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介紹壹下夏枯草的作用?
夏枯草是軟堅散結的中藥,對治療淋巴系統腫瘤療效顯著。《夏枯草經典》中的晚句有《乃東經典》、《顏眠別露》、《穗夏枯草》、《麥夏蔫》、《鐵線夏蔫》、《鐵草綱目》、《粘柱頭花》、《中國本草》、《大頭花》、《浙江中藥手冊》、《燈籠頭》、《香腸》。【原基】為唇形科夏枯草的果穗。【原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 .)多年生草本植物,方莖,基部匍匐,高約30厘米,全株密被細毛。葉對生,近基部的葉具柄,上部葉無柄,葉橢圓形,披針形,全緣,或稍有鋸齒。傘房花序頂生,穗狀,苞片腎形,基部截平或稍心形,長尾,尖端漸尖,背面有粗毛,萼唇形,正面有粗毛,背面光滑柔軟,上唇橢圓形,3半裂,兩側半披針形,下唇2半裂,三角形裂片,先端漸尖,花冠紫色或白色,唇形,下管狀,上唇花柱。小堅果是棕色的,長方形和3邊。花期5-6月。結果期為6-7月。生於荒地、路邊、山坡草地。分布在全國大部分地區。【栽培】1:氣候性土壤,喜歡溫和濕潤的氣候,能抵禦嚴寒。日照充足、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最好,其次是粘壤土和石灰性壤土。2.種植:壹粒種子繁殖:北京春播在4月中旬,秋播在8月下旬。多用條播,淺溝,行距30厘米,在溝內均勻撒播種子,覆蓋薄土。播種後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約10天出苗。二分繁殖,春季老根發芽時,挖根分離,每根1-2芽,隨挖隨運,定植後澆水。三是田間管理,出苗後經常除草,並松土1-2次,生長期追施薄肥1-2次,雨季註意排水。【收藏】夏季穗半枯時采摘曬幹。【藥材】幹穗長圓柱形或寶塔形,長2-6厘米,直徑1-1.5厘米,褐色或淡紫色-褐色。宿萼有數輪至十輪,呈疊瓦狀排列。每輪有5-6個宿存花萼,花萼柄短,下面有2個對生苞片。苞片腎形,淡黃色,有明顯的縱脈,基部楔形,尖尾狀先端,背面有白色粗毛。宿存花萼唇形,寬的上唇,稍3裂的先端,2裂的下唇,三角形裂片,和外面的粗毛。花冠和雄蕊都脫落了。宿萼內有4顆小堅果,棕色,有光澤。酒體輕脆,微香,口感清淡。顏色最好是紫棕色,耳朵大的。主產於江蘇、安徽、浙江、河南等省。在西藏和雲南,夏枯草的花穗和果穗。同樣被用作藥物。[成分]全草含有三萜皂苷,其苷元為齊墩果酸,還含有遊離齊墩果酸、熊果酸、蘆丁、金絲桃苷、咖啡酸、反式咖啡酸、維生素B1。樹脂、苦味、鞣質、揮發油、生物堿、水溶性鹽類(約3.5%,其中約68%為氯化鉀)等。花穗中含有飛燕草素和矢車菊素的花色素苷、d-樟腦(d-樟腦)、D-孜然酮(D-孜然酮)。將煎劑(100 mg/kg)註射到麻醉犬體內,可產生顯著而持久的降壓作用,但易產生迅速的耐藥作用。比如皮橋犬,每天服用夏枯草兩次,每次2 g/kg,也可以降低血壓。對於腎性高血壓的狗,連續用藥兩周血壓會適度下降,停藥後又恢復到原來的水平。夏枯草的莖、葉、穗及全草均有降壓作用,穗作用較弱。迷走神經切斷後,夏枯草的降壓作用明顯減弱。在原位和離體兔心和離體蟾蜍心觀察到興奮,認為低血壓不是由心臟抑制引起的。當夏枯草總無機鹽用量與煎劑相當時,無明顯降壓作用。當夏枯草總無機鹽的用量為湯劑的2倍以上時,降壓程度僅為湯劑的1/4-1/6。雖然降壓作用出現較晚,但持續時間較長,因此認為夏枯草的降壓作用與其所含的無機鹽有關。近年來,有人重復了上述實驗。