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肝臟不好的癥狀有哪些?
1,臉上皮膚異常
從人的臉上可以看出很多東西,健康也不例外。如果女人肝不好,額頭會長痘痘,毛孔變粗;此外,皮膚會白裏透黑,膚色暗淡,眼睛幹澀不清,這也是眼睛營養不良的表現之壹。
2、月經失調
女人的肝臟不好,內分泌就會紊亂,月經來潮也會受到很大影響。首先,肝血不足是月經量少的始作俑者之壹,甚至會出現更嚴重的閉經。與肝功能相關的子宮和卵巢也不能對其免疫,子宮和卵巢萎縮都是可能的癥狀。
3.肝血不足
對於女性來說,血氣不足會直接表現在臉上。同時,月經期這個女性生理的特殊時期,如果肝功能不好,會影響血液供應。要知道肝臟是有造血功能的,幾乎對生物的整個血液供應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同時,肝臟可以分解營養調節激素,也是人體排毒活動的最大支持系統。
2.女人吃什麽養肝?
1,黃瓜
黃瓜性寒味甜,含有戊糖、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和蛋白質。其細纖維具有促進腸道毒素排泄、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所含的丙二酸能抑制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脂肪,特別適用於脂肪肝的防治。
桃子拌黃瓜:桃子2~3個,1黃瓜,白醋,鹽,白糖。桃子洗凈,去皮,切塊;黃瓜去皮切丁;將黃瓜丁和桃丁放入碗中,撒上少許鹽,拌勻,腌制30分鐘,倒掉水分。根據個人口味,放入適量白糖和白醋,拌勻後放置10分鐘即可食用。
2.黃豆芽
黃豆芽是養肝護肝的好食物。黃豆芽具有清熱利濕、消腫止痛、去痣、治疣消腫、潤膚的功效,對脾胃濕熱、便秘、尋常疣、高血脂有食療作用。因為黃豆芽含有維生素C,是美容食品。經常吃黃豆芽可以滋養頭發,保持頭發烏黑有光澤,對面部雀斑有很好的效果。吃黃豆芽對青少年的生長發育和預防貧血有很大的好處。經常吃黃豆芽有健腦、抗疲勞、抗癌的作用。在大豆發芽期間,大豆中引起脹氣的物質被分解。有些營養成分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豆芽骨頭湯:豬骨、豆芽、胡蘿蔔、姜片、幹貝、蔥花、鹽和胡椒粉。豬骨洗凈,黃豆芽去根洗凈;將胡蘿蔔切成片,去掉整個外殼的黑色部分,泡上沙子。豬骨用開水燙出血水。在湯鍋裏放入適量的水,燒開,然後先在鍋裏放入豬骨、姜片和整個貝類。煮至湯汁濃稠發白,加入胡蘿蔔塊煮30分鐘左右,再加入黃豆。將所有材料煮約10~15分鐘,加鹽調味。
3.西瓜
西瓜已經陸續上市了。中醫認為,西瓜具有清熱解毒、止渴利尿、降血壓的作用,是滋補肝臟的第壹天然“良藥”。因為西瓜富含水分,所以很多人認為吃西瓜就相當於喝水。然而,壹份西瓜的含糖量相當於兩份蘋果或梨。如果吃西瓜,其他水果的量會增加壹倍。
西瓜汁:西瓜汁500克,去籽,放入榨汁機中榨汁,加入500毫升涼開水,適量糖和少許鹽,放入冰箱冷卻後飲用。該產品具有清熱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
4.胡蘿蔔
胡蘿蔔中含有維生素A和β胡蘿蔔素,能促進眼睛感光色素的形成,預防夜盲癥,加強眼睛的辨色力,減輕眼睛疲勞和幹眼癥。本品營養豐富,健胃消食,生吃熟食皆可。對提高肝病患者的維生素A水平,間接預防癌癥有很好的效果。
胡蘿蔔豬肝粥:胡蘿蔔50g,豬肝50g,粳米100g。胡蘿蔔、豬肝洗凈切碎,與粳米同煮成粥。具有補益肝腎、養血明目的功效,適用於肝腎不足引起的視物模糊、眼睛幹澀。
5.葡萄
葡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不僅具有益肝養陰、利尿、舒筋活血、暖胃健脾、補氣血、強筋骨、除煩止渴的功效;而且其中所含的多酚類物質是自由基清除劑,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能有效調節肝細胞的功能,抵抗或減輕自由基造成的損傷。
葡萄番茄汁:葡萄去皮去核,西紅柿去皮,分別搗成汁。西紅柿和葡萄都是養肝護肝的佳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對促進女性激素分泌作用顯著。
6.草莓
對於肝火旺盛的人來說,草莓不僅能養肝,還是清肝的高手。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草莓性涼,酸甜可口,能養肝護肝,又因為紅色入心,能祛心火。另外,草莓是典型的漿果,富含維生素C,有助於人體吸收鐵元素,滋養細胞。其天然抗炎成分可以減少自由基的產生量,從而保持腦細胞活躍,有助於提神醒腦。
酸奶草莓沙拉:蘋果去皮切片,加入檸檬汁拌勻。將所有草莓、菠蘿和獼猴桃切片。把水果放在碗裏,加入糖漿。加入沙拉醬。最後加入酸奶拌勻即可食用。
