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國歷史的開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號船載著不堪忍受英國宗教迫害的102名清教徒抵達美洲。在1620和1621之交的冬天,他們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饑寒交迫。冬天過後,只有50名移民幸存下來。基於“來訪者是客人”的信仰和習俗,印第安人給這些移民送去了生活必需品,並教會他們如何通過打獵、捕魚、種植玉米和南瓜來生存。
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來自歐洲的新移民逐漸習慣了當地的生活方式。在慶祝豐收的日子,來自歐洲的新移民邀請印第安人壹起感謝上帝。在目前廣為人知的感恩節版本中,往往只強調雙方的友好關系和歡樂喜慶的氣氛;然而,許多人指出,強調感恩節的快樂和友好對印度人不公平。因為它讓人們傾向於忘記後來對印第安人的剝削和屠殺的歷史。許多人認為美國的第壹個感恩節是印第安人和新移民第壹次聚在壹起感謝上帝的日子。然而,對於許多印度人來說,這並不是人們第壹次聚集起來感謝上帝的經歷。對於新英格蘭的壹些印第安人來說,感恩節已經存在很久了。
這些印第安人每年舉行六次感恩節,他們根據不同的季節舉行感恩節儀式。在秋收季節舉行的感恩節儀式是這些印第安人壹年中的第五個感恩節。壹般所說的“感恩節的起源”,其實是歐洲新移民和印第安人感謝上帝恩賜的第壹天,而不是所謂的“美國第壹個感恩節”。第壹批歐洲移民和印第安人慶祝的感恩節持續了三天,雙方還達成了壹項和平友好的協議:印第安人歡迎他們在印第安人的原始土地之壹上建造自己的村莊。這壹刻原本是雙方友誼逐漸鞏固的開始,可惜友好關系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他們不像以前那樣需要印度人的援助,壹些新移民逐漸忘記了他們最初遭受的困難和得到的幫助;再加上更多新移民的不斷湧入,雙方的不信任逐漸增加,摩擦越來越多;壹些新移民甚至不容忍印度人的宗教信仰,試圖教導和說服印度人他們的信仰是不正確的。很多摩擦和沖突導致了後來的“腓力王之戰”。
-
含義:
感恩節的主要意義是告訴我們人性的美好,在任何事情上都表現出感恩。問候父母、朋友,幫助有需要的人,都是感恩的表現。讓我們學會感恩,學會珍惜,學會理解,學會包容,最重要的是愛。這才是生活真正給予我們的。
感恩節本來就是西方的節日,中國人感恩的意義是對生命、對擁有、對壹切的感恩。
-
活動:
感恩節晚餐後,壹些家庭經常玩壹些傳統遊戲。在第壹個感恩節,人們有許多娛樂活動,如跳舞和比賽,其中壹些壹直流傳至今。有壹個遊戲叫蔓越莓大賽,地上放壹個盛滿蔓越莓的大碗,4-10參賽者圍坐在壹起,每人發壹根針和線。遊戲開始,他們先穿針引線,再把小紅莓壹顆壹顆串起來,3分鐘就到了;誰拉的繩子最長,誰就能獲獎。至於那個串得最慢的人,大家開玩笑地給他壹個最差獎。
還有壹個很老的玉米遊戲。據說這是為了紀念在糧食短缺的情況下,給每個移民發五個玉米而流傳下來的。比賽期間。人們在房子裏藏了五個玉米,大家分頭尋找。發現玉米的五個人參加了比賽,而其他人在壹旁觀看。比賽壹開始,五個人在壹個碗裏快速剝玉米粒,誰先剝誰就獲獎。然後沒參加比賽的人圍著碗猜裏面有幾個玉米粒,數字最接近的獎品是壹大袋爆米花。
人們最喜歡的遊戲是南瓜賽跑。參賽者用小勺子推南瓜。規則是永遠不要用手碰南瓜。第壹個到達終點的人贏得獎品。遊戲用的勺子越小,遊戲越有趣。
除了這些活動,壹些家庭在節日期間開車去鄉下郊遊或乘飛機旅行,尤其是過去移民定居的普利茅斯港,是遊客向往的地方。在那裏,妳可以看到復制自五月花號的船只和普利茅斯石,還可以花上幾個小時參觀移民村。移民村是仿當年建造的。參觀過程中,還有專門的人員裝扮成基督徒與遊客聊天,給人身臨其境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