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網絡段子句刷屏,甚至流行至引爆網絡,個人認為並不是簡單的好多人嫌棄的網絡“跟風”行為,亦不是年青人或者圈子在聊天的時候,喜歡“排隊”制造聊天的“氛圍”!準確的說,應該是壹種網絡交流的習慣,或者網絡文化現象!
首先看這種網絡段子句誕生和誘發的起因。
其實我更想說的如何誕生的!個人壹直認為,加工制造這些段子、圖片的“段子手”都是“天才+神助”!至少他們是思維活躍、熱愛生活的“文字”和“PS”高手,否則是制造、加工不出這麽形象、入木三分的貼切的“比喻句”和誇張得體的“圖片”的。
這種網絡段子句產生的背景,無外科下面幾種情況:
1、比較流行的熱點的網絡現象。
2、大眾矚目的民生等等社會及生活問題。
3、大群體生活特殊現象。
比如前壹段時間流行的“藍瘦香菇”,就是非常典型的壹例。它來自年輕人比較熱衷的情感話題,壹經網絡文字和圖片高手精練加工,就相當於壹個短小精悍、內涵豐富的、圖文並茂的“小寓言”故事!
再比如“嚇死寶寶了”、“裝逼”,這兩個詞語和段子句,均來自於“某些專家大嘴鼓吹的、扭曲事實的社會焦點和民生問題”,而這種社會焦點問題,更多的時候不只是壹個專家在說,還有更多的所謂的專家、院士加入進來,而網絡生活中的人們用這種“戲謔”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態度”和“厭惡”,真是既俏皮又諷刺意味十足!
雖然有人說“粗俗”、“沒有文化涵養”,但是流行就有其足夠的生命力,長此以往自然會形成壹種網絡特殊的文化交流現象。
然後,再看流行的原因。
1、所有人都熟悉的故事背景。
2、段子手熟練的技巧和加工手段。
3、借助流行元素。
大家都看出來了,流行主要就是“精加工”的作品,實在太形象、太生動了,而且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使用者的心情、看法、態度等等!
比如辣條類的文字和圖片。就是借助比較流行的辣條和扣面部表情PS技術,來諷刺社會上群體或個體交流中的壹些特殊的“不正之風”!
看官仔細看第二張圖,應該是諷刺某口香糖的廣告的吧,“吃了就是朋友”?!如果不吃呢?!!!
最後看類似的段子句營造的網絡文化現象。
好多人抨擊這種網絡流行和文化,比較低谷,甚至會影響“中國傳統文化”,其實實在是“逗逼”了!
如果沒有那些“傷害大眾感情的事件”,如果沒有那些“專家的厥詞、言論”,這些現象和文化能在網絡中流行起來嗎?
這個才是網絡段子句和交流表情圖片流行的真正的原因所在!
現在我們再回頭看看為什麽“我壹定××了假的×ד這個段子句、造句風會如此火壹樣的流行吧?!
1、學生考試的“壓力山大”和“不及格”背景!
考試後,學生們都用“我可能考了假試卷”,“我可能看了假的課本”,這壹類的造句表達考試的無奈和對大學生活的無奈!
2、年終獎被叫停,民眾不滿意情緒爆發!
年終獎被叫停,是第二波了,也應該是最大的造句群體了!
這就是年終的“同壹首歌”了!
“我可能領了假的年終獎”不流行才怪!!!
3、年終工作或收獲欠佳情緒!
“我可能長了個假腦子”等等,這些倒是沒有多少人流行的,畢竟大家已經開始準備過年,和家人團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