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夏季如何養生?
原則1:健脾祛濕
潮濕是夏天的壹大禍害。此外,夏季脾胃功能低下,經常會出現食欲不佳、腹瀉、舌苔白膩等癥狀,要經常服用健脾利濕的東西。壹般選用健脾、芳香化濕、輕滲利濕的產品,如藿香、蓮子、佩蘭等。
原則二:清熱解暑
夏天氣溫高,暑邪,人心強。因此,常用壹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瀉火作用的藥物來祛暑,如菊花、薄荷、金銀花、連翹、荷葉等。
原則三:滋補肺腎。
中醫認為,根據五行規律,夏季心火旺,肺金腎水弱,要註意滋補肺腎之陰。可以選擇枸杞、生地、百合、桑葚,以及用酸收肺氣的藥物,如五味子,可以防止出汗過多,損傷津液。
原則四:冬病夏治。
所謂冬病夏治,是指夏季人體和外界陽氣充盈,對冬季容易發生的壹些疾病,采用內服中藥結合針灸等外治法進行治療。如果用新鮮的芝麻花擦容易凍傷的地方,冬天凍傷是可以預防的;冬天在穴位上塗藥膏可以治療哮喘和鼻炎。
第二,夏季消暑
方案壹:享受美味清淡的食物。
三伏天氣溫升高,空氣濕度增加,很多人沒有食欲。這時候盡量多吃些清淡的食物,既能促進食欲,又能預防疾病。清淡飲食可以清熱、防暑、止汗、補水、刺激食欲。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既能滿足所需營養,又能預防中暑。主食宜清淡,如綠豆粥、蓮子粥、荷葉粥等。也可以喝壹些清涼的飲料,比如酸梅湯、菊花茶等。此外,吃些醋不僅能刺激食欲,還能抑制對病菌的殺滅,預防腸胃疾病。
方案二:兩種補劑可以預防疾病。
三伏天悶熱,人體排出大量汗液,造成體內各種營養物質大量消耗,尤其是無機鹽;再加上食欲不振,活動減少,整個人的身體狀況處於比較低的水平,攝入減少,消耗增加,所以很多人體重下降,引發疾病。因此,註意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壹環。
方案三:苦的食物不能少。
很多人覺得苦的食物不好吃,但它是夏天的健康食物。苦味食物中含有的生物堿具有解暑、活血、舒張血管的作用。三伏天吃壹些苦味的食物或者喝壹些啤酒、咖啡等苦味的飲料,不僅可以清除人的煩惱,提神醒腦,還可以刺激食欲,健脾益胃。
三、夏季保健的重點
夏季養生簡介
世間萬物都有運動變化的規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要健康長壽,自然要“順應天時”,遵循這個規律。是否爭取“天人合壹”是壹個觀念問題。如果妳不接受這種觀念,妳就要和自然“扭”在壹起,做壹個“英雄”,好嗎?
不會吧!因為“人”再怎麽能幹也改變不了“人體”的“自然屬性”。當組成人體的60萬億個活細胞在600萬年前從“猿”變成“人”的時候,就和其他壹切事物壹樣,有壹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運動變化規律。雖然現代科技很發達,可以部分改變人體的新陳代謝,但仍然無法改變大多數人的生活規律。
二、夏季保健要點
夏天大部分人馬上生病,所以有“六月債還快”的說法。但是,有壹種病潛伏到秋天,延續到冬天就會很嚴重!——這就是“心病”。也就是說,《內經》說“今夏氣宜養長之道。”相反,它是悲傷的,秋天是瘧疾,冬天至日是重病。”但是,必須指出,這裏所說的“心臟病”並不是指現代醫學中的“心血管疾病”,而是指精神方面。與“意識、情誌”(古書中提到的“心”,其實相當於今天人們常說的“神”)有關的疾病,是根據中醫的“五行”說的,夏天是“盛火”(夏天主心,夏天盛火。心屬“火”——“旺”“火能殺金”,故易致“肺(金)虛”;是腎水擋住了心火,但是心火旺的時候,心火容易抵擋腎水,所以腎水容易虧損。對於壹般人來說,在夏季,預防“肺虛腎虛”是很容易的,但對於處於非常旺位的“心臟”是否要保養,卻往往掉以輕心!
四、夏季養生的四大原則
首先是健脾祛濕。潮濕是夏天的壹大禍害。此外,夏季脾胃功能低下,經常會出現食欲不佳、腹瀉、舌苔白膩等癥狀,要經常服用健脾利濕的東西。壹般選用健脾、芳香化濕、輕滲利濕的產品,如藿香、蓮子、佩蘭等。
二是清熱解暑。夏天氣溫高,暑邪,人心強。因此,常用壹些具有清熱解毒、清心瀉火作用的藥物來祛暑,如菊花、薄荷、金銀花、連翹、荷葉等。
三是養肺腎。中醫認為,根據五行規律,夏季心火旺,肺金腎水弱,要註意滋補肺腎之陰。可以選擇枸杞、生地、百合、桑葚,以及用酸收肺氣的藥物,如五味子,可以防止出汗過多,損傷津液。
四是冬病夏治。所謂冬病夏治,是指夏季人體和外界陽氣充盈,對冬季容易發生的壹些疾病,采用內服中藥結合針灸等外治法進行治療。如果用新鮮的芝麻花擦容易凍傷的地方,冬天凍傷是可以預防的;冬天在穴位上塗藥膏可以治療哮喘和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