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西安羊肉泡饃和陜西羊肉泡饃的有什麽區別?

西安羊肉泡饃和陜西羊肉泡饃的有什麽區別?

實際上陜西羊肉泡饃跟西安羊肉泡饃是壹回事!都是陜西羊肉泡饃 。由於陜南處秦嶺以南屬南方習慣,羊肉泡饃並不普及。陜北羊肉泡饃也很少,所以她只限於關中地區。只是蔣介石、周恩來、郭沫若等名人在西安吃過後,名聲大噪,傳出了西安羊肉泡饃壹說。

既就是本地人所謂“羊肉泡饃”也是對羊肉煮饃和羊肉泡饃的統稱。名人們吃的壹般都是羊肉煮饃,煮饃除了羊肉必須是全羊寬湯外,饃還是很有講究的,不能用發面,也不能用死面,而是把面發到壹定程度,烙到八成熟的餅,叫白吉餅。煮饃時餅不能用刀切,用手細細掰碎,越碎越好,再交給師傅配以原汁羊肉煮熟,再配以糖蒜、辣椒醬、香菜食用。

真正的泡饃,也叫“水盆羊肉”,羊肉跟煮饃要求壹樣,饃是用關中特有的鍋盔或石子饃,以石子饃最佳。分兩種吃法,壹種是把鍋盔或石子饃掰成核桃大小,交給師傅,先以原汁湯反復沖熱,再放入羊肉,澆上原汁湯,再撒上香菜。配以油潑辣子、生蒜食用,這種吃法叫“泡饃”。再有壹種吃法叫“單走”,是用壹碗羊肉及原汁湯,撒香菜,兩角鍋盔或兩個石子饃,先用其中壹個石子饃或壹角鍋盔掰開夾入大部分羊肉放壹邊,再把另壹個石子饃或鍋盔掰成核桃大小,泡入湯中 ,調上油潑辣子,拿起夾肉的饃,就著生蒜瓣,邊吃邊喝湯。最後再吃泡饃。

水盆羊肉是陜西關中先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所形成的壹種小吃。由於陜西屬西北,氣候幹冷,特別是冬季吃上壹碗熱氣騰騰的水盆羊肉,既驅寒又管飽,豈不美哉。

羊肉煮饃則是回族同胞遷入陜西後,根據回民生活習慣,結合當地風味,發明的壹個風味小吃,也得到了當地非伊斯蘭群眾的喜愛,形成了風靡陜西關中的特色 美食 。

陜西是壹個小吃大省,還有很多小吃為人稱道,比如:乾州鍋盔、蒲城蒸饃、岐山臊子面、三原泡油糕、耀州涵湯面、渭南時辰包子,韓城羊肉胡撲等,還有很多,只是篇幅有限,不能壹壹列舉。有吃貨朋友,妳們到陜西來吧!絕對讓妳們壹飽口福,終生難忘。

在西安吃了次“羊肉泡饃”,吃了壹口就直接吐了……

隨行的4個內蒙古人都是吐了! 真的,騙妳不是人, 這哪裏是羊肉泡饃,根本就是饃泡羊肉湯! 乍壹聽了價格給人的感覺,想像中應該和內蒙古的羊肉泡餅(就是陜西人說的白吉饃)差不多,大海碗滿滿壹碗核桃大的羊肉塊,紅紅的羊油裏飄的紅紅的辣椒片片……把餅掰了放進去,壹口餅,壹口羊肉,壹口湯…… 誰能想是這樣子的,就是羊湯泡饃,運氣好的能趕上倆片羊肉 ……

後來知道了羊肉泡饃的來歷…… 陜西人秋收後,封了糧倉。全家人就出去要飯,否則糧食不夠吃! 05年的時候工地上雇了壹個陜西大娘說,閑聊時說——大娘我從嫁到陜西就年年要飯,這兩年陜西發現了煤,大家可以去煤礦上,電廠上,焦化廠,電石廠,PVC……這壹條產業鏈打工,大娘才不出去要飯了!村裏人也慢慢不“要飯”啦。才知道冬天出去“要飯” (既乞討)是陜西人的傳統,家家如此也就不覺得丟人了,也是艱苦環境下的生存智慧,不勞作的冬季可以省下許多口糧,現在的年輕人根本不知道這些,剛吃了幾頓飽飯,就嘚瑟的不行了,就想上天了……慢慢的講到了壹個故事,

從前有壹個陜西人,冬天出來“要飯” ,有壹家人給了壹個饃,饃已經幹巴了,咬不動了。 走著走著看見壹富余人家在吃燉羊肉,就把饃掰開了放在自己帶的碗面,把碗遞過去,和人家說,給我點湯吧,饃咬不動。人家就給他盛了湯,主家心善還帶了幾塊羊肉,於是他美美的吃了,感動的哭了…… 覺得這是他這輩子吃的最好吃的飯了……再後來他臨死的時候,孩子們說妳想吃什麽?他說我吃過最好的飯就是“羊肉泡饃”,再吃壹次就瞑目了,於是孩子們按他說的做了…… 於是孩子媽就學會了,隔壁老王也學會了,慢慢全村人也學會了——再後來……羊肉泡饃就出名了……

