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苗以移栽為主,需要培育壯苗。播種前要確定播期和播種量,然後對種子進行必要的處理,再采用壹定的技術進行播種育苗。
①播種期
辣椒苗齡90 ~ 110天,應根據種植時期適時播種。冬季育苗要在高效節能的日光溫室內進行,普通日光溫室育苗要加電溫床。夏秋季可縮短苗齡至40 ~ 50天,夏季露地育苗應加遮蔭棚,防雨降溫。
②種子處理
根據具體情況,可進行藥物浸種或溫湯浸種。
病毒病的防治: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泡種子20分鐘,若在磷酸三鈉溶液中加入0.1%,則滲透性增強,防治效果提高,或用300倍福爾馬林溶液浸泡種子30分鐘,或用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種子20分鐘,再用清洗液催芽。
疫病和碳痕病的防治:將種子用冷水浸泡6 ~ 15小時,再用1%硫酸銅溶液浸泡5分鐘,取出,摻入少量草木灰或熟石灰,中和酸度,然後播種。也可以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小時、72.2%普力克水溶液8000小時500倍浸種。
對於軟腐病和黑星病:可以用0.3%的50%琥珀酸銅肥料可濕性粉劑(DT殺菌劑)拌種,或在55℃溫水中浸泡65,438+00分鐘,在65,438+0%硫酸銅溶液中浸泡5分鐘。
溫湯浸泡種子:用5倍於種子量的55℃水攪拌種子10 ~ 15分鐘,待水溫降至30℃後浸泡8小時。這種方法可以殺死種子表面的大多數病菌。
③促進發芽
將浸泡後的種子用濕布包裹,甩幹或擦幹種子表面的水分,置於25 ~ 30℃下加速發芽,每天用溫水1次沖洗,每4 ~ 6小時翻壹次。壹般3 ~ 4天後,60%以上的種子胚根突破種皮(露出白色)即可播種。
④苗床準備。
將三年未種植茄科蔬菜的肥沃園土與充分腐熟的糞肥按6: 4的比例混合均勻,每立方米床土中均勻拌入1 kg三元復合肥,將床土攤入苗床,厚度為10 ~ 12cm;或放入8 cm× 10 cm營養缽中,每平方米用30 ~ 50 ml福爾馬林消毒床土,加水3升,噴床土,用塑料薄膜封床5天,揭膜後播種15天,或按1: 65438的比例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和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每平方米8 ~ 10g的藥物與15 ~ 30kg的細土混合。播種時將其2/3鋪在床面上,將1/3蓋在種子上,用下鋪上蓋的方法消毒。
⑤播種
播種前,給腳底澆水,水完全浸潤後,蓋上壹層細土,把發芽的種子均勻地撒在上面。壹般每平方米播種10 ~ 13g,播種後覆土1cm。及時覆蓋塑料薄膜,緊固小拱棚,增加溫度和水分,促進提早出苗。
⑥苗木管理
苗木管理主要包括間苗、分苗、溫度和水分管理。
稀疏幼苗
70%種子出苗後及時揭去塑料薄膜。幼苗子葉展平後,要及時套種,把過於擁擠、有病、畸形、生長不良的弱苗拔除,然後覆土護根。
分離幼苗
種植3葉1心的幼苗,按8 cm的行距在苗床上開溝,用粘苗法在水中播種或直接種在8 cm× 8 cm的營養缽中。
溫度管理
溫度管理在不同的生長階段是不同的,
幼苗溫度管理表
從盛苗期到苗期的降溫,對培育壯苗和防止苗白長有重要作用。
水管理
播種、分苗、栽植前給腳底澆水,長期保持適當的土壤水分。其他時候,水分管理的原則是不澆水不澆水,要澆透,減少澆水次數,防止幼苗白長。
壯苗標準
苗高18 ~ 20cm,莖粗0.6cm以上:子葉完整,真葉14 ~ 18,深綠色,展開15 ~ 18 cm,有分枝;現在萌芽;根系粗而白;無病蟲害;苗齡80 ~ 90天。
(2)上盆地
①盆地選擇
