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雙孢菇出菇少,產量低,高腳菇多。如何管理它們才能正常出菇?

雙孢菇出菇少,產量低,高腳菇多。如何管理它們才能正常出菇?

雙孢蘑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用菌之壹。因其營養豐富,深受食客喜愛,故其產品也遠銷海內外。也正是基於這壹點,越來越多的菇農投入到雙孢菇的種植中。但在實際種植中,由於缺乏栽培經驗,出現了蘑菇少、質量低、高腿蘑菇多的問題,也打擊了很多菇農的積極性。為了幫助菇農提高雙孢菇的產量和收入,結合菇農朋友在實際栽培中常見的誤區,提出了解決菇少、產量低、高腳菇問題的解決方案。

1.溫濕度不合理造成的出菇少產量低及解決方法。

雙孢菇的生長經歷菌絲生長和子實體生長兩個階段,這兩個階段對溫度和濕度的要求也不同,但從實際栽培情況來看,這也是特別容易出問題的地方。

1,生產中的誤區

我們很多菇農對溫濕度的控制存在誤區。筆者曾在實踐指導中遇到壹位菇農,認為高濕高溫會提高雙孢菇的出菇率。因此,在結果期,棚內溫度仍為265438±0℃,空氣濕度達到90%。眾所周知,正是不合理的溫度和適中的度,導致出菇少,產量低。就算能出蘑菇,也大多質量不好。很明顯這類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很差。

2.解決方法

根據不同的生長期,及時調節溫濕度,使之適合雙孢菇的生長發育。正常情況下,菌絲生長的最適溫度為23℃左右,最適空氣相對濕度為65%左右。子實體生長的最適溫度約為65438±06℃,空氣相對濕度約為85。溫度過高或過低,濕度過幹或過濕都不利於生長發育。

2.覆土不均勻造成的香菇產量少、產量低及其解決方法

雙孢蘑菇在出菇前必須用土覆蓋。覆土的目的是為了菌絲更好的發育成子實體,不覆土是不可能正常出菇的。

1,覆土的誤區

覆土的誤區主要是不均勻,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土太厚的地方,菌絲發育成子實體後沒有足夠的強度頂土;土壤太薄的地方,采完蘑菇容易漏床,濕度太高菌絲會被淹死。

2.解決方法

出菇前,覆蓋栽培基料表面時,盡量均勻覆土。覆土厚度壹般標準為3 cm左右。覆土前,用手覆蓋栽培基料,然後覆土。覆土後,用手均勻地刮土,但要避免壓實,以保持土壤疏松。

如果已經進入出菇期,蘑菇采摘後,用小耙子耙掉超出覆土厚度的土壤;在土壤不足的地方撒壹些土,滿足覆土要求。

雙孢蘑菇覆土的選擇也很有講究。應選用粘土,覆土前在1立方米的粘土中加入約40公斤稻殼,土壤濕度保持在18% ~ 20%。判斷標準是拿在手裏松壹松合適。在粘土中加入稻殼可以增加透氣性,保持土壤疏松。

從覆土到結果大約需要15天。在此期間,每天可以用弱堿性石灰水噴幾次菇窗。壹般需要的水量為5 kg/m2,2天可以噴4-5次。噴灑後,給菇棚通風4-5小時,然後關閉菇棚。掛菌?在此期間,溫度控制在23℃左右,空氣相對濕度控制在85%左右。

三、高腳蘑菇出現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在雙孢菇的實際栽培中,雖然能正常出菇,但經常出現長腳菇的現象。所謂高腳菇,是指菇蓋小、菇蓋松、菇腿長的畸形菇。

1,高腳蘑菇出現的原因

雙孢蘑菇是壹種好氧真菌。出菇階段缺氧會導致子實體長勢不好,蓋小,腿長,也就是我們說的高腳菇,產量低,品質差。因此,良好的通風是提高雙孢蘑菇品質和產量的另壹個關鍵因素。而且我們很多菇農通風都很隨意。

2,高腳蘑菇解決方案的出現。

壹般來說,冬天的時候,下面三排的棚子窗戶是不能通風的。因為天氣太冷,很容易進入冷空氣。正確的做法是蘑菇棚頂部開兩排棚窗通風。而且開窗的縫隙要小,壹般通風窗可以開2~3 cm。如果上下窗戶同時打開,很容易拉風,所以冷空氣對流很嚴重,導致棚內溫度驟降。當棚內溫度低於10℃時,雙孢蘑菇將停止生長。

所以冬季要適當通風。北風吹的話,北方風小或者不通風,南方通風可以相應大壹些;同樣,如果吹南風,南方的通風量會小,北方的通風量可以大壹些。下雨或下雪的時候,可以兩三天換壹次空氣。另外,通風時間也要適當控制,壹般建議中午10點以後通風。

總之,菇棚的通風要遵循壹定的規律。室外溫度高於18℃時,應早晚通風。室外溫度低於14℃時,中午通風。通風時間可以根據天氣變化增加或減少。

另外,雙孢菇壹般在采挖3~5天後即可采摘。采摘後不能用力拔出,會帶出周圍的子實體(小菇蕾)而死亡。正確的采摘方法是用手抓住菇蓋,像擰瓶蓋壹樣擰,這樣不會破壞周圍的菌絲和小蘑菇。

雙孢菇栽培中,出菇少、產量低、高腳菇,除了與我們溫濕度控制不合理有關外,還與覆土、通風不當有直接關系。這就需要我們在實際管理中重視這些關鍵因素,精準管理,為雙孢菇的生長創造適宜的條件,從而達到出菇多、質量好、產量高的目的,進而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