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黃金與人類社會生活結合後,與經濟有很大關系,即黃金具有難以去除的經濟屬性。隨著千百年來黃金與其他商品的交換,越來越多的人關註黃金的獨特屬性,即永恒不變。黃金逐漸成為人類用來衡量其他商品經濟價值的常數。
其次;黃金作為自然貨幣的性質。在歷史歲月的漫長考驗中,在化學和物理科學還不是很發達的古代,人們以長期社會實踐中獲得的最簡單的感性認識,深刻認識到黃金的自然本性、不變的自然品質和社會價值——以黃金為貨幣。
在黃金成為貨幣之後,或者說在古代沒有貨幣之前,黃金作為衡量壹切商品、資產和物物交換的經濟價值的常數,就具有了貨幣的社會責任,擁有多少黃金就表明擁有者擁有多少財富。黃金的恒定性和稀缺性是人們至今無法改變黃金貨幣功能的最重要因素之壹。如果黃金像普通的土壤或者到處都是變化無常的,那麽它就不可能有價值,也不可能成為貨幣。當黃金成為貨幣後,黃金的經濟屬性地位再次升華,黃金的社會地位也再次提升,至今無法改變。
再者;任何壹個國家的紙幣的壽命,無論從歷史的角度,還是從各國金融貨幣發行的現狀來看,都是無法預測很長壹段時間的。即使是曾經的超級大國蘇聯盧布,結果也是異常堅挺,會在壹夜之間變成廢紙。特別是很多國家發行的紙幣的面值和發行量太容易被隨意操縱。而且像目前國際金融貨幣體系中最大的國際儲備貨幣美元,其貨幣流通過於隨意,美國人想發多少就發多少,進壹步增加了黃金的權威性。黃金不僅不能無限生產,而且無論世界如何顛倒變化,無論它如何自然變化,無論它放在哪裏,它永遠不會變色。
第四,有些國家和地區的貨幣雖然是國際貨幣,但不能在很多國家使用,也不能兌換本國貨幣。即使是現在主導世界金融和貨幣體系的美元,在許多國家也不是通用和可兌換的。但是,黃金可以在世界各國兌換當地貨幣,黃金投資分析師張堯說;有些國家不允許黃金自由交易和兌換,但在民間,黃金與本幣的兌換仍然暢通無阻。即使官方不允許,老百姓還是認可黃金的價值。在很多國家,普通人對美元、歐元、日元、英鎊、瑞士法郎等國際貨幣完全不了解,但絕對認可黃金的價值。
人們可以在世界各地購買當地或國際商品及其生活用品,或將黃金兌換成國際貨幣或當地貨幣。黃金仍然是世界上公認的硬通貨。
第五,當今世界,190多個主權國家中,有180多個國家的貨幣沒有國際地位。這些國家的大多數貨幣甚至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不被承認。但是,在這些國家的貨幣不被認可的情況下,這些國家和人民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拿出黃金,必須得到市場的認可。
幾千年的歷史預示著未來。在可預見的未來,黃金壹定會扮演可以在世界各國兌現的“國際貨幣”的角色,可以具有兌換世界各國貨幣的特殊功能。因此,我稱黃金為“貨幣之王”。而且黃金作為貨幣之王的地位現在已經不可動搖。
第六,黃金仍然是重要的金融工具,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具有抵押融資的功能。任何國家、團體、個人、企業,只要擁有黃金,都可以用黃金作為抵押物進行融資。如果壹個人或者壹個企業需要融資,手中的黃金是相對容易獲得融資的工具。因為黃金的價格,很容易被銀行、信貸公司、抵押公司等金融公司認可。其他商品,如房產、房地產、字畫、珠寶、玉石等。,具有壹定的價值和壹定的市場,但由於國家、地區、城市之間的巨大差異,其價格評估難度較大。黃金不僅具有投資收藏的功能,還具有易於在資本拆解市場抵押融資的金融工具的功能。
第七,世界各國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仍將黃金儲備作為重要的儲備貨幣之壹,客觀上為全球投資者投資黃金樹立了榜樣,為黃金硬通貨起到了背書作用。說明黃金並沒有隨著牙買加協議的生效而完全喪失其貨幣地位和作用。誰能說各國央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準備黃金是迷信?
第八,各國民眾的海量儲備和不斷增加的購買力,與各國央行黃金儲備購買力的增長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使得黃金仍然是比任何貨幣都更被世界認可的硬通貨。亞洲人對黃金有壹種天然的信任,他們對黃金的追求、私人儲備和購買力都遠大於各國政府的國家儲備和購買力。從1971到現在,40多年的黃金牛市歷史表明,在黃金還沒有完全失去衡量貨幣的功能和與商品交換、增值保值的功能時,人們寧願相信黃金,也不相信濫發的白條。
雖然黃金已經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法律上廢除,但其貨幣之王的地位仍然客觀存在,仍然是世界各國人民和政府值得信賴的硬通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