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什麽是牧草之王(苜蓿成為牧草之王的兩個原因)

什麽是牧草之王(苜蓿成為牧草之王的兩個原因)

飼草之王是苜蓿,是壹種高產優質的割草飼草。能顯著提高畜禽和魚類的生長速度,改善肉質,從而有助於提高養殖效率。此外,苜蓿起源於伊朗,西漢時從西域傳入。它最初被用作馬的飼料。目前,“苜蓿”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飼草。

苜蓿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譽,以產量高、粗蛋白含量高、適口性好而聞名。是各種牲畜都喜歡吃的優質牧草。

用紫花苜蓿飼餵家畜,不僅可以節省精飼料的消耗,而且可以顯著提高家畜的生長速度,養殖效益也會大大提高。

紫花苜蓿引種

苜蓿葉肉質細嫩多汁,適口性好,消化利用率高,營養豐富,飼餵方便。

紫花苜蓿特別受奶農和養羊戶的喜愛,可占日糧的20 ~ 30%。

但需要控制每天給奶牛餵鮮苜蓿的數量。每頭牛每天要餵20公斤以內的鮮苜蓿,羊每天餵4-5千。

另外,最好在初花期和盛花期之間刈割。紫花苜蓿牛開花前收割,食用後容易脹大,可曬幹或青貯飼養。

苜蓿成為牧草之王的原因。

壹、苜蓿最引以為傲的是超高的粗蛋白含量,能顯著提高肉、奶、蛋的品質。

苜蓿是壹種營養豐富的牧草。粗蛋白含量高達23%,其葉綠體中粗蛋白含量高達50%,遠高於普通牧草,而且這些粗蛋白能被動物消化吸收。

此外,苜蓿還含有42%的粗纖維、20多種氨基酸(包括人和動物的全部必需氨基酸)、多種維生素,以及豐富的糖和澱粉,用於飼養動物時可大大節省精飼料成本。

苜蓿營養豐富,能明顯改善肉、奶、蛋的品質,提高動物對疾病的免疫力。

用苜蓿餵養奶牛,可使奶牛產奶量提高20%;用苜蓿餵豬,不僅能提高豬的瘦肉率,還能促進育肥豬的生長發育。給家禽飼餵苜蓿能明顯改善蛋黃的著色。

2.紫花苜蓿是多年生植物,產量高。壹次播種可以受益10年。

紫花苜蓿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可長到100CM的高度,壹年刈割4次,畝產1500 ~ 2500公斤,全年畝產3 ~ 5噸。

紫花苜蓿第3年產量最高,5年左右逐漸下降。壹般每10年再植壹次,最長壽命可達100年。

紫花苜蓿春夏秋均可播種,每畝用種量約1 kg,適宜覆土深度約2CM。播種後,苗前可施壹次除草劑,可防止雜草淹苗。

第壹次刈割應在初花期(65,438+00%植株開花),此時收割不僅蛋白質含量高,而且有利於再生。之後每隔40 ~ 50天可收割壹次,每次收割留茬高度為5CM。

註意:紫花苜蓿最後壹次收獲不宜過晚,應在初霜凍前25 ~ 30天進行,有利於營養物質的積累,留茬高度以7CM為宜,有利於植物安全越冬。

特別註意:苜蓿屬於豆科植物,所以它的根部有根瘤,根瘤上寄生著能固氮的根瘤菌,根瘤菌能將自然界中的分子氮轉化為含氮化合物,增加土壤中的含氮量。這也是紫花苜蓿能在貧瘠的土壤中生長的主要原因。

所以紫花苜蓿可以不施氮肥種植,只需要在基肥中施磷鉀肥即可。通常,通過撒草木灰可以保持高產。

第三,苜蓿能顯著改善家畜的胃腸環境。

苜蓿富含碳水化合物,不僅能為動物提供大量能量,還能刺激胃腸道的發育和消化液的分泌。

能顯著提高動物腸道內消化酶的生物活性,動物對食物的消化率會更高,能提高動物的生長速度。

第四,苜蓿對環境的適應性強。

紫花苜蓿的根深在土壤裏,生長兩個月的幼苗的根可以深入土壤90厘米。生長多年的苜蓿主根能深入地下10米吸收水分和養分。

它對幹旱的耐受性很強,即使長期遭受嚴重幹旱也不會死亡。因此,紫花苜蓿常被用作水土保持和護坡植物。

紫花苜蓿能在鹽堿地、不毛之地正常生長,冬季不易凍死,能耐受零下25℃的低溫。

這是許多熱帶草所不具備的優勢。紫花苜蓿對環境適應性強,可在西北、華北、東北地區種植。

特別註意:苜蓿怕澇。淹水12小時會導致長勢不佳,淹水24小時植株就會死亡,所以低窪地不適合種植苜蓿。

5.苜蓿適口性極好,各種牲畜都喜歡吃。

苜蓿無論是用作鮮草還是幹草,都很受動物的喜愛,利用率很高。

紫花苜蓿可以青飼料,青貯,制成幹草,可用於飼養家畜、家禽、魚、兔子等。

新鮮苜蓿草的含水量為74.7%,動物大量食用後不會引起腹瀉。這是動物的美味食物。

用於飼養牲畜時,可配合草或幹草使用,避免“腹脹”。

摘要

紫花苜蓿是壹種優質牧草,具有許多優點。用苜蓿直接飼餵家畜或在家畜日糧中添加壹定量的苜蓿草粉,可降低飼養成本,顯著改善動物的生長發育,從而增加養殖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