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煮的更好吃首先,最重要的是選米。
1.最好選擇新米,黴變和細菌感染的機會少,口感更好。
2.水稻腹部常有不透明的白斑。白點越大,大米的蛋白質含量越低,澱粉含量越高。
3.米粒的硬度是由蛋白質含量決定的。米的硬度越強,蛋白質含量越高,透明度越好。所以最好選擇硬度較高的大米。
二、米飯的做法
首先,淘米。盡可能輕柔地淘米。不要洗太多次,以免營養流失。最好不要洗三遍以上。淘米後有時間的話用冷水浸泡1小時,讓米粒充分吸水。煮飯的時候,米和水的比例是1: 1.2。將食指放入淘米水中,只要水超過食指與米飯的第壹個關節即可。邊肖親測是有效的。
第三,做菜要補。
米飯包容性很強,可以和各種材料壹起煮。現在大米加工經過了層層工序,所以營養有壹點損失。所以加入其他粗糧和米飯壹起煮,會起到互補的作用。其中豆類和大米的搭配最為理想,因為豆類富含膳食纖維,澱粉的消化速度很慢,對預防慢性病最為有效。
第四,註意烹飪
1.做飯壹定要煮熟,生米容易引起胃脹、胃痛等腸胃不適,導致腸道功能紊亂。
2.煮飯不要煮得太軟。米飯煮太久,澱粉的吸收會加快,容易導致血糖迅速升高,對三高患者來說更危險。
3.不要吃隔夜飯,可以做成蛋炒飯或者炒年糕。
戶外活動如何煮飯1,石爐,鋁鍋蒸飯,中火煮沸,小火或炭火慢燉。
2.在煎鍋裏翻炒或者直接放火燒烤。路邊捏的野菜,可以先用鋁鍋煮,再用炒鍋炒。
3,如果是徒步露營,食物作為* * *物品,每個人都需要合理的裝載量,四個人左右用壹口大壹點的鍋,可以涮,可以炒,可以燉,個人餐具也要帶。
4、洗漱、洗菜、洗碗等。應使用水桶或水袋從水源取水,並將其帶到距離水源和營地30米以上的位置。如果條件允許,最好挖壹個淺坑,防止汙水流入水源,野戰廁所也是如此。
5.做飯的時候,不方便在營地做。妳要選擇壹個位於營地下風向10米以上的地方生火做飯,這樣既可以防止火星隨風點燃帳篷,同時也可以防止做飯的氣味吸引野生動物前來覓食。同樣,最好將廚余垃圾收集密封在塑料袋中,掛在離地面(遠離營地)1.7米以上不能攀爬的樹枝上,離開時帶走。
6.食物的選擇應以攜帶方便、熱量高、營養均衡、易於加工、廢棄材料少為原則。不建議在長途穿越活動中攜帶米飯等未成熟的食物,以減少油耗。
7.盡量選擇長粒米,不僅好吃而且軟糯可口。雖然貴了點,但是味道好多了。不要選那種粳米,除非妳喜歡嚼小石子的感覺,喜歡像雞壹樣的好胃。煮飯前浸泡大米是非常重要的。泡好的米飯煮的時間短,不容易捏。水和米的比例是2:1,粥是5:1,喜歡吃鍋巴的是1:1,想吃米花的可以不喝水。
8、壹定要有鍋蓋,建議用高壓鍋,做飯省時且不易糊底。在煮的過程中,最禁止中途開鍋放氣,要煮到熟透,否則會把上層的鍋底燒焦。開鍋前離開火墩也很重要,這樣才能保證壹鍋飯煮的均勻。
9、用串串烤東西,最好最方便的玉米,然後是帶皮的蔬菜,別想著帶肉自己烤,又麻煩又費時。要麽拉出炭火慢慢烤,要麽把樹葉和泥巴裹在火裏。最悠閑的就是去河邊,抓魚,直接燉了。
10,光滑的石頭推進鍋底或用樹枝烤食物。如果妳打算呆很長時間,妳可以使用深挖地溝烹飪。
11,最原始的竹筒飯和拌飯,這些最原始的方式帶來了最原始的味道。如果妳喜歡,妳可以嘗試這些特殊的食物方式,前提是妳有壹手好手藝。
12,推薦的方式是用鋁箔包裹食物,盡量用紙袋烘烤的方式加熱或烹飪戶外食物。
13.關於火災,推薦的室外可燃物有樹皮、苔蘚、草、真菌、脫脂棉、凡士林、樹葉。推薦的原材料是導火線或引火的木材。平時在溪泉附近過夜,方便洗漱,防火。
猜猜妳有興趣:
1.如何做的好吃又保留營養?
2.在家烹飪美食的方法和技巧
3.家庭主婦用高壓鍋做飯。
懶人在家怎麽做好吃的飯?
5.家庭主婦烹飪美味米飯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