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諾基亞·N·蓋奇
手機內置遊戲並不是什麽新鮮事,但第壹款真正以遊戲為特色的手機出現在2003年,那是諾基亞的N-Gage。它的外形設計在當時是非常大膽的。它看起來像壹個掌上電腦,按鈕水平分布,屏幕在機器的中央。明眼人壹看就知道是專門為遊戲設計的。
諾基亞希望用這臺機器來對抗任天堂,任天堂在2006年發布了GBA掌機。為了支持這款機器,諾基亞聘請了Gameloft、育碧、EA等遊戲行業巨頭為這款機器打造專屬遊戲。這些獨占大作的質量自然高於普通Java遊戲。我們不難看到《古墓麗影》、《使命召喚》、《國際足聯》、《細胞分裂》等知名IP。
這臺機器安裝遊戲的方式也很特別。妳可以通過插入MMC磁帶來播放。而且這臺機器可以通過藍牙或者N-Gage Arena平臺進行在線多人連接,可以說是非常高級的玩法了。
這款機器對任天堂有威脅嗎?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299美元的發行價不會給售價99美元的GBA帶來任何挑戰。由於設計不合理,這款機器也被戲稱為墨西哥卷餅。最重要的是在遊戲層面做得不好。壹個是遊戲數量少。剛發售的時候,只發售了12款遊戲,對玩家沒有吸引力。而且遊戲中換卡帶的方式非常復雜,需要打開後蓋取出電池才能更換。最後,它的屏幕只有2.1英寸,比GBA的2.9英寸還小,觀感上落後。
雖然諾基亞後來推出了價格更低、設計更好的N-Gage QD(199美元),但未能挽回這款機器的頹勢。最後N-Gage在2008年轉型為塞班的壹個遊戲平臺,2065年下線,438+00。
02
LG KV3600
LG在2005年發布了壹款翻蓋式遊戲手機,放起來和普通手機壹樣,但是當妳從側面打開機器的時候,妳會發現下面隱藏了壹個額外的屏幕和遊戲鍵盤。該機強調專為3D遊戲打造,還搭載了壹顆ATI圖形處理芯片,著力提升性能,號稱年度最快的3D遊戲手機。不過該機只在韓國銷售,最終影響力有限。
03
三星SPH-B5200
除了LG,三星也向遊戲手機領域發起了沖擊,其代表作是2006年發布的SPH-B5200。該機乍壹看和普通手機沒有太大區別,有著更為精致的金屬拉絲工藝。然而,當妳滑動機器時,妳會發現壹些特別的東西。它有壹個雙滑蓋設計。垂直滑動模式正常應付日常手機操作,水平滑動模式會切換到遊戲模式。它有壹組方向鍵和幾個功能按鈕,方便遊戲過程中的操作。
為了優化遊戲性能,這臺機器還搭載了3.0英寸的QVGA屏幕,這在當時已經是相當不錯的配置了。這款機器也是只在韓國銷售,並沒有給市場帶來太大的波瀾。
04
索尼愛立信F305c
索尼愛立信的滑蓋手機帶來了許多令人耳目壹新的設計。雖然配置不算高端,但是內置了61個不同的遊戲,是當時最高的機器數量。結合運動傳感器,可以給傳統遊戲帶來突破性的體驗。機器的導航鍵機制借鑒了手柄的方向鍵,聽筒處多了兩個“O”和“X”按鈕,方便屏幕水平顯示時的遊戲操作。
05
索尼愛立信Xperia Play
2065 438+01 MWC發布會上,索尼愛立信發布了壹款采用滑蓋設計的遊戲手機Xperia Play。索尼直接把PSP的手柄搬到了手機上,外觀和之前的PSP GO差不多,只是操縱桿區域換成了觸控。
索尼在遊戲圈的地位不言而喻,手頭擁有大量資源。該機經過PlayStation認證,可以運行Play Station One的移植遊戲。同時,Xperia Play還聯合遊戲開發商發布了壹系列獨占遊戲,這意味著它可以比其他安卓機更早地將壹些大作上架,比如《使命召喚》、《戰地》、《《我的世界》》。只要妳有這臺機器,就可以提前在Xperia Play上玩。
