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註意休息,避免疲勞,避免情緒波動和精神刺激。防止昆蟲叮咬。去除可能的過敏原,
2、註意保暖,防止感冒。控制和預防感染,在有明確感染或感染病竈時,應使用敏感抗生素,但應避免盲目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4、註意飲食,因為過敏性紫癜多由過敏原引起,應禁食生蔥、生蒜、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食物;肉類和海鮮應避免接觸花粉等過敏原。
5、為了防止復發,患者治愈後應堅持鞏固治療。
該病多為自限性,壹般6-8周內好轉,預後良好,部分病例可數年復發。大多數腎臟受累的患者可以康復,少數可以發展為慢性腎炎,少數可以死於急性腎衰竭。治療過敏性紫癜更重要的是消除誘因,應盡量避免長期或短期大劑量註射或口服地塞米松、康寧柯彤、潑尼松等皮質類固醇藥物,因為皮質類固醇藥物可使上述病情迅速改善或消失;但停藥後容易加重反彈。長期服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還可引起肥胖、多毛、痤瘡、血糖升高、高血壓、鈉瀦留、水腫、低鉀血癥、月經紊亂、骨質疏松、無菌性骨壞死、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等並發癥。還可對腎臟造成壹定的損害,如加重腎小球疾病蛋白尿,加重腎小球硬化,易引起腎臟鈣化或結石,誘發或加重腎臟感染性疾病,引起低鉀性腎病。還可引起糖、蛋白質、脂肪、水、電解質等壹系列物質的代謝紊亂,破壞機體的防禦系統,抑制免疫反應。所以如果病情緊急,壹定要在專科醫生的正確指導下合理使用。
如果患者在治療期間依賴皮質類固醇,應逐漸減量,直至完全停藥。停用糖皮質激素後,原發病會加重,繼發性副作用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醫生和患者家屬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充分了解停用皮質類固醇後的副作用,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並在正確選擇治療藥物和逐漸減少直至停用皮質類固醇時,選擇對抗上述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的方法和中藥。達到安全徹底治愈疾病的目的。患者還必須牢記過敏源,避免食用或接觸過敏源,否則會加重病情。
過敏性紫癜的飲食調理
(1)飲食原則
1.如果過敏原是食物,要盡量確定是什麽樣的食物,嚴格禁食。
2高蛋白飲食,瘦肉、動物肝臟、蛋類和豆制品等優質蛋白質應得到充分保證。
3.高維生素食物,尤其是含有維生素C的食物,對維持血管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
4.有消化道癥狀的患者,可根據病情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對於那些腎臟受損的人來說,鹽和水應該是有限的。
(2)食譜的例子
早餐:豆沙包子(面粉50克,紅豆25克)
米粥(50克大米)
紅燒豆腐(豆腐100克)
加餐:果汁(50毫升橙汁)
午餐:100g大米。
紅燒獅子頭(瘦肉100克)
素食炒菠菜(菠菜100克)
加餐:蘋果200克
晚餐:洋蔥油卷(面粉50克)
小米粥(小米50克)
醬豬肝(豬肝100克)
炒白菜(白菜100克)
全天食用油25g。
每天的熱能約為8786千焦(2092千卡)。
(3)食物選擇的要點
1.魚、蝦、蟹、蛋、奶等動物性食物,以及蠶豆、菠蘿、花粉等植物性食物都可能成為過敏原,這些食物引起的過敏性紫癜發病率可占10 ~ 15%,應逐壹消除。
2.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主要有新鮮蔬菜和水果,特別是綠葉蔬菜、青椒、橙子、鮮棗、獼猴桃、刺梨等。在冬季蔬菜淡季,綠豆芽也是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
3.調劑食用動物優質蛋白和豆制品。
二、血小板減少性紫癜(1。急性型。多見於兒童,發病前L-3周常有上呼吸道等病毒感染史。急性起病,嚴重出血。突然和廣泛的皮膚和粘膜血斑或瘀斑。甚至皮下血腫。常伴有鼻出血、牙齦出血等。胃腸和尿路出血可見於便血和尿血。偶爾結膜下和視網膜出血。少數患者伴有內臟或顱內出血,並有嚴重不良後果。
2.慢性型。多見於成人,病程多在6個月以上。發病緩慢。出血癥狀較輕,壹般僅反復出現皮膚瘀點或瘀斑,或常見鼻出血、牙齦出血、結膜出血等出血傾向。女性患者可表現為月經過多或子宮出血。長時間反復大出血引起的貧血,可引起低熱、乏力、頭暈、失眠、脾腫大。)
註意事項:
1.在緩解期,可以參加壹些鍛煉,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以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2.飲食要規律,主副食要高蛋白、高維生素,如小麥、玉米、小米、糯米、豆類、瘦肉、雞蛋等。多吃新鮮水果,如橘子、紅棗、核桃、紅花生、菠菜、青椒、蔬菜、大白菜等。忌辛辣、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煙酒等刺激性物品應戒掉。
3.盡量避免使用可引起血小板減少的藥物,如利福平、阿司匹林、奎寧、頭孢菌素、洋地黃毒苷等。
4.平時要保持好心情,避免精神壓力過大。保持個人衛生,防止各種感染,特別註意防止外傷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