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征:地下有塊莖,球形,直徑1-4.5厘米或更大,褐色表皮,須根密集。
葉:通常大多數沈水葉呈條狀或披針形;初生葉寬披針形,橢圓形至卵形。長2-11cm,寬1.3-7cm,先端漸尖,稀疏銳尖,基部寬楔形,淺心形,葉脈通常5條,葉柄1.5-30cm,基部漸寬,邊緣膜質。
花:花葶高度為78-100 cm,或更高;花序長15-50厘米,或更長,有3-8個分枝,每輪3-9個分枝。花兩性,花梗長1-3.5厘米;外花被片寬卵形,長2.5-3.5毫米,寬2-3毫米,通常具7脈,邊緣膜質。內側花被片近圓形,比外側大得多,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齒,白色、粉紅色或淺紫色;心皮65438個+07-23個,花柱直立整齊,長7-15 mm,長於心皮,柱頭短,約為花柱的1/9-1/5。花絲長1.5-1.7mm,基部寬約0.5mm,花藥長約1mm,橢圓形,黃色或淡綠色;花托平凸,大約0.3毫米高,近圓形。
果實:多數瘦果呈橢圓形或近長方形,長約2.5毫米,寬1.5毫米,背面有1-2條不明顯的淺溝,下部扁平,果喙從腹側突出,喙基部凸起,膜狀。種子紫棕色,凸。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長習性澤瀉生於湖泊、彎道、溪流、池塘的淺水處,也生長於沼澤、溝渠、低窪濕地。喜溫暖濕潤氣候,幼苗喜陰涼,成蟲喜陽光,怕冷,在海拔800m以下地區,壹般可栽培。水田種植宜選擇陽光充足、富含腐殖質、水源可靠的微粘土壤,不宜選擇以前為水稻或中稻、質地沙質或地溫較低的冷浸田。
地理分布澤瀉原產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陜西、新疆、雲南等地。現廣泛分布於福建、廣東、廣西、四川。前蘇聯、日本、歐洲、北美、大洋洲都有分布。
栽培技術和繁殖方法
澤瀉可通過種子、芽或塊莖繁殖。壹般先培育種子,再移栽幼苗。種子培育是將選出的種子植物挖出來,通過芽繁或塊莖繁分別培育,獲得成熟種子。生育期約180天,其中苗期約30天,成魚期約150天。種子的成熟度不同,出苗有先後順序。
種子浸種播種後,在30℃的溫度下,壹天即可發芽;當溫度高於28℃時,種子發芽至長出第壹片真葉只需5-7天。地上植物和地下塊莖在秋季生長迅速,在冬季生長緩慢。
土地選擇和準備
宜選擇日照充足、土層深厚、肥沃微粘、排灌方便的田地,播種前幾天把水排幹。翻耕後每畝施腐熟堆肥3000公斤,然後均勻撒播,做壹個寬1-1.2米的畦[qí]播種。
播種育苗
播種前,將種子浸泡在清水中24-48小時,晾幹並與草木灰混合。播出時段為四川6月中旬至7月上旬,福建7月上旬,江西7月下旬。大概需要5天左右,大部分都發芽了。壹般苗1hm2,可種25hm2左右。
移植期通常在八月。選擇17-20cm的秋苗,按(30-33)cm *(24-27)cm的行距,每穴栽壹株,苗埋泥3-4cm。
澤瀉應在6月中旬65438-10月上旬65438+6月65438冬季移栽。當幼苗高度大於15 cm時,可移植6 -8片真葉。每畝10000株-11000株。移栽時應在陰天或晴天下午3點後進行,選擇高約15cm的粗苗,株距25-30cm,每1/15公頃栽植7000-9000株。幼苗要種得正確、穩、淺,通常根要種在土裏。苗木要淺栽到2-3厘米深的泥裏,要直,要穩,栽後要保持田地淺,勤澆水。
田疃管理
1,扶苗:種植後第二天檢查,發現倒伏苗,要扶正;缺苗要補齊,保證全苗。
2.除草追肥:澤瀉生長期間要翻耕、除草、追肥3-4次。三者同時連續進行。
3.灌溉與排水:生長期適宜淺水灌溉。移栽後水深保持在2-3厘米,第二次除草後水深保持在3-7厘米。10月中旬以後,要逐漸排入田水烘烤,以利於收割。
4.摘花抹側芽:9月下旬,第二次除草後,澤瀉逐漸摘花莖,萌發側芽,消耗養分,影響產量和品質。所以,除了留種子的,其他的都要及時摘掉花莖,擦掉側芽。
收獲加工
1,種子預留:
(1)分株留種:采收前,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塊莖大的植株作為田間種子植株。采收時,分開挖起,剪去地上枯萎的莖葉,將塊莖移植到濕地,斜栽,深度7-10 cm,不可過深也不可過淺。太深的塊莖容易腐爛,太淺的塊莖容易凍害。種植後,覆蓋稭稈雜草,以保暖和防止凍結。第二年開春後,每個塊莖可萌發65,438+00個新芽。當新芽長成20厘米左右的幼苗時,挖出母塊莖,按新苗切成單株,移栽到陽光充足、土壤肥沃的水田中,行距30-40厘米。栽後加強管理,7、8月果實成熟。當果實呈黃褐色時,分批切開。然後把樹枝紮成小棍,放在通風幹燥的地方陰幹,脫粒。第二年播種。
(2)塊莖留種:在收獲前,按上述方法選擇種子植物,然後翻土、去莖葉,在肥沃的水田中種植塊莖。第二年春天發芽出苗後,除去側芽,只留下主芽讓它們開花結果。六月下旬,果實將成熟。果實采摘後,放在幹燥處催熟,陰幹,脫粒。可以當年種,當年養。塊莖留種產生的種子生命力強,發芽率高,但產量沒有分株留種高。