發現夏枯草莖葉的酊劑(30%酒精)中鉀的含量相當高,約為83 meq/ml,穗中含量相對較少。口服對正常麻醉犬無明顯降壓作用,湯劑去除無機鹽後降壓作用不大,即靜脈註射夏枯草對麻醉動物有降壓作用,不能排除無機鹽(主要是鉀)。2.抗菌作用:根據體外初步實驗,夏枯草湯對誌賀氏菌、傷寒桿菌、霍亂弧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銅綠假單胞菌、葡萄球菌、鏈球菌有抑制作用,抗菌譜廣。其水溶液(1: 4)在體外也能抑制壹些常見的致病性皮膚癬菌。對於小鼠實驗性肺結核,夏枯草能減輕肺部病變。3.其它作用:夏枯草湯(1: 50-1: 200)能引起離體兔子宮的強直性收縮。對於離體兔腸,高濃度可增強蠕動。已有報道夏枯草湯能抑制小鼠S-160腫瘤和艾氏腹水癌的生長,但死亡率高於未給藥組,所以實際上是其毒性作用。【味】苦、辛、寒。1:經典味苦,苦,但寒。2.別祿無毒。3.本草微苦,微辛。【歸經】入肝膽經。1:滇南本草入肝。2.《本草靜姝》入足厥陰,邵。主治:清肝散結。治療瘰癧、癰、乳癰、夜尿、羞淚、頭暈、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結核、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血崩、白帶過多。1:經典治寒熱、癰腫、鼠瘺、頭瘡、潰瘍、氣滯、足腫、濕痹。2.本草伊彥補'養血。3.《滇南本草》祛風通絡。治口眼歪斜,肝氣不暢,肝郁,筋骨疼痛,眼痛,疔瘡,全身結核。4.“生藥材”化痰排膿,治瘰癧,清上下,除眼罩,止痛。5《本草從新》治瘰癧、鼠漏、癭瘤、堅癥、乳癰、乳石。6.“科學民間草藥”有利尿、殺菌作用。該湯劑可沖洗傷口,治療化膿性外感疾病。清洗陰道,治療外陰和子宮粘膜炎。7.“現代實用中藥”是利尿劑,對淋病、子宮疾病有效,可治高血壓、降血壓。【用法用量】內服:煎湯,2-5元,熬膏或藥丸,散服。外用:煎、洗或搗。【慎用】脾胃虛弱者慎用。1:《本草經註》是紅薯做的。2.氣虛者禁用“應本草”。【選擇】1:治瘰癧佩刀,不管有沒有崩過,也不管時間久了有沒有漏過:夏枯草。泡水兩分鐘,炒至七分熟,去渣,遠遠的吃。體弱者宜煎稠膏。然後塗在患處,多吃點。夏枯草湯。2.治療乳癰從開始:夏枯草、蒲公英等份,酒煎,或制成丸劑。3.治肝虛,眼痛,寒淚,肌痛,目羞怕陽:夏枯草,香附,* * *為細粉,每次取壹錢,蠟茶調,無暇“簡方為公”補肝粉。4.治血崩:夏枯草為端,每取方寸刀,飯必降。《盛慧芳》5:治赤白泄:夏枯草花,盛開時陰幹為終。每次兩元,飯喝完再吃。《綱要》6:治產後血暈:傷心欲絕者,夏枯草汁,服壹片。《綱要》七:口眼歪斜的治療:夏枯草壹元,膽南星五分,防風壹元,鉤藤壹元。水煎,喝點水,躺著吃。滇南草藥8:治頭暈:夏枯草(鮮)三兩,冬季密。在沸水中燉。《閩東本草》9:治羊癲癇、高血壓:夏枯草(鮮)三兩,冬密壹兩。燒水燉。閩東本草10:預防麻疹:夏枯草五元至兩兩。水煎服,每日壹劑,連服三日。精選徐州新醫療單方11:治小兒菌痢:壹歲以下,夏枯草壹兩,半枝蓮五塊錢,二至六歲,夏枯草壹兩,六至十二歲,夏枯草半,半枝蓮。用水煎服。全展作品精選。傳染性。12:治療急性扁桃體炎:咽喉腫痛,鮮夏枯草二至三盎司,水煎。本草綱目匯編13:治襲引起的金瘡:夏枯草搗碎,敷生簡方【臨床報告】1:治肺結核:對浸潤型、慢性纖維空洞型、血行播散型肺結核有壹定療效。取夏枯草2片,水煎2-3次,或將夏枯草20公斤加水煎至5000毫升,加紅糖2斤藥膏。早晚各服壹次,每次8-15 ml,1個月為壹個療程。