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寫:GUALOU
中文名稱:栝樓瓜蔞子
來源:葫蘆科栝樓的幹燥成熟果實。
功效:潤肺化痰,散結潤腸。
主治:治痰熱咳嗽,胸痹,胸痹,肺痿咯血,消渴,黃疸,便秘,癰腫。①別錄:“治胸痹。”②《本草經》:“治渴。”③程無忌:“清胸之熱。”④《傷寒雜病要則》:“治脾癰,溺,少赤,諫畏。”⑤品會要領:“化痰消癰。”⑥《綱要》:“潤肺燥,降火。治咳嗽,化痰,利咽消癰,消腫生瘡。”⑦江蘇植物醫學誌:《治水腫》⑧山西中醫誌:“瓜瓢洗手,治凍裂。”
性味歸經:甘、苦、寒。①程無忌:“味苦,寒。”②日用藥材:“苦,平涼,無毒。”③本草補:“甘潤。
歸肺、胃、大腸經。(1)《本草綱目》:“始於少陰、太陰經。”②新版本草:“入肺胃。”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3 ~ 4元;澆汁或服丸散。外用:搗固
應避免用藥:脾胃虛寒、大便不實、寒痰濕痰者不宜。①本草註:“大腸寒滑,脾虛無火,大便不實。”②《本馮靜原》:“脾胃虛弱,為私利而嘔吐者不可得。”
藥物配伍:《本草經註》:“枸杞為之用。邪惡的幹姜。牛膝,幹漆。反烏頭。”
其他名字:郭奴(詩經),王普(呂氏春秋),狄樓(本經),澤居,澤野(本草),(廣雅),(二雅),陸(穆傳)
方名:栝樓、瓜蔞、栝樓、唐古特栝樓、栝樓、栝樓果、栝樓等。
商品名:栝樓、栝樓、栝樓、栝樓,特別是那些皺縮大、皮厚而有彈性、杏黃色或紅黃色、含糖量足、無破皮的。
動植物資源分布: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藥用樹木主要產於山東、安徽、河南等地。
藥材的采集與貯藏:當霜降至冬果初熟,果皮表面開始有白色粉末,呈淡黃色時,即可采收。切掉果梗,將果梗編成串,堆在屋內2 ~ 3天,然後掛在陰涼通風處晾幹(2個月左右);然後把果梗剪掉,壹根壹根用軟紙包起來,保持顏色。防止碰撞破裂,否則容易生蟲發黴。
拉丁學名:瓜蔞原植物栝樓..
加工方法:去掉手柄,洗凈,放入蒸籠蒸至略軟,壓扁,切成片。
考證:出自《神農本草》(1)《本草圖說》:“瓜蔞,今存何處。皮是黃色的,肉是白色的。三四月生苗,引藤,葉如瓜葉,作叉,有細毛。七月花開,像葫蘆花,淺黃。它真的開花了,有拳頭那麽大,綠色,九月成熟,紅黃色。其實有剛圓的,也有尖的,也有上了年紀的,作用都壹樣。”(2)《綱要》:“栝樓,根直下,年長數尺,秋掘者壯而粉,嶽夏掘者弱而無用。其實又圓又長,小時候像瓜,熟了黃了又像柿子,山甲的小孩也吃。”有扁扁的種子,像絲瓜籽那麽大,褐色的殼,綠色的仁和脂肪,使它們呈綠色。(3)《重慶堂隨筆》:“栝樓實為地瓜,故根名紅薯粉。後人誤以為是花,但流傳已久,不可更改。.....現在的藥店裏叫瓜蔞,紅薯的根叫瓜蔞,使用者要小心了。壹瓜是壹瓜,即《月令》夏夢王瓜生是也菜園裏的黃瓜不是菜園裏的黃瓜,菜園裏的黃瓜是黃瓜。和園方壹起成為美食榜的瓜王是個錯誤。"
