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茶樹菇是什麽?

茶樹菇是什麽?

茶樹菇,原為江西廣昌境內高山密林地區茶樹蔸部生長的壹種野生蕈菌。是集高蛋白,低脂肪,低糖分,保健食療於壹身的純天然無公害保健食用菌。經過優化改良的茶樹菇,蓋嫩柄脆,味純清香,口感極佳,可烹制成各種美味佳肴,其營養價值超過香菇等其他食用菌,屬高檔食用菌類。

從生物學的定義上來看,是這樣的:

中文學名:茶樹菇

拉丁學名:agrocybe aegirit

別稱:柱狀田頭菇、楊樹菇、茶薪菇、柱狀環銹傘、柳松菇、柳松茸

界:真菌界

門:真菌門(Eumycota)

亞門:擔子菌亞門(Basidiomycotina)

綱:擔子菌綱(Basidiomycetes)

亞綱:同擔子菌亞綱(Homobasidiomycetes)

目:傘菌目

科:糞銹傘科

屬:田頭菇屬

分布區域:江西、福建、臺灣、貴州、雲南、浙江、西藏

營養成份:天門冬氨酸、谷氨酸

功效:補腎滋陰、健脾胃

特征:子實體單生、雙生或叢生,菌蓋直徑5-10cm,表面平滑,初暗紅褐色,有淺皺紋,菌肉(除表面和菌柄基部之外)白色,有纖維狀條紋,中實。成熟期菌柄變硬,菌柄附暗淡粘狀物,菌環殘留在菌柄上或附於菌蓋邊緣自動脫落。內表面常長滿孢子而呈繡褐色孢子呈橢圓形,淡褐色。

菌蓋初生,後逐平展,中淺,褐色,邊緣較淡。菌肉白色、肥厚。菌褶與菌柄成直生或不明顯隔生,初褐色,後淺褐色。菌柄中實,長4-12厘米,淡黃褐色。菌環白色,膜質,上位著生。孢子卵形至橢圓形。

茶樹菇與楊樹菇,柱狀田頭菇、柱狀環銹傘、柳菌、柳環菌(貴州、雲南)、柳松茸(日本與中國臺灣省)屬於同壹物種。但楊樹菇、柱狀田頭菇、柱狀環銹傘、柳菌、柳環菌(貴州、雲南)、柳松茸(日本與中國臺灣省)等品種,與茶樹菇在形態、品質上有較大差異。

習性:茶樹菇主要分布在北溫帶,亞熱帶地區也有分布,熱帶地區卻罕見,極冷極熱的氣候條件都不適合發育,茶樹菇可按壹般木腐菌的培養方法來進行栽培。

茶樹菇在自然條件下,生長於小喬木類油茶林腐朽的樹根部及其周圍,生長季節主要集中在春、夏之交及中秋前後。砍伐老林後的再生林中較多發生。由於油茶樹木質堅硬,腐朽速度慢,因此茶樹菌絲體的生長周期特長。

據調查,野生茶樹菇的發生往往受上壹年降水量的影響。即上壹年的降水量多,第二年3月份前又是適量的降水,那麽第二年的四五月份就會有大量的茶樹菇發生。如果第壹年降水較少,第二年3月份也比較幹旱,那麽即使第二年四五月份降水較充沛,茶樹菇的發生也較少。正是由於發菌時間長,有利於菌絲聚集能量和蓄積子實體生長發育所需的充足營養物質,才形成了營養豐富、清脆爽口、味道鮮美、口感極佳、外形美觀、香氣獨特的菇中珍品――茶樹菇。

油茶分布於酸性紅壤和黃壤的中南亞熱帶常綠葉林帶,油茶分布的範圍,包括江西、福建的武夷山區,湘、鄂、浙等省的山地和丘陵,雲貴高原及黔桂山地。這些地方年平均氣溫為10-20℃,但大部分在18℃以上;1月份的平均氣溫在4℃以上,南部可達10℃。壹般冬季均無嚴寒,無霜期長達300天以上。年降水量大部在1500毫米以上。氣候溫暖濕潤,土壤肥沃,四季雲霧繚繞,有利於油茶樹枯幹的腐朽,極宜於茶樹菇菌絲的生長發育和優質菇的形成。正是由於這些得天獨厚的優越自然地理環境,才造就了茶樹菇這上難得的山中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