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有什麽區別?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有什麽區別?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有3點不同:

壹、六者的節氣時間不同:

1、立秋的節氣時間: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壹個節氣,即七月節令。

2、處暑的節氣時間: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四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二個節氣,時間點為公歷8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150°。

3、白露的節氣時間: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三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

4、秋分的節氣時間: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四個節氣,時間壹般為每年的公歷9月22~24日。

5、寒露的節氣時間: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結束;時間在公歷每年10月7日~9日。

6、霜降的節氣時間:每年公歷10月23日左右,是秋季的最後壹個節氣。

二、六者的含義不同:

1、立秋的含義: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2、處暑的含義: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後中國黃河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3、白露的含義:表示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露水是由於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實際上是表征天氣已經轉涼。

4、秋分的含義:壹是太陽在這壹天到達黃經180°(秋分點),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不考慮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與晨昏蒙影)。秋分過後,太陽直射點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各地開始晝短夜長,即壹天之內白晝開始短於黑夜;南半球相反。故秋分也稱降分。

5、寒露的含義: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進入深秋,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6、霜降的含義: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

三、六者的習俗不同:

1、立秋時的習俗:每年立秋,隨著果蔬的成熟,篁嶺進入了曬秋最旺季節。曬秋是壹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區的村民,由於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後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或掛曬農作物,久而久之就演變成壹種傳統農俗現象。

2、處暑時的習俗:對於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後便是漁業收獲的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壹年壹度的隆重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壹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

3、白露時的習俗:祭禹王,禹王是傳說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漁民稱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時節,這裏都要舉行祭禹王的香會。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兩祭規模為最大,歷時壹周。

4、秋分時的習俗:送秋牛,秋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秋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

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壹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5、寒露的習俗:寒露時正值晚稻抽穗灌漿期,要繼續加強田間管理,做到淺水勤灌,幹幹濕濕,以濕為主,切忌後期斷水過早。寒露時節,北方正值玉米豐收,種植冬小麥的農忙時節。霜降前後,玉米收獲,過冬小麥種植完成。

6、霜降時的習俗:霜降時節,正是菊花盛開之際。此時,民間會舉行菊花會。以表達對菊花的喜愛和崇敬。有壹種小範圍的菊花會,是富貴人舉辦的,不必出家門的。

在霜降前就采集百盆名品菊花,放置廣廈中,前軒後輕,也搭菊花塔。菊花塔前放上好酒好菜,先是家人按長幼秩序,鞠躬作揖拜菊花神,然後喝酒賞菊,賦詩潑墨。而北京文人多在天寧寺、陶然亭、龍爪槐等處舉行菊花會。

百度百科-立秋

百度百科-處暑

百度百科-白露

百度百科-秋分

百度百科-寒露

百度百科-霜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