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方便酸辣粉怎麽泡

方便酸辣粉怎麽泡

酸辣粉專用粉條的浸泡方法

首先將采購回來的粉條取出放在壹個盆或者桶裏面,先用冷水把粉條浸泡30分鐘左右後把冷水倒掉,再將40-60度左右的溫水倒入放有粉條的盆或者桶裏面浸泡2-3小時左右。(在倒溫水浸泡約10分鐘後需要攪動粉條壹下,避免成團。也要根據每個城市的實際溫度差酌情調整浸泡時間,比如在夏天及低溫的北方下雪天在浸泡時間都是有區別的。提醒:千萬不要直接用開水去浸泡,因為是全幹粉,這樣會導致把粉條的表皮燙傷,導致表皮脫澱,裏面還有硬芯)撈起來待用備煮。如需要煮時把粉條放到鍋裏煮1分鐘左右見粉條全部都漂浮到開水的表面上來了就煮軟熟了,然後就可以把粉條撈起來事先準備好有調味料的碗裏面攪拌均勻就可以吃了。如果因用得較急,那就需要保持浸泡的水溫時間稍長壹點(比如在浸泡時可以加蓋,防止熱氣很快流失)。以上只僅供參考,具體需在實際操作時去摸索總結。千萬不能在水裏面浸泡時間過長,導致煮出來沒有韌性及彈性、不彈牙不Q以及用筷子挑起來斷條等

制作方法

調味“酸辣粉”調味料的調制和澆苕的種類:“酸辣粉”所用澆苕,如同面條澆苕壹樣制作,使用酸食的主要有“肥腸苕”、“涼粉苕”、“排骨苕”等,其中尤以“肥腸苕”最為著名。

“肥腸苕”分為“酸辣肥腸粉”和“原湯肥腸粉”,即酸辣口味和鮮鹹口味。調味主要用胡椒粉、紅油辣椒、蔥花、醬油、芽菜、芹菜粒、保寧醋要(產於閬中的獲巴拉馬國際金獎)、香菜、碎米南充冬菜(唐宋明清呈皇帝的貢菜)、張飛牛肉沫,油酥黃豆、味精等組成。

燙氽酸辣粉的湯,以煮肥腸、豬耳等艘熬制的濃白色的原湯。具體操作是:將醋、紅油辣椒、醬油、味精、芽菜放入湯碗中,註入原湯,將粉入鍋中燙制後挑入碗內,撒上芹菜、香菜、大頭芽、酥黃豆、張飛牛肉沫即可。

熬制

原材料:辣椒、野山椒(泡椒)、胡蘿蔔、洋蔥、 芹菜梗、 生姜、 大蒜、 大蔥、香菜、肉蔻、小茴香、八角、紫草、香茅草、桂皮 、香葉、三奈、草果。

辣椒和多種食材加中草藥慢慢熬制而成的綜合的辣。先說這辣味。辣有麻辣(西南地區為代表,主要用花椒、麻椒調味)、酸辣(西北地區為代表,裏面的辣就有很多是乳酸調和的)、香辣(用香辛料提香)、鮮辣(裏面加了海米之類的海產品提取物)、火辣五種。根據區域口味習慣和天然條件,以及制作方法和食材品性、制作調配出不同的辣度。

為了保證這種辣的和諧,我們選用“子彈頭”來調配辣度,再用“二金條“和燈籠椒調配辣油的香,經此調配,出來辣味才真正香辣可口,厚重香醇。當然在調制辣油的過程中,需要掌握的技巧、火候,酸辣粉的辣油制作采用自己的獨特工藝和方法。

圖2/3

做法壹

原料

紅薯粉140克、幹木耳10克、紅椒1個、青椒1個、食鹽4克、味精3克、蒜2瓣、香油3湯匙、白砂糖6克、香菜段適量、陳醋3湯匙、黃豆醬油2湯匙、絕密辣椒紅油2湯匙、蔥花適量。

制作過程

1、木耳10克用適足量溫水徹底浸泡後清洗幹凈,鍋中倒入清水大火加熱至沸騰,放入木耳焯3.5分鐘,撈出過冷水後瀝幹。

2、用燙過木耳的開水把紅薯粉絲煮至九成熟,撈出瀝水,放入香油挑拌松弛,以免粘連在壹起。

3、將木耳撕成小塊,香菜洗凈切成段;青紅椒去蒂去籽洗凈後,切成4cm長的細絲;大蒜去皮,搗成蒜泥(或用壓蒜器壓成蒜泥)。

4、將木耳、紅薯粉絲、香菜段、青紅椒絲、蒜泥倒入壹個大盆中,調入陳醋、醬油、鹽、白糖、味精、辣椒紅油,攪拌均勻,撒上蔥花即可。

上述重慶最好吃的涼拌酸辣粉的做法,口味還可以根據食客的需要作靈活的調節,做涼拌酸辣粉壹般都需要紅油,如果能用重慶酸辣粉中的絕密紅油來調制,味道不僅僅更加鮮美。而且更加營養豐富和平衡。

做法二

原料

粉條:紅薯澱粉5000克,明礬35-40克,熟芡糊125-130克。(註:熟芡為紅薯澱粉先用清水調散,再用沸水沖入,攪成稀糊狀,俗稱“打熟芡”。)

調料:蔥末、姜末、蒜泥,豌豆尖、香菜、炸菜絲、香芹末、醬油、醋、辣椒油、香油,豬油、炸酥的花生豆和黃豆,花椒粉、胡椒粉、味精、雞精,鹽、芝麻,還有用雞湯或骨頭煲的老湯。

制作

圖3/3

1、將明礬研成細粉,加水150克攪勻制成明礬水。

2、熟芡糊倒入盆內,加入紅薯澱粉、清水2000克、明礬水揉成軟硬適度的粉團待用。

3、用壹大鋁瓢將其用工具插成出黃豆般大小的孔,將粉團裝水瓢內,用手掌拍粉團使之成線條漏入開水鍋內燙熟,再挑入涼水內漂涼即成“水粉”。 “酸辣粉”調味料的調制和澆紹的種類: “酸辣粉”所用澆紹,如同面條澆紹壹樣制作,使用酸食的主要有“肥腸紹”、“涼粉紹”、“排骨紹”等,其中尤以“肥腸紹”最為著名。 “肥腸紹”分為“酸辣肥腸粉”和“原湯肥腸粉”,即酸辣口味和鮮鹹口味。調味主要用胡椒粉、紅油辣椒、蔥花、醬油、芽菜、芹菜粒、醋、香菜、碎米芽粒或者冬菜(四川的壹種蔬菜)、油酥黃豆、味精等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