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到了3個月就要開始添加輔食
但是在輔食添加的這條路上
總有壹個接壹個的坑在等著新手媽媽
老壹輩的經驗vs新壹輩的習慣
網上說的vs電視看的
到底哪個才是對的?
我剛才這段話裏就藏著壹個坑
妳發現了麽?
寶寶3個月就要吃輔食啦
錯!
添加輔食的時間為4到6個月,早於4個月屬於過早,即使是果汁菜泥這些看起來很"稀"的食物也不宜過早吃。
而且,即使是滿了4個月,不滿足以下條件的話,也屬於過早添加。
⊙孩子頭部可以撐住固定;
⊙對大人吃飯表示有興趣;
⊙有吞咽等動作;
⊙挺舌反應(也就是會把送進嘴的食物用舌頭往外抵)消失
米湯沖米粉,營養更全面!
錯!
老壹輩人習慣給寶寶喝米湯,還會用米湯來沖調米粉,號稱“營養都在米湯裏”,但是實際上這樣反而是畫蛇添足。
壹方面,米湯本身的營養密度很低,所含營養主要就是糊精(壹種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其它營養含量非常低;
另壹方面,用米湯沖米粉,增加了碳水化合物的濃度,從而加重了嬰兒胃腸和代謝的負擔。
而!且!米湯中有可能重金屬砷含量超標,對寶寶有害!
沖調米粉,用普通溫開水就可以了嘛,用什麽配方奶,母乳沖調米粉也是同理。
用筷子餵壹點也無妨嘛~
錯!
4、5個月大的孩子對大人吃飯產生了興趣,會在大人吃飯的時候眼巴巴的望著,所以經常有大人覺得好玩,就拿筷子蘸點菜湯餵給孩子。但是殊不知,湯裏面含有大量的鹽,壹旦讓孩子過早提高了味覺,再讓他吃瓶裝的泥糊狀食物,寶寶就會覺得壹點味道沒有,從產生抗拒。
脂肪油膩要吃清蒸水煮?
錯!
因為市面上大多數的輔食菜譜都是以清蒸、水煮、白肉、精糧為主,所以很多寶媽寶爸就理所應當地以為給寶寶吃的就要無油,認為輔食油膩會對寶寶沒有好處。
但是長此以往,寶寶就會出現皮膚幹燥、皮膚問題(比如濕疹)愈合緩慢、大便偏幹、頭發和膚色不佳等狀況。
事實上寶寶對於油脂的需求反而高於成人,而且適量的油會有利於維生素的釋放,對寶寶是非常有益的。
“來,奶奶幫妳把菜菜嚼好哦”
千萬別!
老年人帶孩子的時候不會使用研磨器,更不知道料理棒是個什麽東西,“嚼碎了再餵”對他們來說,不光是習慣,更會認為這是“愛的表現”,如果妳說她,她還要跟妳翻臉。
但是這樣做不光是不衛生,更主要的是怕將細菌病毒傳染給孩子。如果大人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胃病,或者有病毒感染引起的潰瘍,口瘡等,會很容易經唾液傳染給寶寶。
寶寶輔食不就是米粉和湯面麽?
當然不是!
很多老壹輩的爺爺奶奶憑著自身的經驗,認為寶寶過渡期光喝米湯、爛糊面就行。這類食物的確很容易消化和吸收,也不容易過敏,市面上賣的米粉又方便,就成了很多家長給寶寶添輔食時的首選。
吃這些,當然沒有問題;但是光吃這些,問題就大了!
嬰兒幼時體內的澱粉酶活性沒有完全發育成熟,過早地添加澱粉類食物會引起消化不良,影響寶寶對母乳的吸收,並且因為蛋白質缺乏,會影響到寶寶的體格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