服藥後咳嗽、胸痛、咯血、發熱、咳痰等癥狀均消失或減輕,病竈也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和改善。肺結核咯血患者,可用夏枯草,用黃酒加適量水浸泡,然後蒸至無醇味,過濾。成人每次服用20-40 ml,每日3-4次,有止血作用。2.滲出性胸膜炎的治療:取夏枯草壹斤,加水2000毫升,煎至1,000-1,200毫升,每次口服30-50毫升,每日三次。必要時配合其他對癥治療。但不添加抗結核藥物。治療滲出性胸膜炎9例,除2例好轉自動出院外,其余均治愈。平均住院時間35.6天,發熱7.7天,積液吸收24.7天。3.細菌性痢疾的治療:取夏枯草2片,加水浸泡10小時,文火煎制2小時左右,每日四次,7天為壹療程。或將夏枯草幹燥穗制成100%流浸膏,兒童1-2ml,成人20-30ml,每天服用2-3次。服藥後平均3天退熱,急性腹瀉和排便次數消失或轉正常平均4-6天,腹痛和粘膜病變消失緩慢,平均10天。服藥期間未發現副作用。4.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的治療:以夏枯草為主治療本病75例,其中62例達到臨床治愈標準。用量及用法:每日取夏枯草2盎司,大棗1盎司,加水15000毫升,文火煨炒,大棗搗成泥,煎300毫升,去渣,分三次服。嚴重者可酌情增加劑量。或每日用夏枯草2盎司,瘦肉2盎司(不含脂肪),分別加水1,200ml,煎煮壹小時以上,再將兩者合二為壹,文火煨至300ml,去渣分三次服用。壹般療程為30天,必要時可在2-3天後進行第二個療程。治療過程中,可給予維生素B、C和少量葡萄糖作為輔助治療。臨床癥狀消失或改善時間為2-14天,肝脾退黃時間為10-65天,黃疸消退時間為3-31天,各種絮狀混濁試驗轉陰時間為7-71天。治療期間未發現毒性反應。【各種說法】1。朱震亨:《本草》說夏枯草治癰散氣。有滋養厥陰血管的作用,但沒有提到。觀察其能降寒熱,可用於虛寒者,實虛者,可輔之以活血之藥。外灸逐漸見效。2.《綱要》:李居石《簡毅方》夏枯草治眼痛,用沙糖泡壹夜,可清熱降火。樓裏全是好雲,夏枯草能治眼痛到晚上,很有效,或者用苦寒藥也有效。蓋目朱利安目本,肝系也,屬厥陰經。夜比苦寒藥更甚,夜寒亦陰。夏燥為純陽之精,滋養厥陰之血。所以治療這個就像神壹樣,陽也是用來治療陰的。3.“本草宣彤”夏枯草,滋陰養血,又能疏通氣滯。眼疼,眼角,癤子都是肝病,所以是神功。但長期服用也能防止胃損傷,配合人參、手術、同行長期服用無傷大雅。4.《本草求真》夏枯草,性硬,微寒。按書論功,多言解郁退熱,可治疔瘡、濕痹、夜痛等諸癥。,好像能清熱散寒。何叔亦說氣為純陽,補肝血。矛盾嗎?已知氣雖寒,味辛,辛則散。其氣雖寒溫,雲能補血。就是因為肝經熱郁等所有癥狀,所以這個治療沒有效果,是建立在它溶解的基礎上的。如果是內火,就不適合治療。5.《重慶唐雜文》:夏枯草,微辛味甘,故在散結過程中有和陽養陰的作用,失血後不困者立即服用,效果明顯。陳九哲的味道特別甜,藥勝。6.《本草正義》:夏枯草性味,《本經》味苦、苦,並無寒字,這壹點可以從孫氏對經典的詢問中得到證明。自《千女》起,辛字下加了壹個寒字,但這草自夏枯萎,故得此名。丹溪自稱賦有純正的楊琪,得了殷琦就死了。觀察其主要負責癰、疾破散結、足腫濕痹,均善通泄,須有溫和之氣,以解郁、疏通室郁,而不致有寒涼之效。石灣的《豐原》改成苦溫,自有道理。苦能降,辛能散,溫能通,善泄肝膽之郁,以暢氣血運行。凡痰凝氣滯、風寒痹者,均為全職。/aa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