7.豆腐
豆腐鮮嫩可口,是許多人喜愛的食物之壹。豆腐也是壹種藥食同源的食物。具有補氣補虛等多種功能。常吃豆腐可以保肝、增強免疫力、排毒。
金蛤燉豆腐:豆腐300克,蛤蜊50克,姜3-5片,水1000毫升,鹽適量。將鮮蛤蜊洗凈去除泥沙,吐出沙子,然後放入切好的豆腐和姜片,加水蓋住食材,放入電飯鍋,用保鮮膜包好,外鍋放1杯水,開關跳開後加入調味料。
8.帶魚
常吃帶魚有養肝補血、潤膚護發的功效。帶魚的脂肪含量雖然比普通魚類高,但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帶魚含有豐富的鎂元素,可以保護心腦血管系統,預防高血壓等疾病。帶魚適合慢性病、氣短、疲勞、皮膚幹燥的人食用,不適用於皮膚病、哮喘患者。
清蒸帶魚:首先將帶魚洗凈切塊,然後將生姜切成粉,撒上少量幹辣椒,在帶魚上淋上適量黃酒和菜籽油,蒸10分鐘,撒上蔥段,燜5分鐘。
9.豬肝
豬肝味甘、苦,性溫,屬肝經。具有養肝明目、養血的功效,可用於血虛、萎黃、夜盲、目赤、水腫、腳氣等癥。豬肝能“明目養肝”的療效,不僅中醫認可,西醫也認可。豬肝富含鐵和磷,是造血不可缺少的原料。豬肝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卵磷脂和微量元素,有利於兒童智力發育和身體發育。豬肝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經常吃豬肝可以逐漸消除眼疾。
銀耳豬肝湯:銀耳10g,豬肝50g,大白菜50g,姜3g,蔥3g,鹽3g,醬油5g,生粉15g,雞蛋1g,植物油20g。銀耳用溫水浸泡,去蒂,撕成花瓣,豬肝洗凈切片;大白菜洗凈,切成5厘米長的段,姜和蔥切片。將豬肝放入碗中,加入生粉、鹽和醬油;打入雞蛋,充分攪拌成糊狀。放在壹邊。大火燒熱炒鍋,放入植物油,待半熟時,放入姜、蔥爆香,加入清水300毫升,燒開,放入銀耳、豬肝,煮10分鐘。
3.什麽食物傷肝?
首先,肉湯
富含嘌呤,是各種瘦肉精和化學飼料毒素的集散地。過量食用是各種急慢性疼痛的罪魁禍首,是動脈硬化最直接的原因,也是各種結石最大的加工廠。但同時也是熱量最高的食物。適當食用可以益氣養陰,壯陽。
大魚大肉等酸性食物攝入過多,容易導致酸性體質。但人體無法承受血液中pH值的劇烈變化(人體天然呈弱堿性,人體組織的正常PH值應為7-7.4,血液的正常PH值為7.35-7.45),所以人體會用兩種主要的堿性物質——鈉和鈣來中和。當體內的鈉用完了,體內的鈣就會被激活,所以過量攝入大魚大肉而不註意酸堿平衡,會導致鈣大量流失。
第二,鹽
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能維持各種細胞和組織正常的酸堿度平衡(血液酸堿度)和滲透壓,保證神經信號的傳遞,幫助肌肉正常工作。(cl-)參與胃酸的形成,促進消化液的分泌,能刺激食欲和消化。
適量是各種口味之王,過量是各種疾病之母。科學家研究的結果表明,鹽可以給人體補水,也就是說,鹽對水有壹定的吸附力,人體內鹽多了,就需要相應增加水分,從而使過多的水分停留在體內,從而引起高血壓;大量飲用開水會稀釋正常濃度的胃酸而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殺菌作用下降等。,導致腸胃感染——腹瀉。高濃度的鹽會刺激胃黏膜,可能引起胃癌;還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引起腎病和尿毒癥。
世衛組織建議每人每日攝入量在6克以下,我國居民平均攝入量為10-15克,遠高於這個數值。我們應該堅持在飲食中少鹽多醋。不僅要註意在食物中少放鹽,還要註意控制隱形的“鹽”,如鹹菜、泡菜、鹹鴨蛋等腌制食品。
第三,雞蛋
中醫認為蛋黃性平味甘,補脾胃。蛋清性寒味甘,潤肺解毒。適量可補血益智,安神潤燥。雞蛋是高蛋白食物。如果吃多了,會導致代謝產物增加,容易堵塞毛細血管,造成失明和耳聾,還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壹般來說,兒童和老年人每天壹個,青少年和成人每天兩個。
煎蛋過度老化,邊緣會燒焦,蛋清中含有的高分子量蛋白質會變成低分子量氨基酸,在高溫下往往能形成有毒化學物質。
從營養吸收和消化率來看,水煮蛋為100%,炒蛋為97%,嫩煎蛋為98%,老煎蛋為81.1%,開水加牛奶的水煮蛋為92.5%,生雞蛋為30% ~ 50%。從這個角度來說,煮雞蛋是最好的吃法,沸水煮5-7分鐘為宜,但要註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
但是對於小孩和老人來說,蒸雞蛋湯和蛋花湯是最合適的,因為這兩種方法都可以分解蛋白質,容易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