其實我吃過最惡心的飯 還有壹個是披薩,像極了“鼻涕”,我不知道人們為什麽吃,可能是崇洋媚外吧?!就像放著好好的茶不喝,去喝糞湯子壹樣的“鳥屎”咖啡,美其名曰“ 時尚 ”。另壹個就是羊肉泡饃啦

內蒙古吃羊肉泡饃餅,其實主要是吃肉,餅(其實就是陜西人說的“饃”)主要功能就是口膩的時候,吃上壹口泡的餅, 餅或者饃應該就像“蒜”的角色壹樣。 陜西的“羊湯泡饃”,滿滿壹碗饃讓羊肉湯泡了,就像喝醉了吐出來的壹樣……

可能是陜西羊肉稀罕吧!可能也貴。

不像內蒙古早點就開始吃羊肉了,炒米泡奶和羊肉。壹天三餐基本都是肉。

菜特別少,賣菜的壹年來不了幾次,也都是耐儲存的,所以壹直對蔬菜菜,特別稀罕,現在住在城裏了,特別喜歡吃“綠色的菜”,老公是城裏人,每壹次吃飯,我把菜吃了,他把肉吃了,各取所需……呵呵

剛在寶雞出差吃了壹回“扶風羊肉泡饃”,感覺相當不錯,羊肉實惠、肉爛,湯也鮮美,特別是饃不是死面,經羊肉湯壹泡,真是好吃。

陜西羊肉泡饃 歷史 悠久,西安羊肉泡饃指的是把打好的餅掰成很小的塊狀再由師傅在鍋裏煮成的

而渭水河以北羊肉泡饃則指的是水盆羊肉壹碗清湯撒上香菜就兩個燒餅

都是羊肉泡饃,吃法不壹樣口感當然不壹樣,渭北羊肉泡以蒲城的為代表香,麻,鮮匯聚壹碗,壹大清早食客都為這壹碗香噴噴的羊肉泡饃而來

渭南的羊肉泡饃其實就是水盆羊肉。餅是發面餅,餅湯分離,泡著吃。流行於渭北地區,澄城,合陽,蒲城壹帶。西安羊肉泡饃是以回民的比較正宗,饃是死面餅,而且是沒有熟透的。吃的時候先掰饃,然後需要煮壹下再吃,需要配辣子醬,糖蒜,香菜。還有就是鹹陽的羊肉泡饃,泡的是鹹陽鍋盔,饃是熟的,也需要先掰好,然後澆上羊肉湯,也很好吃。陜西羊肉泡饃應該是統稱吧!反正沒聽過這個詞,不知道。

直接上圖看看運城的羊肉泡饃 加餅子 我覺得比西安的好吃

西安羊肉泡是回民煮饃,出了西安鹹陽壹帶誰吃?還說渭南寶雞天水商洛壹帶的難吃,還美其名為水盆,殊不知人家的才是羊肉泡饃。原湯原饃,比妳們所謂的泡饃好吃多少倍!饃壹泡就特麽爛了,肉兩片,壹碗二十幾還特麽羊肉味都沒得,得了金獎是給某民貼個金,不要自欺欺人了。

各有特色,各有喜好者。

本人在晉、豫、陜壹帶生活了幾十年,分別吃過山西、河南、陜西、西安的羊肉泡。可以說羊肉泡是我的最愛。每到壹地,總是先來壹碗羊肉泡。總體來說,羊肉泡主要流行在晉、陜、豫三省交界的部分區域,各地都有附合本地人口味的特色做法。近十多年來,這些地方的羊肉泡有同質化的現象,不註意感覺不到。

從口味上講,本人不太喜歡西安羊肉泡。不喜歡的原因純屬個人習慣,沒有其他。山西、陜西、河南地方的羊肉泡在三省交界區域各有千秋,每個地方都各有壹、兩家很喜歡的。離三省交界較遠的地方的羊肉泡吃的較少,感覺不如三省交界處的。

以上情況純屬個人喜好,不喜勿噴。謝謝!

河南開封有壹種食物跟西安的羊肉泡饃很像,略有區別

1饃塊是店裏已經掰好的,大小有麻將牌壹半大。

2用的那種饃叫鍋盔,比洗臉盆還要大,兩指厚,死面的。饃是在鐵鍋裏炕熟的。

3湯是羊肉湯,配的是羊肉。

4羊肉燴饃是把掰好的饃塊放在鍋裏壹直煮熟,不是像西安那樣泖熟的。

5配料沒有西安那麽多種類。

這個就是羊肉燴饃,在河南其他地方好像沒見過,好像只有開封有。不過現在開封也不多見了,大家只知道河南燴面了。

西安羊肉泡饃是死面饃,湯少味濃,耐饑回甘,和喝酒壹樣,第壹次吃不壹定習慣,但習慣後越吃越好吃,久吃必上癮。陜西羊肉泡饃現在叫水盆,熟面餅子,不講究捌饃,湯多味輕,和喝飲料壹樣,受眾廣誰吃都習慣,久吃不上癮,吃也可以不吃也可以。真正的羊肉泡饃愛好者只吃西安的。陜西的是給那些不習慣西安羊肉泡饃和不愛捌饃的外地人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