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食用蠶蛹引起的中毒癥狀

食用蠶蛹引起的中毒癥狀

蠶蛹壹直以來都是很多人喜愛的高蛋白食物,但是不喜歡的人就覺得很可怕。當它是蟲子的時候為什麽要吃它?

從西醫的角度來看,蠶蛹營養豐富,每百克含氨基酸約60克,脂肪近10克,還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和多酚類物質。堪稱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有“食物蛋白王”之稱。而且在中醫領域,蠶蛹也有藥用價值。

據歷史考證,蠶蛹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現在常見的烹飪方法是油炸,但在那個時候,烹飪更常見。中醫認為蠶蛹味甘、鹹、辛,能生津止渴,消食理氣,對改善小兒營養不良、消瘦口渴等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從這個角度來說,蠶蛹確實可以作為食物,而且還能給人的健康帶來很大的好處。如果妳平時喜歡吃蠶蛹,也可能收獲這些好處。但是很多人忽略了壹個問題,蠶蛹中毒。

浙江的洪先生(化名)出現了耳朵發紅、多處紅疹的癥狀,還時不時用手抓撓,很不舒服。這個癥狀是吃了蠶蛹之後出現的,下午就加重了。直到淩晨開始感到胸悶不適,被緊急送往醫院。

經檢查,確診為“蠶蛹中毒”。說實話,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很多人第壹次吃蠶蛹可能會有這種皮疹和胸悶。不僅是蠶蛹,還有竹蟲、蜂蛹、蚱蜢等等。這些食品可能存在壹些安全隱患。如果喜歡吃,也要多註意。

首先,這些昆蟲中的高蛋白質含量很可能帶來風險。蠶蛹、蝗蟲等昆蟲中的蛋白質也屬於異源蛋白質。如果人們對這種蛋白質過敏,或者對海鮮過敏,很可能會對它產生過敏反應,出現嘴唇發紅、發癢、腸胃不適等癥狀,對健康有害。

其次,蠶蛹很可能含有壹些致病菌,如果處理不當,很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純天然蠶蛹,不加工不能吃。必須用煮或炸的方法徹底煮熟,才能正常食用。

第三個原因是有些蠶蛹是野生的。壹些綠樹需要噴灑殺蟲劑或農藥。藥物有可能滲入樹枝、土壤,有可能被蠶蛹吸收到體內,人食用後也有可能出現食物中毒的不良反應。

有時候,吃了壹次蠶蛹沒有中毒,並不代表以後不會發生食物中毒。每次都要掌握科學的吃法,控制食量,以免增加我們消化系統的負擔,威脅身體健康。

教妳挑選好蠶蛹,讓妳更放心。

首先,蠶蛹主要有兩種狀態:黃色和黑色。黃蠶蛹看起來更好吃,黑蠶蛹吃起來更好吃,從營養價值上看幾乎沒有區別。但是人們在選擇蠶蛹的時候,壹定要選擇新鮮的。

比如看蠶蛹的眼睛,就是前面的兩個黑點。蠶蛹的眼睛顏色變深,說明不是很新鮮,不建議繼續食用。蠶蛹頭上還有壹個小白點,也能說明比較新鮮。如果是黑色的,說明不是很新鮮。

如果不小心吃了變質不新鮮的蠶蛹,更容易出現腸胃不適的癥狀,影響消化。

蠶蛹本身是壹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品,但有些人因為它的外觀而覺得難以接受,也很正常。如果妳喜歡吃蠶蛹,經常吃,可能需要多註意壹些細節,比如選擇新鮮的蠶蛹,怎麽煮。吃的時候要小心,可以避免類似的食物中毒事件。

延伸閱讀:隱藏的蠕蟲食物

在中國的雲南、福建等地,都有“蟲子”的飲食習慣。比如雲南有2000種左右的食用昆蟲,尤其是少數民族多的地方。吃昆蟲是很常見的行為,有“雲南十八怪”等傳言。

福建、廈門等地也有吃凍筍的習俗。用清理過的沙蟲做的冷凍品看起來很Q彈。如果不了解原料,可能會誤以為是真的筍絲,欺騙很多人。

這些昆蟲制作的食物具有很強的地域特色,人們可以把它當作壹種特殊的食物。想嘗試的話,也要選擇靠譜的烹飪方式,適當食用,註意身體表現。畢竟這些昆蟲食物中的蛋白質往往是異源蛋白質,可能會給人體帶來致敏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