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飲食文化的形成,離不開當地人民賴以生存的地理自然環境、人文風俗和源遠流長的傳統歷史文化。作為潮汕文化的壹部分,潮汕美食的特色也取決於這些重要因素。潮汕地區靠近南海,地處平原,土壤肥沃,氣候溫和。傳統的潮汕文化,崇尚“禮樂”、“仁義”,崇尚“忠恕”和中庸之道,有著深厚而獨特的文化底蘊,那麽獨具特色,現在享譽全球的潮汕美食有哪些特點呢?總結起來可以概括為五點:擅長烹制海鮮,崇尚清淡原味,制作精美,小吃眾多,註重飲食保健。
二、潮汕美食特色與潮汕文化的關系
(1)潮汕平原所面臨的洶湧大海是豐富海產品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潮汕地區盛產海鮮。在“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人類生存法則的支配下,潮汕在很古老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吃海鮮的習慣。潮汕人喜歡吃海鮮的習俗,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逐漸形成了潮汕飲食文化的壹大特色。當潮汕菜逐漸形成並發展起來後,這壹特點自然成為潮州菜的壹個突出特點。潮汕菜擅長做海鮮,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是海鮮菜,在潮州菜中占很大比重。第二個方面是潮州菜在烹飪海鮮方面的烹飪技巧多樣而精細。潮州菜擅長烹飪海鮮,可以說是潮州菜受人們歡迎的重要原因之壹。之所以擅長做海鮮,主要是受潮汕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當地習俗影響。
(2)潮汕傳統文化崇尚和平、忠恕,倡導朋友、親人、同事之間的誠實、正直、樸素、優雅;對於事業和金錢,不要期望過高,知足常樂,強調對自己的野心漠不關心。所以潮汕美食的第壹個特點——崇尚清淡,保持原汁原味——是中庸之道長期熏陶的結果,通過食物的特點體現出來。
(3)潮汕人是壹個勤勞智慧的群體。潮汕地區自古以來地廣人稀,所以逐漸形成了精耕細作的技術。潮汕農民所謂的“種田如繡”,就是這種耕作技術的生動寫照。這也促進了潮汕菜烹飪技術的發展。人們經過長期的烹飪實踐,吸收了國內外名吃的精華,形成了燉、燜、煎、烤、燒、蒸、炸、泡、扣、滑、澆等10多種烹飪方法,並且對刀功極為講究,使得潮汕美食形成了第二大特色:制作。
(4)潮汕人歷來有敬神祭拜的習俗——潮汕地區的節日很多。每到節假日,平時節儉的人只買些肉,整頓祭祀,先拜神再改善生活。在那個漫長的經濟不發達的封建社會時代,潮汕地區自然災害頻發,人口眾多,經濟極不發達。壹些貧困家庭甚至難以滿足自己的生活。所以節日可以說是對人們生活的飲食調整,但也讓貧困家庭不堪重負。此外,潮汕人有來年“勤儉持家”的傳統。於是,潮汕人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從節儉招搖的角度出發,精心制作出形神兼備的美味祭品,各種菜肴、竹筍、蘿蔔、春餅、紅薯、水蜜桃等。那些連米都不夠吃的家庭,用土豆粉代替大米做鍋巴,於是有了各種小吃,韭菜鍋巴,各種蔬菜,無米豆角鍋巴,水晶球蠔油,絲瓜鍋巴,馬蹄鍋巴。可以說潮汕的各種小吃,如包子、餅、糕、烘培等,本來就是為了節儉祭神的。經過名師長期的發展、演變和制作,形成了獨特的潮汕飲食文化,成為潮汕美食的第三大特色:小吃眾多,富有地方風味和美食特色。其中有些已經成為潮汕的名吃、名小吃,享譽海內外。
(5)潮汕文化非常註重養生,這壹點在潮汕美食中也有充分體現。潮州菜很重湯,但不同於粵菜的濃湯,只在飯前喝。潮州菜湯極其清淡,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裏面還有很多種藥膳。在潮汕美食中,每壹餐通常都配有幾種獨特的湯,插在整個宴會過程的中間。這種幹濕結合,濃淡交替,不僅轉移了口味,刺激了食欲,還能清腸、洗胃、祛瘀、保健。藥膳有蟲草鴨、當歸烏骨雞、人參珍珠鮑魚、薏米魚等等,都是美味又滋補的燉品。潮汕人喜歡喝茶,獨特功夫茶的形成和發展也體現了潮汕人重視養生的文化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