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是我國特有的水生蔬菜。世界上只有中國和越南將茭白作為蔬菜種植。
古人稱茭白為“茭白”。唐代以前,茭白作為糧食作物栽培,其種子稱為河馬小廚師或刁胡,是“六谷”(茭白、黍、粟、高粱、小麥、茭白)之壹。後來發現有的茭白感染了黑穗病,植株無癥狀,莖不斷膨大,逐漸形成紡錘形的肉質莖,就是我們現在吃的茭白。就這樣,人們利用黑穗病菌阻止茭白開花結果,把這種畸形的帶病植物作為蔬菜進行繁殖。現在,人們把那些健康的能抽穗結實的茭白視為退化的野生種。
茭白是壹種常見的水生蔬菜,是禾本科茭白的嫩莖形成的紡錘形肥大部分。
茭白的可食部分是花莖基部膨大的地下嫩莖。原產中國,生於湖泊沼澤,全國大部分地區栽培,秋季上市。
茭白葉鞘綠色,內部有三個圓柱形切面,黃白色或青黃色,肉質細嫩,纖維少,蛋白質含量高。但是含有草酸,吃多了會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茭白是我國的特色蔬菜,與蒓菜、鱸魚並稱“江南三大名菜”。
因其質地細嫩,口感香甜,被視為蔬菜中的佳品,與肉壹起炒,口感更鮮。
3茭白的別稱是茭白、茭白、茭白、茭白、茭白、茭白、茭白、茭白、茭白、茭白、茭白。
4茭白的植物學形態屬於禾本科,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根際有白色的匍匐莖,春天發芽產生新的植株。初夏或秋季,花莖抽生,頂生圓錐花序雌雄同株,雌花在上,雄花在下。狹窄的圓柱形穎果被稱為“野生稻”。
5茭白種植氣候溫暖濕潤,適宜粘壤土生長。古代茭白秋季壹熟,明代茭白夏秋季二熟。
茭白在我國從東北到華南均有栽培,太湖流域數量最多,著名品種均來自無錫、蘇州、杭州。味道鮮美,有壹定的營養價值。據《本草綱目》記載,茭白具有“除煩理腸胃”的功效,還有解毒利尿的作用。
6營養成分茭白營養成分豐富。每500克茭白含蛋白質65438±07克,脂肪65438±0克,碳水化合物52克,粗纖維65438±02.5克,鈣45毫克,鐵3.5克,硫胺素0.45毫克,核黃素0.55毫克,煙酸7毫克。
7茭白的營養價值分析茭白富含能解酒的維生素。嫩茭白的有機氮以氨基酸形式存在,並能提供硫,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易被人體吸收。但由於茭白含草酸較多,其鈣不易被人體吸收。
1.利尿劑解渴解酒:
茭白性味甘寒,性平有益。它不僅能利尿、化水,還能幫助治療四肢水腫和排尿困難。還能清熱解暑,除煩解渴。特別適合夏天食用,能清熱通便,解煩解酒,解酒治醉。
2.補虛強身:
茭白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能補充人體營養,具有強身健體的作用。
3.茭白可以退黃,對黃疸型肝炎有益。用於哺乳期:茭白30g,通草10g,豬蹄燉。
8購買茭白1。品質好的茭白,身材均勻,色澤潔白,質地脆嫩,不氣餒。反之,質量就差。
2.茭白的品質要求:嫩莖豐滿,肉質,鮮嫩,肉色白,味甜。
9適合吃茭白的人,壹般人群都可以吃茭白。
1.茭白更適合高血壓患者、黃疸型肝炎患者、產後缺乳的婦女、飲酒過度和酒精中毒的患者食用。
2.茭白不適用於陽痿、遺精、脾虛、胃寒、腎病、尿路結石或尿中草酸鹽結晶多、腹瀉等。
10茭白的食療作用茭白是江南名菜,也是壹味食補的中藥。茭白具有清熱解渴、祛黃明目、利尿通便、開胃解毒的作用。如今,它被列為健康食品,並在國際貿易中得到認可。[1]
茭白味甘,微寒;
具有清熱、生津、止渴、利水、除濕、利尿的功效;
主治:暑濕腹痛、中熱病、煩渴、大便不利、酒精中毒、缺乳等。
茭白11食用建議。茭白適用於煎、烤等烹調方法,也可作為配料、餡料,如“醬燒筍”、“筍片豬肉”、“茭白煮蟹肉”。
2.茭白的品質以春夏最佳,其標誌性營養成分豐富。
3.如果茭白出現黑心,是粗老質的標誌,不能食用。
12茭白的推薦食用量為每次50 ~ 100g左右。
13字典*:茭白13.1本草起源。
13.2拼音姓名Jiāo Bái
13.3茭白的別名有初道、典書(《爾雅》)、青節(《西京雜記》)、載、典壽(孟雁)、典壽(《本草筆記》)
13.4是禾本科植物茭白的花莖經茭白黑粉* * *處理後形成的紡錘形肥大菌膽。
13.5茭白(別錄)的原形又稱姜草(說文)、茭白、茭白(陶弘景)。
多年生草本植物。有根莖和粗須根;稈直立,高90 ~ 180 cm,基部節上有不定根。葉鞘厚,長於節間,通常在基部有橫脈;葉舌膜質,稍三角形,可達15毫米;葉片扁平,線狀披針形,長30 ~ 100厘米,寬10 ~ 30毫米,底部光滑,頂部粗糙。圓錐花序長30 ~ 60厘米,多數分枝叢生,基部隆起或發達者;雄穗通常生於花序下部,柄短,常紫色,長10 ~ 15毫米,外稃具5脈,頂端漸尖或短芒,內稃具3脈,雄蕊6枚,花藥長6 ~ 9毫米;雌性小穗多位於花序上部,長15 ~ 25mm,外稃具五條粗脈,芒長15 ~ 30mm,內稃具三條脈。石竹為圓柱形,長約10毫米。秋天開花。
13.6的棲息地分布在湖泊和沼澤。分布在中國的北方和南方。
13.7性味①孟微:“寒。”
(2)草藥補遺:“味甘,無毒。”
13.8歸經①本草回春:“入肝脾。”
②《本草綱目》:“始於足太陰經。”
13.9具有清熱解毒、除煩渴、利便的作用。治煩熱,口渴,黃疸,痢疾,目赤,風瘡。
(1)孟瑋:“有益五臟邪氣,酒皺面部,致白癰、癰腫、目赤、熱毒之氣,突發心痛。可以用鹽和醋煮。”
(2)《本草補遺》:“清熱解渴,除黃目,利便,止熱痢,解酒毒。”
茭白13.10用法用量口服,煎湯,1 ~ 2。
13.11註①蒙驁:“滑的時候不要吃太多。”濕滑,冷氣,致寒戰,傷陽道;不吃蜂蜜食物,慢性病;吃巴豆的不準吃。"
②本草言:“脾胃虛寒腹瀉者不宜食用。”
③興趣生活的飲食譜:“大便稀、便溏的人不宜吃。”
13.12附件①催乳:茭白五元壹兩,三錢曹彤。豬腳煮食物。(湖南藥理學)
②久治小兒風瘡:燒姜潔,末敷。(《母子秘錄》)
13.13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