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1:1.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之壹.2. 生命代謝的物質基礎 作為機體內第壹營養要素的蛋白質,它在食物營養中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它在人體內並不能直接被利用,而是通過變成氨基酸小分子後被利用的。即它在人體的胃腸道內並不直接被人體所吸收,而是在胃腸道中經過多種消化酶的作用,將高分子蛋白質分解為低分子的多肽或氨基酸後,在小腸內被吸收,沿著肝門靜脈進入肝臟。壹部分氨基酸在肝臟內進行分解或合成蛋白質;另壹部分氨基酸繼續隨血液分布到各個組織器官,任其選用,合成各種特異性的組織蛋白質。
a當每日膳食中蛋白質的質和量適宜時,攝入的氮量由糞、尿和皮膚排出的氮量相等,稱之為氮的總平衡。實際上是蛋白質和氨基酸之間不斷合成與分解之間的平衡。正常人每日食進的蛋白質應保持在壹定範圍內,突然增減食入量時,機體尚能調節蛋白質的代謝量維持氮平衡。食入過量蛋白質,超出機體調節能力,平衡機制就會被破壞。完全不吃蛋白質,體內組織蛋白依然分解,持續出現負氮平衡,如不及時采取措施糾正,終將導致抗體死亡。
b轉變為糖或脂肪
氨基酸分解代謝所產生的a-酮酸,隨著不同特性,循糖或脂的代謝途徑進行代謝。a-酮酸可再合成新的氨基酸,或轉變為糖或脂肪,或進入三羧循環氧化分解成CO2和H2O,並放出能量。
附2:
多喝東方牛奶—豆漿(上)
亞洲醫藥網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多喝牛奶“,“牛奶是最富營養價值的食品“,這是在當年營養缺乏,且全盤接收西方價值觀的環境下形成的,從科學的觀點來看,除了部份東方人對牛奶有乳糖不適應癥(缺乏乳糖脢)外,牛奶確實是好東西,當然,價格並不是最評價的產品。但是,風水輪流轉,現在西方科學家開始推廣或強調我們原本東方的牛奶 — 豆漿的好處了。
根據前陣子美國癌癥研究協會 AACR會議(American Associationfor Cancer Research),來自德州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 (Lee-JaneLu) 所做的三篇研究論文指出,經常喝豆漿會使體內的女性荷爾蒙雌性素 estrogen與黃體素progesterone都明顯地降低。
醫學上,我們已知雌性素的濃度過高通常與乳癌有關系,推論乳癌的發展與女性荷爾蒙息息相關。德大的研究中讓婦女每天喝下約1000 c.c.的豆漿,連續達五個月,結果喝豆漿的婦女體內的雌性素濃度比不喝豆漿者低了30-40%。目前許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黃豆中已知有壹種天然的女性荷爾蒙稱之為isoflavone(異黃酮素),主要成份有三種genestein、daidzein、和glyceitein,是壹種植物性動情素,它與人體的荷爾蒙很相像,但有趣的是,研究發現它具有雙重的功效,不但能夠占據乳癌的荷爾蒙受體(hormonereceptor),讓人體的荷爾蒙無法刺激產生雌性素,因而預防乳癌的發生率,另壹方面也能夠像人體自然的女性荷爾蒙壹樣地防止骨質疏松癥及減輕停經癥狀。
除此之外,亦有研究認為異黃酮素可以提高免疫力、減輕停經(更年期)癥狀、降低血膽固醇、降低心臟病及老年癡呆癥等等的功能。例如臺大醫院的研究發現,每天攝取黃豆食品會減少新血管疾病的罹患率。也因為異黃酮素示壹種強的抗氧化物,以預防癌癥的角度而言,它也是有很大的潛力擔任預防癌癥的角色。
既然我們已清楚黃豆本身就含有異黃酮素,那麽其實不只豆漿含有此物質,其他豆制品,如豆腐、豆幹、味噌、納豆都含有異黃酮素,只是含量因不同加工而有不同,通常豆漿中每毫升(cc)約含0.1毫克,而豆腐及豆幹因豆渣含量不同而有較大變化,每克含量約在0.2至0.7毫克。有報導每天攝食90毫克即有相當預防骨質疏松的效果。
但日本科學家也有更進壹步的研究,發現所謂異黃酮素還分是否連結配醣體的型態,沒有配醣體的異黃酮素比有配醣體的異黃酮素更易被人體吸收應用,因此科學家亦開始研究如何可以方便獲得沒有配醣體的異黃酮素。
過去東方婦女通常會食用比西方婦女更多的黃豆,但是隨著飲食習慣西化,年輕壹輩的東方女性發生乳癌的機會越來越高,或許這也和黃豆攝取量越來越少有關,不過不要忘記男女性都會得乳癌的,也有其他抗氧化、預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血膽固醇、預防老年癡呆等需求,所以大家都多喝東方牛奶 — 豆漿或攝食其他黃豆制品吧!有益無害。 (200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