹頓吃,這時候菜的營養幾乎就已經沒有了。經測定,炒好的青菜放15分鐘,維生素C減少20%,放30分鐘損失30%,放壹小時降低50%。而且隔頓隔天的菜還易變質,吃了易發生食物中毒。所以最好現燒現吃,既衛生又有營養。
誤區七、多放點油,炒菜才香
我國飲食習慣中,習慣通過多放油、翻炒時間長等錯誤烹飪方式來改變蔬菜的口感,這會讓蔬菜的營養價值大打折扣。壹般來說,蔬菜吸油性很強,如用太多油炒素菜,和吃葷菜沒啥區別。菜的表面被油脂包圍,不僅影響人們品嘗食物味道,也不利於營養的消化吸收,久而久之,用油超量會帶來諸多健康危害。正確的做法是,每道素菜放油量不超壹勺。
吃蔬菜的十四大誤區
誤區八:小火炒菜,更美味
調查發現,用大火炒的菜,維生素C損失僅15%。若炒後再燜壹會兒,菜裏的維生素C將損失60%左右。所以炒菜要用旺火,這樣炒出來的菜,不僅色美味好,而且菜裏的營養損失也少。如果在燒菜時加壹點醋,更有利於維生素的保存。
誤區九:做好的菜先放著
有的人喜歡提前把菜做好,等全家人到齊了再吃。如果菜涼了就在鍋裏熱熱,或留著下頓再吃。其實,做好的菜在溫熱的過程中,蔬菜中的維生素B1將會損失掉20%左右。比如,做好的白菜若溫熱15分鐘將損失掉20%的維生素C,保溫30分鐘又會損失掉10%,若超過1個小時,又會損失掉20%。這樣等我們開始吃的時候,蔬菜中所含的維生素C已經所剩無幾了。
誤區十:吃菜不喝湯
常聽到有人說:“我特別愛吃青菜就是不愛喝菜湯”!事實上,燒菜時,大部分維生素會溶解在菜湯裏。以維生素C為例,小白菜炒好後,維生素C將有70%會溶解在菜湯裏。新鮮豌豆放在水裏煮沸3分鐘,維生素C就有50%溶在湯裏。
誤區十壹:只吃蔬菜不吃肉
現在,很多女性朋友為了減肥只吃素食。雖然吃素事對防止動脈硬化很有好處,但是日常生活飲食如果不註意搭配,壹味吃素食也不是科學的飲食觀念。科學研究發現。
只吃素食的弊端有很多:壹是缺少必要的膽固醇,而適量的膽固醇具有抗癌作用;二是嚴重缺鋅,而鋅是保證機體免疫功能健全的壹種十分重要的微量元素,壹般蔬菜中都缺乏鋅;三是核黃素攝入量不足,會導致維生素缺乏;四是蛋白質攝入量不足,這是引起消化道腫瘤的危險因素。
誤區十二、菜在水裏多泡會更幹凈
蔬菜經過長時間浸泡,不僅讓營養流失,還會使浸出的農藥殘留再次滲進蔬菜。因此,最好的洗菜方法是用流水反復沖洗蔬菜3~4次,浸泡時間不超20分鐘。
誤區十三、有蟲眼的菜沒農藥
在選擇蔬菜的時候,並不能通過蔬菜中有沒有蟲眼來判斷健康與否。有蟲眼,說明蔬菜曾經都受到過傷害,但是並不能代表蔬菜沒有被打過農藥。現在我們要知道,有蟲眼的蔬菜可能殘留的農藥更多,主要原因在於,當蔬菜出現蟲害的時候,可能要噴灑更多的農藥殺死蟲害,因此會留有大量的農藥。
誤區十四、蔬菜汁比吃菜更利於吸收
不少人認為蔬菜汁更好吸收,因此喜歡榨汁飲用。當然這能讓我們攝入更多的蔬菜種類,但它也會導致其中部分維生素C因氧化而流失,還會浪費不少利於清理腸道的膳食纖維。所以在喝蔬菜汁時,還是要攝入傳統方式烹飪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