2.采收:當年6月下旬,65438+2月,地上莖葉發黃,即可采收澤瀉。
3.加工:塊莖運回後,除去須根,立即暴曬或烘幹,然後放入碰撞籠中,敲掉殘留的須根和粗皮,使塊莖光滑,呈黃白色。壹般每1/15公頃可產幹貨150-200公斤,在閩南高產可達250-350公斤。儲存期間,應防止昆蟲。最好是大的,光滑的,黃白相間的,粉滿的。
消滅病蟲害
1.蚜蟲:危害葉柄和嫩莖,可用化學藥劑噴灑殺死。銀紋夜蛾幼蟲叮咬葉片,噴灑90 {BF}敵百蟲1000倍液。
2.白斑病:對葉片有害。播種前,可以用80倍的40 {BF}甲醛溶液浸泡種子5分鐘。種子洗凈晾幹後,用1000倍粉劑溶液播種,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
3.銀紋夜蛾:主要以幼蟲為害葉片,造成刻痕和空洞。幼蟲成熟後在樹葉背面化蛹。蟲害發生時,噴灑10 {BF}擬除蟲菊酯2000-3000倍液,或40 {BF}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90 {BF}敵百蟲晶1000倍液。在田地裏安裝黑光燈來誘捕和殺死飛蛾。
藥理作用1,利尿作用
利尿利濕,清熱通淋,利水不利,熱淋澀痛。冬季生產的道地澤瀉利尿作用最大,春季生產的澤瀉利尿作用稍大,春季生產的澤瀉根(無活力苗)和澤瀉須無利尿作用。不同的炮制方法有不同的利尿作用。生澤瀉、酒炙澤瀉、麩炙澤瀉均有壹定的利尿作用,鹽炙澤瀉無作用。但在五苓散(澤瀉、茯苓、白術、桂枝的比例為4: 3: 3: 2)中,生澤瀉和鹽澤瀉均有利尿作用。健康人口服澤瀉湯可增加尿量、鈉和尿素排泄。
2.降血脂作用
澤瀉脂溶性部位對實驗性高膽固醇血癥家兔有明顯的降膽固醇作用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除澤瀉B外,澤瀉A、B及從中分離的澤瀉A、B、C乙酸酯具有顯著的降膽固醇作用..
3.對肝臟的保護作用
澤瀉中的醇A乙酸酯、澤瀉醇B乙酸酯、澤瀉醇C乙酸酯對四氯化碳中毒小鼠的肝臟有保護作用,其中澤瀉醇C乙酸酯的效果最好。
4.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
澤瀉提取物靜脈註射於犬、兔體內有輕度降壓作用,持續時間約30分鐘。阿利斯莫爾對各種實驗動物有輕度降壓作用,但其降壓作用並不顯著影響血漿腎素和ACE活性或醛固酮水平。澤瀉醇提取物對腎上腺素引起的離體兔主動脈條件性收縮有緩慢舒張作用。澤瀉醇能劑量依賴性地抑制血管緊張素誘導的兔主動脈條收縮。Alismol可通過離體心臟灌註技術降低心輸出量、心率和左心室壓力,但可增加冠脈流量。
5.其他功能
對水腫、腹瀉、痰飲頭暈、抗血小板凝集、遺精有壹定療效。澤瀉的水提取物和苯提取物具有抗脂肪肝的作用。降低血清膽固醇和肝臟脂肪對胸腺和腎上腺重量及腎上腺維生素C含量無明顯影響,提示其抗炎機制是直接的。在試管中,根據相關實驗,澤瀉能抑制結核分枝桿菌的生長。根據小鼠的實驗數據,可以得出澤瀉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和促進纖溶酶活性的作用。
識別方法1。性狀鑒別:塊莖呈球形、橢圓形或卵圓形,長2-7厘米,直徑2-6厘米。表面黃白色或黃褐色,有不規則的側環狀淺溝和多數微小突起的須根痕,有的底部有瘤樣芽痕。固體,橫截面黃白色,粉狀,有許多孔隙。氣微,味苦。最好是大的,黃白色的,光滑的,有質感的,粉感十足的。
2.顯微鑒定:在塊莖橫切面中,大部分外皮已被除去,有殘存的皮質通氣組織,細胞間隙較大,內部可見壹排皮質內細胞,壁增厚,木質化,有凹陷。中柱通氣組織中有散在的周木維管束和淡黃色油腔。薄壁細胞含有澱粉顆粒。
3.粉末特征:黃褐色。①澱粉粒多,單個顆粒呈卵圓形、球形或橢圓形,直徑3-14微米,臍點為人字形、短縫形或三叉形;復合顆粒由2-3個亞顆粒組成;②薄壁細胞呈多邊形,有許多橢圓形凹坑和完整的凹坑;③內皮層細胞垂直周壁彎曲、增厚、木質化,有稀疏的孔和溝;④多數油腔破裂,完整者為圓形,直徑54-110微米,分泌細胞內有時可見油滴。
4.商品規格:按福建、四川主產區可分為澤瀉、澤瀉。澤瀉分為三類,第壹類每1 kg小於32個;二等每1kg 56;三等56每1 kg,偶有雙花,輕微灼熱,但不超過10 {BF}。澤瀉分為兩個等級,壹級每1 kg小於50;二等品每1kg 50件,最小直徑不小於2cm,偶爾有少量焦碎件,但不超過10 {BF}。出口商品按大小分為5-80頭;四川澤瀉按頭分為壹、二級;江西澤瀉按頭分為四個等級。
結論:通過以上文章的介紹,相信大家對澤瀉有了很多的了解,可以參考壹下,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註植物之家的熊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