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含維生素E、花青素、維生素B,味甘,具有活血、利尿、祛風、補腎、養血養血、補虛烏發、改善血液循環、提高排尿能力、消除水腫的作用。多吃黑豆有助於讓人保持充沛的精力。?
綠豆
它性涼,含有多種維生素、鈣、磷、鐵等礦物質,營養豐富,具有解暑、利尿、增強免疫功能、清熱解毒、止渴潤膚等功效。相信夏天喝綠豆湯是大家最喜歡的消夏飲品。
大豆
大豆富含B族維生素、鈣、磷、鐵等。,能使人長皮、補色、填精、健脾、寧心、增力、補虛、開胃。
紅豆灌木
氣味香甜,富含膳食纖維。具有祛濕健脾、消除水腫、清熱解毒、健胃的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者。
豆類,包括大豆和其他豆類,是人類最重要的食物之壹。雖然等量的大豆提供的能量和谷物提供的能量差不多,但是大豆提供的蛋白質和脂肪量比谷物提供的要高出好幾倍。豆腐、豆漿、豆芽等豆制品營養價值也很高,比豆幹更容易消化吸收。
豆類包括大豆、蠶豆、豌豆、紅豆、綠豆、黑豆等。,其中大豆的營養價值最高。大豆,通常被稱為黃豆、青豆和黑豆,是最好的豆類,含有較高的蛋白質和脂肪,碳水化合物相對較少,礦物質和B族維生素比谷類多。
蛋白質:大豆含蛋白質35% ~ 40%,是谷物的3 ~ 5倍,高於牛肉。氨基酸的組成和比例更適合人體需要,類似牛奶和雞蛋。而且賴氨酸含量豐富,蛋氨酸含量低,是壹種理想的谷物和谷物蛋白補充食品。與世衛組織/糧農組織提出的“理想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模型”和全蛋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相比,大豆蛋白質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組成比例僅略低。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與動物蛋白相似,是優質的完全蛋白質。
脂肪:大豆富含脂肪,平均18%,其中不飽和脂肪酸84.7%,飽和脂肪酸15.3%,亞油酸55%,油酸21%,棕櫚酸6%,硬脂酸6%,少量其他脂肪酸。磷脂約占1.5%,主要是大豆磷脂(植物油,含15%-20%左右,為不飽和脂肪酸,易消化吸收),含量高於雞蛋。
碳水化合物:大豆的碳水化合物含量約為25%,其中約壹半是澱粉、阿拉伯糖、半乳聚糖和蔗糖,另壹半是壹種能形成粘液纖維素的物質,如棉子糖和水蘇糖。這些物質存在於大豆的細胞壁中,不能被消化吸收,所以是無效糖。它們可以被腸道內的細菌發酵產生二氧化碳和氨,引起腹部脹氣。當計算大豆的營養價值時,它們的碳水化合物。
維生素:大豆含有壹定量的B族維生素,比谷類多幾倍。大豆雖然沒有維生素C,但含有壹定量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e,當黃豆芽長成豆芽時,產生較多的抗壞血酸。
礦物質:大豆富含鈣、磷、鐵,每100g分別為367mg、571mg、11mg,但鐵吸收率不高。
在食用大豆的各種加工方式中,從蛋白質消化率來看,幹炒大豆不如水煮大豆,水煮大豆不如豆漿和豆腐。用大豆或豆腐經微生物制成的豆豉和腐乳,不僅蛋白質容易消化吸收,還能分離出谷氨酸,味道鮮美。
豆漿:豆漿含蛋白質4.4%,高於牛奶,易於消化吸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別為1.8%和1.5%,能量含量低於牛奶,鐵含量高於鮮奶。此外,鈣、核黃素、維生素A、維生素D也低於鮮奶。如果能通過食物強化來補充其不足的營養成分,就可以代替人奶,用牛奶餵養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