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說:妳不陪孩子寫作業,他寫的亂七八糟;陪孩子寫作業,又是雞飛狗跳。我該怎麽辦?
其實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過程肯定不好。這不僅對大人不好,對孩子也不好。
當然,很多時候,有些情緒和方式是大人控制不了的。畢竟我們不是專業的老師或者輔導員。
所以今天我總結了和孩子壹起作業的正確打開方式:3有3無。
家長可以從自身情況出發,盡量避免壹些無效的輔導習慣。也許妳和妳的孩子可以更輕松快樂地學習!
第三,不要。
當妳看到孩子在做作業時玩橡皮、鉛筆和手指時,不要開始大喊大叫。
這種呵斥壹旦用多了,對孩子就沒有威懾作用了。
將來,孩子們會玩各種各樣的遊戲。
遇到孩子玩耍或心不在焉的時候,要及時提醒,把孩子玩的東西收起來。
讓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盡量保持認真的態度,不要大喊大叫,這樣孩子的情緒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第二,不要。
當孩子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時,不要馬上去找孩子,告訴他怎麽做。這樣其實會打亂他寫作業的進程。
即使孩子想馬上問,也要告訴孩子,自己先想想。
如果妳想了5分鐘都想不通,那就以後繼續做,把問題留到最後完成。
當然,到最後,如果孩子真的覺得難,妳可以適當輔導,啟發孩子做題。
第壹,不要。
不要回家陪著孩子,盯著他的作業不眨眼。
這樣孩子會緊張,同時孩子會產生依賴感,覺得自己因為父母不在身邊而無法完成作業。
所以,不要壹開始就給孩子養成寫作業的習慣。
首先,
給孩子準備壹個固定的學習角,有些家長比較隨意,比較放縱。
孩子們帶著書在他們想去的任何地方學習,有時在餐桌上,有時在茶幾上,有時在床上。
這不利於孩子做作業時正確的坐姿,也不利於幹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無論是餐桌、茶幾還是床,都是家庭活動頻繁的地方,明顯分散了孩子的註意力,不利於孩子專心學習。
有固定的學習角和固定的學生書桌,孩子們放學後可以在這裏學習。
讓孩子明白,坐在這桌,妳要專心做作業,不要做別的。
第二,這是必要的
我們應該盡力為我們的孩子創造壹個學習的氛圍。很多家長總是盯著孩子寫作業,自己什麽都不做。
這樣不僅會給孩子造成壓力,也會給大人制造壹種緊張的氣氛,覺得自己不是坐在那裏,心理不踏實。
我可以自己坐在那裏,看孩子做錯了題。當我看到影子越來越小的時候,我更生氣了。也許我會生病。
父母應該做的是,孩子可以做作業,可以選擇和孩子合住壹個房間,讀書看報。如果有工作未完成,他們可以繼續完成工作。
但是這個時候,不要打電話,不要看電視,甚至不要玩遊戲。
這不利於孩子專心學習。
第三,這是必要的
培養正確的作業流程。家長認為孩子在那裏可以安安靜靜地寫作業,僅此而已。
眾所周知,如果孩子不能自己安排作業流程,作業的效率就不會高。
首先,孩子放學回家後,要復習當天學的東西,尤其是小學生,每天學的東西從來不多。在短時間內,我可以在課堂上復習和鞏固我的內容。
然後讓孩子合上書做作業,檢查孩子對當天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
其次,在孩子做作業之前,要做壹個時間計劃,哪個科目要做多長時間,這其實就是讓孩子預估自己做了什麽。
如果孩子能提前完成,家長可以給予鼓勵,讓孩子下次調整計劃好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