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24小時書店”靠什麽留住讀者

“24小時書店”靠什麽留住讀者

自三聯韜奮書店實行24小時營業以來,“深夜書房”備受關註。在近日召開的“全國24小時書店創新發展研討會”上,與會的11家“24小時書店”決定成立全國“24小時書店”聯盟,以更好服務讀者,創新經營,推進“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

“24小時書店”聯盟發起者之壹“北京三聯韜奮”書店,在這次研討會上介紹經驗說,自開業經營以來,書店經濟效益十分明顯,“4月份的凈利潤是去年整年的3.78倍”,這主要在於他們轉變了文化經營理念,書店為24小時營業做了壹系列店堂升級改造,舉辦了多種活動,並與“雕刻時光咖啡館”聯動經營,表示將繼續經營“純粹的書店”,“店裏95%的商品都是書,其他是壹些創意產品,我們堅信賣書也能賣好。”

發起者之壹杭州“悅覽樹”,效益也遠超預期。“悅覽樹”書店臨近西湖,由市新華書店和菲比咖啡合作開辦,並開始探索新華書店與民營資本的合作之路。

深圳中心書城24小時書吧,原本僅僅是壹個書店,後來跟壹家時尚餐飲企業合作,向讀者提供面包、咖啡等,還組織大量的讀書活動,使書吧變成了壹個慢生活的空間,休閑的空間,交流的空間。這家書吧圍繞著“書的生活”這個中心,讓空間功能發生了變化,實現從虧損到盈利。這種經營模式受到讀者廣泛歡迎。

還有加盟的24小時書店認為,24小時書店需要創新,要將書店打造成交流的平臺,與圖書館合作強化公***文化服務,匯聚創意產品,向讀者提供文化活動和藝文展覽的空間……等等。

在文化媒體上,我們經常看到文化界、讀書界關註書店狀況的報道。在當下資訊發達、信息爆炸的時代,書店的發展遇到了許多方面的新問題,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考驗。有的步履維艱,經營困難;有的出現危機,前途未蔔;有的無法生存,走向倒閉;有的改頭換面,轉型發展……

現實條件的復雜,生存的艱難,使作為大眾文化生活的壹部分和圖書文化經營手段之壹的傳統書店或者實體書店,為了適應環境,為了自身發展,必須進行文化“突圍”,尋找新的生存途徑,尋找新的天地。

目前,“24小時書店”結成聯盟,這當然是文化戰略和經營戰略的需要,但是,具體到這些書店的個體來說,還必須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市場競爭的優勢劣勢等,轉變經營理念。我們看到的這幾家“24小時書店”,不僅堅守書店自我的濃厚文化氣息,據守書店的文化價值和精神價值追求,而且定位準確,延伸和擴大了文化和服務範圍,開始在文化市場上展現活力……

“24小時書店聯盟”的成立,和這些書店富有特色的經營,讓我們思考“24小時書店”的發展前景和趨勢。當今社會的發展,文化的多元需求,使書店的經營模式,再不能拘泥於原有的陳舊、僵化、固定的模式,書店的作用和價值愈發體現在文化、閱讀、展示、娛樂、休閑、生活、商業等多功能上面,甚至壹個著名的書店,往往被看做是文化地標,具有了文化的影響力和城市核心價值。書店現在已經不再只是“賣書”的地方,而是文化交流的平臺,是壹個文化體驗實體,為顧客提供立體的、多層次的購買體驗正在成為文化潮流、時尚潮流。這就告訴我們,我們不能只把書店看做是單純購買圖書的場所,還應更重視它的文化產業屬性,更註重其公***文化屬性。“24小時書店”正在積極抓住新的發展契機,探尋新的發展模式,不斷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記得著名作家張抗抗曾說:書店是壹個滋養人們心靈的地方,在當下生活節奏緊張的狀態下,若是忙裏偷閑去書店轉轉,撫摸著各式各樣的書籍封面,翻看壹本本有著油墨清香的書本,這對人的心靈是壹種滋養。書店的文化氛圍是網絡所不能替代的,“24小時書店”的文化光芒,會照亮城市的每壹個角落,照亮每壹位愛書者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