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養生註意事項
1、註意精神調養
要做到內心寧靜,神誌安寧,心情舒暢,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以避立秋之時的“肅殺”之氣。
2、要註意起居調養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氣爽,應開始“早臥早起,與雞俱興”。由於此時暑熱未盡,雖有涼風時至,但天氣變化無常,因而著衣不宜太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易受涼感冒。
3、註意飲食調養
秋天要盡量少吃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更有主張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陰潤燥。總之,秋季時節,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4、註意運動調養
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
二、秋季養生方法
1、運動
運動可促進女性荷爾蒙更好分泌,喜歡運動的女性相較於不愛運動的女性,往往體內荷爾蒙分泌水平更高,具體表現為月經更加規律,膚色毛發都更有光澤,食欲、欲望等總體需求可能更高,適當的體育鍛煉可增強體力和造血功能。如果女性荷爾蒙能很好分泌,對於提高女性的生活質量有很大裨益。
據美國壹項科研結果證實,鍛煉確實能調節改善雌激素的分泌水平。特別是生育過的女性,更要經常參加壹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每天至少半小時。如健美操、跑步、散步、打球、遊泳、跳舞等,使精力更加旺盛、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有滋有味。女性進行耐寒鍛煉,可以增強機體適應多變氣候的能力,但避免太激烈的運動。
秋日清晨氣溫低,鍛煉時不可穿單衣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鍛煉前壹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因為人體在氣溫下降的環境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肌肉伸展度降低,神經系統對運動器官調控能力下降,因而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鍛煉時,衣服不宜壹下子脫得太多,待身體發熱後,再脫下多余的衣服。鍛煉後不要穿著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
2、養肺
肺是人體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體真氣之源,肺氣的盛衰關系到壽命的長短。秋季氣候幹燥,很容易傷及肺陰,使人患鼻幹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飲食應註意養肺。
女人秋天怎樣養生最好
秋季氣候稍涼,空氣中普遍缺乏水氣,食養應以妨燥潤肺,在飲食上,以少量椒、蔥、韭菜、蒜等辛散食物,配合芝麻、糯米、蜂蜜、甘蔗、菠菜、白木耳、梨、鴨肉、乳品等柔潤食品。女性要多吃些滋陰潤燥的食物,如銀耳、甘蔗、燕窩、梨、芝麻、藕、菠菜、鱉肉、烏骨雞、豬肺、豆漿、飴糖、鴨蛋、蜂蜜、龜肉、橄欖。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陰潤肺養血的作用。花生、紅薯、白米、小米、糯米、玉米、黑豆等也是非常適宜在秋季食用的。
3、心理
秋季,在精神調養上也應順應季節特點,心境寧靜才會減輕肅殺之氣對人體的影響,才能適應秋天的特征。私心太重、嗜欲不止會破壞神氣的清靜。人的情感是非常豐富的,任何人都會有明顯的喜怒哀樂的情感變化,但性情開朗的人,會在最短的時間把這種不愉快化解到最小程度,把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
臨床上由於情誌因素而引發各種疾病的情況時有發生,或患了新疾,或引發舊病。發生在中年女性因情緒不佳、心態不穩經常引發的皮膚問題有黃褐斑、痤瘡、乳腺小葉增生,甚至可引發帶狀皰疹等,而原有皮膚過敏、濕疹、銀屑病等疾病往往由於長期情緒抑郁或情緒不穩而復發或加重。
心情愉快,性格開朗,不僅可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力,而且還能促進身體骨骼裏的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起來,使得皮膚紅潤,面有光澤,少發疾病。所以預防疾病的關鍵是心理健康,而心理健康的關鍵是心理調節。
蓮子、枸杞子、百合、紅棗、桂圓等有鎮靜安神及補益作用,有利於減輕更年期癥狀。
4、藥養
重點放在滋補津液方面,平時可服用人參、沙參、麥冬、百合、核桃仁、杏仁、川貝、澎大海等益氣滋陰、宣肺化痰的中藥來保養。若容易發燥病,則用生地、百合、黨參、麥冬、甘草來預防。
如果妳呼吸淺短,聲音低微,神倦懶言,動則汗出,食欲減少,舌質淡就屬於氣虛性體質。用黃廂、黨參、西洋參沏水喝、泡酒,或者做粥喝是最簡單的方式。
如果妳面色蒼白,口唇淡白,夜熱盜汗,肌膚枯澀,舌淡紅無苔就屬於血虛體質。妳可以用當歸、紅棗、何首烏、桑椹做粥,在雞湯、肉時也可以加點。
如果妳顴面潮紅,口燥咽幹,盜汗,尿少而赤,大便秘結,舌紅少苔就是陰虛的體質。可以用麥冬、五味子、山藥、百合等,熬粥的時候可以放幾味。
如果妳畏寒肢冷,腰酸腿軟,咳喘身腫,容易腹瀉、尿清長,舌苔薄白就是陽虛體質,可以食用肉桂、羊肉、狗肉、生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