生藥材鑒別:幹果長圓形或卵圓形,長約9厘米,直徑6厘米。果皮橙黃色或土黃色,稍有光澤,皺縮,頂端有圓形花柱,基部稍尖,有柄,柄周圍果皮上有放射狀縱溝。較重,切開後內表面呈黃白色,有纖維。大部分肉質胎座已經萎縮成黏絲,種子叢生。氣體像焦糖,微甜。最好是大的,不破的,顏色黃的,糖分高的。栝樓和長萼栝樓同屬植物,在少數地區也有入藥。瓜蔞皮粉末的顯微鑒別:黃褐色。①石細胞呈正方形、多角形、長方形、長方形、菱形、三角形或蚌形,直徑14 ~ 70μ m,壁厚4 ~ 17μ m,薄層不明顯,有細坑、細坑和部分分叉。②果皮表皮細胞橫切面呈長方形,部分縱向分離,外壁較厚,被顆粒狀角質層覆蓋,呈脊狀伸入表皮細胞垂直周壁;從表面上看,它像壹個正方形或多邊形,不同厚度的垂直外圍墻壁和更薄的隔墻。氣孔附屬保衛細胞呈環狀排列,有5 ~ 7個。③木質化薄壁細胞呈多邊形,圓形或稍不規則,壁稍厚,稍木質化,凹坑密集。④纖維較長,壁稍厚,凹坑斜裂,溝槽明顯。⑤導管以螺紋導管為主,部分采用雙螺紋或多螺紋加粗。瓜蔞如果完整、皺縮、皮厚、含糖量高就更好了。栝樓外表色橙紅,內表色黃白,皮厚。顯微鑒定栝樓種子粉末為暗紅棕色。①種皮表皮細胞表面呈多角形或不規則形,扁平的周壁上有略彎曲或直的角質條紋;橫切面上,細胞形狀各異,有的呈放射狀延伸成網格狀,有的呈切線狀延伸,外面有壹層角質層。②厚壁細胞大,呈褐色。不規則長方形,長圓形,似三角形,壁波狀彎曲,有的枝短,直徑32 ~ 78微米,長65,438+052微米,壁厚6 ~ 65,438+06微米,有的厚薄不均,木質,網狀裂紋,密孔,溝槽。③石細胞不規則或長,壁波狀彎曲或分枝短,直徑65,438+02 ~ 68微米,長65,438+070微米,壁厚7 ~ 65,438+04 μ m,少數呈層狀,孔溝稀疏,有的壹側孔溝不明顯,有的細胞含黃褐色或褐色物質。④星狀細胞不規則拉長或長圓形,壁彎曲,有數個短分枝或突起,分枝末端鈍圓。細胞直徑12 ~ 29微米,長175μm,壁厚3 ~ 9微米,細胞木質化,凹坑明顯,凹坑密集,部分細胞含褐色物質。此外,星狀細胞體積大,壁薄,有許多鈍圓突起,凹陷大小不壹。此外,子葉細胞充滿糊粉顆粒,並含有脂肪油滴和脂類物質;胚乳細胞充滿細小的糊粉顆粒;以及包埋的假種皮細胞和色素塊。這款產品如果飽滿有油性就更好了。
中藥化學成分:果實含三萜皂苷、有機酸、樹脂、糖類和色素。種子含有脂肪油。果實中所含的蛋白質與塊根“天花粉”中所含的蛋白質不同。見文章《栝樓》。栝樓果實含有皂甙、有機酸及其鹽、樹脂、脂肪油、色素和糖類,以及精氨酸、賴氨酸、丙氨酸、纈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甘氨酸和生物堿類物質,後者含有多種單體。果皮含有棕櫚酸、木脂素酸、蠟質酸、褐煤酸、蜂蜜酸、L-(I)-α-甘油棕櫚酸酯、△7-甾酮–3和△7-甾酮-3-β-d-吡喃葡萄糖。還含有鉀、鈉、鈣、鎂、銅、鋅、鐵、鉬、鉻等金屬元素。(1)栝樓含有皂甙、有機酸及其鹽、樹脂、脂肪油和色素。脂肪油的仿制量為26%,其中飽和脂肪酸占30%,不飽和脂肪酸占66.5%,主要成分為trichosanic acid。此外,種子油中還含有石榴酸,可能是栝樓種子油的特殊成分。油中還含有4 △5-萜類化合物和6 △7-萜類化合物,分別鑒定為菜油甾醇、7,24-膽甾醇二烯、7,25-膽甾醇二烯和7,22,25-膽甾醇三烯醇。又分為豆甾醇。⑵栝樓籽的成分與栝樓籽幾乎相同,分為△7-豆甾醇葡萄糖苷和α-菠菜甾醇葡萄糖的混合物,以及三種酚類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