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良性腫瘤有哪些類型?
腎良性腫瘤:(壹)單純性腎囊腫 單純性腎囊腫十分常見。囊腫可單個或多個,單側或雙側。多見於老年人,罕見於嬰幼兒。病因不明確。囊腫大小不壹,直徑由1~2cm至6~7cm。大多為單房性,極少為多房性。少數囊壁有鈣化,偶爾囊內有出血或感染。在歐美國家囊內並發乳頭狀癌者占7%,在國內很少見。臨床上常無癥狀,多在腎盂造影或超聲檢查時被偶爾發現。造影片上可見到腎盂腎盞有移位受壓等表現。超聲檢查可見到圓形透聲區,與腎腫瘤有所區別。經皮囊腫穿刺檢查及造影可明確囊內是否並發腫瘤。小囊腫無需治療。巨大囊腫(5cm以上)可行囊腫去頂手術。位於腎中下部的大囊腫可經皮穿刺抽去囊內液體後註入無水酒精消除囊腫。(二)錯構瘤 錯構瘤又稱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屬良性腫瘤。患者80%伴有部分或全部結節性硬化癥的表現。具有遺傳性和家屬性的患者常有智力發育遲緩、癲癇及面部皮脂腺瘤等表現。錯構瘤有時也可發生在患者的腦、眼、心、肺及骨等處。錯構瘤有多發性和雙側性的傾向。好發於中青年,女性多於男性。腫瘤有出血傾向,有時體積巨大。腫瘤的結構主要為形態反常的血管、平滑肌及脂肪。偶爾可見到腫瘤細胞分裂活躍,區域淋巴結有轉移。但尚未見到有全身播散的報道,較小腫瘤在臨床上常無癥狀,較大者可發生血尿、腰痛、腎區腫塊並可引起上尿路梗阻,有時也可誘發高血壓。診斷主要依靠腎盂造影及超聲檢查。有困難時行CT檢查。CT檢查可顯示腫瘤內有脂肪密度的成份。治療方法以手術切除為主。腫瘤如無癥狀且直徑小於4cm者可暫不手術,定期檢查。腫瘤大於4cm者或出現血尿等癥狀時有手術指征。因錯構瘤常有多發性及雙側性傾向,故應爭取行部分腎切除術或腫瘤挖除術。(三)近球細胞瘤 腫瘤細胞能分泌腎素,故又稱腎素瘤。文獻報告僅10例,都是年輕人。患者有高血壓,血漿腎素升高,患側腎靜脈腎素明顯高於對側,並有醛固酮增多的臨床表現。腫瘤體積常很小,罕有超過2~3cm者,X線檢查常不能發現。肉眼觀察腫瘤呈灰黃色,位於腎皮質。電鏡下顯示瘤細胞有近球細胞的特性。腫瘤浸出液內有高濃度腎素。腫瘤切除後血漿腎素及血壓恢復正常。(四)其他腎良性腫瘤 除錯構瘤外,其他腎良性腫瘤在臨床上十分少見。腎腺瘤多見於40歲以上,大多無癥狀,壹般都在屍體解剖時發現,位於腎皮質。在臨床上腎腺瘤偶爾在X線或超聲檢查時被發現。在CT或動脈造影中與體積小的腎癌很難區分,但腺瘤無動靜脈瘺,靜脈血池也無鈣化。3cm以下的腺瘤壹般都為良性,很少有轉移傾向。治療方法主要是手術切除。纖維瘤非常少見,可發生於腎實質、腎包膜或腎周圍組織。因其常位於腎外表部分,故在發現時體積已很巨大。腎脂肪瘤罕見,迄今文獻上報道者僅18例。患者大多為中年婦女,發現時已很巨大。主要癥狀為腰痛,部分患者有血尿。CT檢查示典型的脂肪密度。因腎組織由許多不同類型的細胞所組成,故各種良性腫瘤都可發生。其他罕見腫瘤有肌瘤、血管瘤及淋巴管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