辣椒根系中等,植株發育因品種差異較大,可選擇盆徑20 ~ 30 cm的花盆,選擇直徑較大的花盆,以便長期栽培和觀賞。
(2)制備營養土
選擇肥沃的土壤,特別是近年來沒有種植茄科蔬菜的土壤,防止土傳病害,將土壤與腐熟的有機肥按照4: 6的比例混合。或者,也可以將爐渣1/3+泥炭1/3+廢棄棉籽殼1/3(或鋸末1/3)混合,然後每立方米加入20公斤經過滅菌除臭的雞糞,然後過篩,作為無土栽培基質。
③上盆地
將打碎的盆片(至少3片)蓋在盆底排水孔上,使凹面朝下。要求堵塞排水孔,防止泥土堵塞排水孔,使盆內的水緩慢排出。在瓦缽中,先加入營養土或粗介質,保證排水通暢,然後去掉苗缽。然後,壹手托著辣椒苗,直立在盆中央,種植深度以不埋苗子葉為準。另壹只手加入營養土或培養基,填滿根部周圍的空隙,直到盆滿為止。從種植的辣椒種類來看,甜椒和長椒較大,每盆種植65438株。水盆放上後,應立即倒水,以水從底孔排出為度。水吸幹後,再澆壹遍。第壹盆的辣椒苗要遮蔭,壹般需要3 ~ 7天才能恢復生長。
④放置
日光溫室宜南北走向,兩側排成兩排,行距約40 ~ 80 cm,以利於操作、通風和透光。家庭栽培,花盆可以放在陽臺、窗臺或屋頂,房前屋後。
(3)流域服務後的管理
①溫度管理
溫度管理指數
後盆地溫度管理
②水管理
上鍋後,要保證慢苗水和辣椒水。其他時間要根據不同季節、天氣、生長期的要求進行澆水。春季,隨著氣溫的升高,可適當增加澆水次數。壹般不做,但是澆的很透。氣溫上升到20℃左右時,壹般以8 ~ 12天澆水1次為宜;夏季氣溫高,蒸發量大,生長旺盛,是辣椒需水量最大的季節。壹般每3-4天需要澆水1次。氣溫上升到30℃以上時,為保持葉片膨大,增加觀賞價值,最好每天早晚向辣椒葉片噴水1-2次。秋天的澆水要求和春天差不多。要使盆土幹濕,最好少澆水,等盆土缺水後再補水,千萬不要使盆土長期處於過飽和狀態,以免植物因長期缺氧而死亡。盆栽也要註意水溫和水質。壹般來說,水不應該含有鹽,太多的鈣,鎂離子和其他有害化學物質。水呈中性或微酸性,使用前最好放入自來水中2天;此外,灌溉水的溫度不能與土壤溫度相差太遠。過高或過低都會對根部造成傷害,兩者之差不能超過5℃。冬季應在氣溫升高後供水,10後的溫室,中午的陽臺,夏季氣溫較低時供水,如早上或晚上。
③肥料管理
盆栽施肥和大田栽培壹樣,有基肥和追肥兩種方式。在將植物移入盆中之前或當翻轉盆時,將底肥施入盆土中。基肥以長效有機肥為主,多使用幹肥,如腐熟農家肥、腐植酸復合肥、雞糞消毒除臭等。追肥是在生長發育期進行的,通常用各種速效肥料,包括固體肥料和液體肥料。固體肥料用作根追肥,液體肥料用作葉面噴施肥,也可用作根追肥。施肥對盆栽辣椒的觀賞性和食用性影響很大,要適時、適量、適量施肥。
④剪枝建模
為了提高盆栽辣椒的觀賞價值,促進其健壯生長,有必要對辣椒進行植株調控。對於天鷹椒以外的辣椒類型,除了第壹個果實下面的兩個側枝外,其他側枝全部去除;在第三層果實上方留2-3片葉子去掉頂部,每株可結7個辣椒。
燈籠椒盆栽造型示意圖
這種整形的結果是株形緊湊,葉片大,紅綠相間,觀賞價值好;長椒型在第四層果實以上留2 ~ 3片葉,每株可結15個辣椒。這樣的造型有15的辣椒掛在植物之間,非常好看。櫻桃辣椒型可以采取自然星星的形狀,不打頂,各種辣椒與綠葉相間,非常漂亮;天鷹椒以側枝掛果,造型時只去除2 ~ 3個基部側枝,待芽出現時及時去除主枝頂端,以促進其他側枝生長坐果。其他側枝采用自然造型,後期若發生二次生長可及時去除。天鷹椒盆栽造型示意圖
大株後期澆水容易倒伏,需要設置短支撐保護。
⑤養花養果。
辣椒初花期低溫弱光容易導致落花、掉蕾、落果,尤其是初椒期,不僅影響觀賞,還容易造成植株瘋長。栽培時可進行人工授粉,也可在花柄上塗15 ~ 20mg/kg的2,4-D,或噴25 ~ 30mg/kg的防落劑,均可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