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冬莧菜,世界上有多少人能知道向日葵?

冬莧菜,世界上有多少人能知道向日葵?

“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古往今來的名句。它出自漢樂府詩《長歌行》:

花園裏的樹木郁郁蔥蔥,晶瑩的朝露在陽光下升起。

春天讓大地充滿了希望,萬物呈現出壹派繁榮景象。

常常害怕寒冷的秋天來臨時,葉兒的樹黃了,百味草也枯萎了。

河流奔向大海奔向大海,什麽時候才能回到西方?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然而,開放的綠色花園中的“向日葵”並不為現代人所知。

向日葵是中國古代極其重要的蔬菜,在古代無數經典著作中都可以看到,可見當時向日葵種植的普及和繁榮。

《詩經·風·七月》:七月,恒逵與嵇。

漢代第十個五年征兵:煮糧煮飯,摘葵花煲湯。

清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向日葵在古代是壹種常見的食物,但在今天卻相當新鮮。有紫莖和白莖,白莖最好。小花,葉子大,花紫黃色,最小的叫鴨腳葵花。

葵,從過去的中國古餐,淪落到今天罕見的“野葵花”,可能是優中選劣的原因,也可能是人們對西方異域果蔬更加崇拜的結果。總之就是可惜!

葵花又名野葵花,俗稱冬莧菜,味甘寒,清熱解毒,利尿通乳。

20世紀90年代末,在那個冬天的月份,我的表妹在生下她的小侄子後壹直缺乏牛奶。寶寶吃不飽,白天哭,晚上鬧。全家人都很努力。

幾經輾轉,奶奶托人弄了個黑牛鼻子,從菜園裏拔了壹把冬莧菜。將牛鼻切片,用姜絲和鹽熬湯。等湯軟爛後,扔進切好的冬莧菜裏,趁熱給坐月子的表姐。

壹天壹碗,不到壹個星期,表姐的奶水漸漸多了起來,小外甥也慢慢不哭不睡了。半個月後乳汁分泌太旺盛,寶寶吃不下,只好擠出來倒掉。

這是我第壹次見識到冬莧菜的神奇。

小小的我,壹改冬天莧菜端上桌的矯情,最多只用兩筷子敷衍我媽,我從心底愛上了它。

冬莧菜的做法,或用豬油煸炒,或在高高隆起的中間(燒木頭的殘渣)放火燒,在四周有湯的銅火鍋裏涮至軟爛,入口順滑,類似於另壹種日漸稀少的青軟蠶菜(黑木耳)。

小時候家家種冬莧菜,第二年春天總可以吃。嫩的時候,把莖葉夾在壹起吃。稍老時,只能擇葉食用。

冬莧菜能長到半個成年人以上的高度,長滿了紫色和白色的花朵。風吹得枝葉搖晃,影影綽綽的綠後面,戴著黃帽子的母親低頭鋤草。

外出打工,背井離鄉,長年北上旅遊,在另壹個城市的餐桌上再也吃不到冬莧菜,似乎印證了向日葵已經成為“野葵”的事實。

只有在春節臘月,回家探親團聚的時候,媽媽端上壹盤鮮綠色的冬莧菜,我才覺得,能吃到這個曾經的“各式菜肴大師”,真的是彌足珍貴。

中國人民是勤勞智慧的人民。對於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植物、水果、蔬菜、小米,我們總能盡力研究它們的藥理特性,搭配合理的飲食,符合自然時序,藥食同源,與自然和諧相處。

順應四季屬性,冬吃蘿蔔夏吃姜;適應地域特點,湖南人吃辣,四川人喜歡麻;但當地人往往會吃當地的時令菜,當地蘋果的甜度和營養並不比進口紅富士差。

上古神農嘗百草,舍命試毒。如今,已經80歲高齡的屠呦呦,幾十年如壹日地提煉青蒿素,終於為推動世界醫學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

祖國的中藥材舉世聞名,值得我們驕傲。

但是現在路邊隨處可見的植被都不談孩子了。成年人能喊出幾個名字?壹些青少年甚至分不清韭菜和洋蔥,這是非常可悲的。

今天世界上有多少人能知道向日葵?是我們失去了葵,還是葵放棄了我們?

我們的祖先傳下來的財富和智慧應該由我們的後代自豪地傳承下去。

壹株植物,壹果壹菜,壹米壹粟,都有自己的意義和價值,也是我們深厚傳統文化的壹部分,中國人應該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