從這個角度來說,這次Xperia的發揮似乎有了最好的時間和地點。如果真的這麽流暢,應該會看到Xperia Play 2的續作。這臺機器的問題主要出在硬件上。作為主打遊戲的手機,只配備了高通S2單核處理器和512M內存,錯過了雙核帶來的性能爆發期,後期應對大型遊戲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此外,手柄的手感廣受玩家詬病,鍵程較短,尤其是帶觸控的虛擬搖桿。這兩個因素最終導致了這款機器沒能經受住玩家的考驗,沒能打敗手機市場。
06
宏碁掠奪者6
不僅主機廠商,傳統PC廠商也躍躍欲試。在2065 438+05 IFA展會上,宏碁發布了壹款名為Predator 6的新遊戲機。宏碁表示,這款設備將配備聯發科X20處理器和4GB內存,包括四個揚聲器和兩個振動電機。宏碁還暗示這款機器可以作為手柄使用。但由於某種原因,這款機器最終沒有上市,但妳可以看到它的精神續作——宏碁Predator 8遊戲平板,兩者的外觀幾乎壹樣。
07
Razer手機
原本專註於遊戲外設的雷蛇也在2017宣布進軍遊戲手機領域。那年發布了Razer Phone。該機的亮點是120Hz的高刷新屏幕,支持Ultra motion技術,防止畫面撕裂。它還配備了5.7英寸的顯示屏,驍龍835處理器和8GB的內存,並配有非常厚的銅管,以提高手機的散熱性能。從配置上看,基本上是當時的頂級配置。
1年後,雷蛇推出了它的續作,雷蛇手機2,處理器升級為驍龍845,增加了信仰燈。當我們還在期待下壹代雷蛇手機的時候,雷蛇宣布了裁員和重組移動業務部門的計劃,傳說中的雷蛇手機3再也沒有回來。
08
華碩ROG手機
華碩自己的ROG在筆記本圈很有名氣,這次把ROG系列搬到了手機上。這臺機器最顯著的特點無疑是其背後的信仰燈“浪子之眼”。機器右側有壹個進風口,可以配合風冷保護殼使用。華碩聲稱,表面溫度最高可降低4.7度。剩下的硬件配置,華碩也是給了足夠的誠意,搭載了高通驍龍845處理器,擁有90Hz的屏幕刷新率,支持30W快充,兼容QC 4.0,電池容量4000mAh,並配有空氣觸發肩鍵,在遊戲性方面,這款機器確實下了不少功夫,但是第壹代的上市價格達到了5999,門檻還是比較高的。
隨後,華碩繼續推出ROG Phone 2和ROG Phone 3。從設計上看,依然沒有大的變化,硬件更新到最新配置,RGB信仰燈依然耀眼,保持了ROG基因。
09
紅魔3
之所以提到這款機器,是因為紅魔打破了手機被動散熱的傳統,植入了14000轉的風扇。它的散熱原理類似於筆記本的渦扇技術,可以吸入外部的冷空氣,同時排出機器內部的熱量。其他方面就不多說了,旗艦配置,RGB燈,肩鍵,大電池,和同期遊戲手機大致差不多。
以上,我們統計了壹些已經出現的遊戲手機,可見尤其是近幾年,遊戲手機數量的增長呈現加速趨勢。壹方面,觸摸屏的普及降低了廠商額外的設計成本,不需要對整機結構進行大的改動。該機的設計風格更接近普通手機,使用門檻更低。另壹方面,日益統壹的iOS和Android應用商店使得遊戲資源更加集中,廠商只需要專註於遊戲的體驗和優化,而不會被其他部分過度分心。
此外,我們不難發現,廠商往往會在新遊戲機中提前測試新硬件,這不僅有利於市場推廣,還可以用來測試新硬件的穩定性,這也是廠商開發遊戲手機的另壹個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