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的飲食受朝鮮族飲食文化的影響已形成了自己獨特風俗,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漢族也十分喜愛朝鮮族飲食。
朝鮮族日常菜肴常見的是“八珍菜”和“醬湯”等。“八珍菜”是用綠豆芽、黃豆芽、水豆腐、幹豆腐、粉條、桔梗、蕨菜、蘑菇八種原料,經燉、拌、炒、煎制成的菜肴。“醬湯”的主要原料是五花肉、小白菜、黃豆芽、土豆、海帶、豆腐、平菇、西葫蘆、尖辣椒等,以朝鮮族的大醬代鹽,不加也不用豆油暴鍋,加水直接燉熟,不加味精,即可食用,在延邊有個說法:“三天不喝醬湯,渾身就沒勁”。
蘋果梨 延邊的蘋果梨是1921年從朝鮮引種6棵梨的接穗,與龍井市桃源鄉小箕村的耐寒山梨嫁接而成的,果形扁圓,果面帶有點狀紅暈。酷似蘋果,故名蘋果梨。1985年農牧漁業中召開全國蘋果梨的檢評會,延邊蘋果梨被評為全國第壹優質梨。
鹹菜
鹹菜是朝鮮族喜愛的佐餐食品,多以桔梗,蕨菜,白菜,蘿蔔,黃瓜,芹菜等為原料,洗凈後切成片,塊,絲,用鹽鹵上,然後再拌以芝麻,蒜泥,姜絲,辣椒面、香菜面、味精、糖稀、蝦醬等多種調味品,輕微發酵。
泡菜
也叫辣白菜,是朝鮮族飲食的壹種,是朝鮮族日常飲食中所不可缺少的壹道菜。
打糕
朝鮮族傳統食品之壹。打糕的歷史比較長,早在18世紀朝鮮族的有關文獻中已有記載,當時稱打糕為“引絕餅”,並稱引絕餅已稱為傳統食品之壹。
松餅
松餅形狀如餃子。是先將和好的加有土豆澱粉的米面搟成小面片,再把拌有芝麻、棗、核桃、松子仁、糖的小豆餡包在裏面,放到鋪滿松樹葉的籠屜上蒸熟而成。
冷面
延邊朝鮮族喜吃冷面。冷面的主料為白面,蕎麥面和澱粉。
狗肉
狗肉是朝鮮族喜歡吃的肉食。壹般都是大塊地吃,過去多在三伏天吃,認為熱天吃了能滋祉身體。
延邊烤牛肉
將新鮮牛肉去筋膜、脂油,切成片,加冰醋、朝鮮族醬油、蒜末、洋蔥泥、西紅柿泥、白糖、胡椒粉、味精、香油拌勻,淹制四個小時,另備海鮮醬酒、辣椒末、白糖、白醋、香菜末,大蒜等調味品分裝於小碗、炭火爐放在桌子中央,上放鐵箅子,用筷子夾肉片放在箅子上燒烤,蘸調料後來吃,烤牛肉外焦裏嫩、酥香甜辣。其中洋蔥泥、西紅柿泥、白糖、胡椒粉的使用是增色生香的要點。
耳明酒
喝“耳明酒”是朝鮮族的風俗。此酒以加工大米時產生的碎米釀制而成,每十公斤白酒,配五百克松茸、二百克蜂蜜,五十克菊花浸泡而成。
五谷飯
朝鮮族吃五谷飯由來已久。每逢正月十五,農民用江米、大黃米、小米、高粱米、小豆分別堆放到悶鍋裏做成五谷飯吃。鄉間還拿壹些放到牛槽中,看牛先吃哪壹種,便表示哪種糧食這壹年能獲豐收。這種風俗,至今還在民間流傳。
米酒
朝鮮族愛喝的壹種稻米發酵飲料。米酒是招待客人的佳品,如有客來訪,主人總要端上碗自家釀制的米酒。這種酒比黃酒的色稍白壹點,而且還略帶甜味。這種米酒後勁十足,發酵時壹定要保持低溫密閉,防止酸敗。 人參
“東北三寶”之首,為百草之王,根莖白胖,多須。分野生和人工培育兩種,野生的稱為“野參”。
貂皮
貂皮素有“皮毛之王”之稱,以能禦寒、保暖性強、不沾水等特點而成為皮毛中的上品。貂皮可分為紫貂皮和水貂皮兩種,其中又以紫貂皮較為名貴。紫貂生長在長白山林海中,外形酷似家貓,性情古怪,難以馴養。已成功育養了紫貂。其皮毛多為褐色,既輕柔又結實,毛絨豐厚、色澤光潤,華麗美觀。天然紫貂是國家壹類珍貴野生動物,禁止獵殺。
鹿茸
鹿茸是指雄鹿初生的嫩角,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長白山盛產梅花鹿,每年春季鹿角都會脫落下來,夏季再重新長出新角,新長出的角非常柔軟,表面布滿茸毛,所以名為鹿茸。鹿茸具有生精補髓,養血益陽,強筋健骨的功效,此外,鹿腎、鹿尾、鹿筋、鹿骨、鹿血、鹿皮及鹿肉都是珍貴的滋補藥材。
松茸
松茸,學名松口蘑,別名松蕈、合菌、臺菌,是世界上珍稀名貴的天然藥用菌、中國二級瀕危保護物種。
松花石制硯
始於明代末年,推重於清朝,康熙帝還封它為“禦硯”。
根雕
用長白山木本植物根、桿、瘤、枝椏等部分,制作的手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