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翻看澳洲朋友Katrina的Facebook。她的Facebook文字溫暖、配圖用心,其中出現最多的內容,是美食。
她每隔幾日,就會上傳自己或者先生在家下廚做出的美味菜品,並貼心附上用料和做法。
說實話,自從開始關註Katrina的Facebook,英國大廚Jamie Oliver的菜譜,已經漸漸被我束之高閣了。
Katrina是做菜高手,她先生的廚藝,也不相上下。
上個周末,Katrina過生日,我們應邀去她家做客。進門後,Katrina介紹她先生Ian給我們認識,Ian正在廚房裏忙活。
當時,他系著圍裙,手上戴著大手套,正從烤箱裏端出香氣撲鼻、滋滋作響的培根卷。
這幅充滿了人間煙火味的畫面,是最好的恩愛秀,虐得人心服口服。
Katrina是壹位幸福的全職太太,和Ian育有三個孩子。她說,在他們的家中,有壹個不成文的規定,周壹至周五她負責煮飯,而周末兩天,Ian則是家中大廚。
她告訴我, 廚房是他們家中,最溫暖的角落。
我也喜歡廚房。說實話,作為全職太太壹枚,我在家裏面花時間最多的地方,非廚房莫屬。
人們常說,栓住壹個男人最好的辦法,就是拴住他的胃。而想當年,我就是用壹盤紅燒肉,栓住了我先生的胃。
那時,我們都在北京工作,剛認識不久,他帶我去見他的同租室友,也是他的大學好友。
那天,他好友的女朋友也在。我們本來約好,去壹間心儀的餐廳吃飯,已經提前訂好了位置,但恰逢沙塵暴來襲,狂風陣陣,中午時分的天空,已灰蒙蒙壹片,黯淡如黑夜。
我們兩個女生,不想出門受沙塵侵襲,而那時還沒有隨叫隨到的外賣快遞小哥,因此就提議,不如自己煮飯吃吧!
於是兩個男人,戴上口罩,沖到樓下的超市,匆匆買來菜、肉、調料。
兩個女孩子,就在他們簡易的只有兩個竈頭的狹小廚房裏,忙活起來,我負責肉菜,她負責素菜。
壹陣手忙腳亂之後,壹盤紅燒肉、另加四季豆和西紅柿炒雞蛋端上了桌,引來兩個男人嘖嘖稱嘆。
還記得,那盤紅燒肉,是我剛剛從壹位同事那裏偷師來的,才第二次練手,上色時老抽放得有點多,因此賣相欠佳。但饑腸轆轆的四個人,還是覺得美味無比。
後來,先生告訴我,正是這盤貌不驚人的紅燒肉,讓他對我刮目相看,也讓他看到了我柔弱外表下的“賢妻”潛質,心裏下定決心:早晚有壹日,壹定要把她娶回家。
如今,我們已經結婚第11個年頭。那壹盤紅燒肉,也成為每年結婚周年紀念日的必備菜肴,見證了十壹年來,兩個人的相守相隨。
做飯是我享受的事情,而能為愛人和家人,做上壹道道熱氣騰騰的美味,是為人妻為人母的我,心頭藏著的最得意的幸福。
前兩年,我們搬到悉尼,買下了現在居住的房子時,唯壹動手翻新的房間,就是新家的廚房。
這所新建不久的房子,在前屋主太太的精心維護下,保養得不錯,擺上家具,就可以入住了。
但廚房的實木櫥櫃,顏色是深橡木色,有些暗沈,也不符合我們整體家具的風格,於是,我們花了些時間,請人將櫥櫃重新粉刷成米白色,也將廚房的瓷磚敲掉,換成了實木地板。
翻新完的開放式廚房,更顯明亮整潔。每日在廚房煮飯時,透過整排的窗戶,可以看到孩子們在後院追逐,或者在壹旁的客廳玩耍,心情也是透亮和愉悅的。
如果說, 家是壹個人的心靈港灣,而廚房,則是這個港灣中的壹盞明燈。
這盞燈,帶著廚房裏飄出的味道,即使在黑夜中,也能為家人指明方向,讓他們無論走了多遠的路,都能有美味可以念想,有甜蜜留在心上。
家,應該是家人在外奔波壹天、疲憊勞碌後,歇腳充電的地方,從廚房裏飄出的香味,也正是他的心之所系。
香港美食家蔡瀾,吃遍全世界,卻唯獨對自己媽媽在童年時,為他煮的那壹道“醉螃蟹”念念不忘。
他說,走了這麽多地方,遍尋美味,但小時候,媽媽煮的菜,才最值得回味。
妳有多愛他,妳有多愛妳的家人,自己動手煮美味,便是最好的證明。
幾年前,去壹位朋友的新房拜訪時,我驚訝地發現, 他們家是沒有廚房的。
問及原因,姑娘告訴我:我們家沒有人會做飯,所以,拿到房子鑰匙後,就把廚房重新改造,變成儲物間了。
原來,兩個年輕人的壹日三餐,不是在父母家蹭飯,就是在外面飯館解決,家裏從來沒有開過火。他們的孩子,也是爺爺奶奶和外公外婆輪流照顧。
沒有煙火氣的家,暖不了男人的胃,也就拴不住男人的心。 當幾年後,聽說因為男方外遇、兩個人因為離婚撕逼時,我並沒有覺得很意外。
另壹位朋友,她和男友是丁克壹族,主張二人世界過到底,不準備生孩子。
結婚前和公公婆婆見面,他們提出丁克的想法時,心裏是惴惴不安的,擔心老人不理解。
誰知,開明的婆婆不僅同意了,還安慰他們說,沒關系,只要妳們想清楚了,妳們的決定我們支持。
但在那次飯桌上,婆婆卻對倆人提出了壹個特別的要求。她說:
這位睿智的婆婆,其實說到了問題的根本。
家帶給我們的溫情,不僅只是因為家中有人,而更在於,家中的人如何相處和互動。
以前聽戲時,記得有壹句詞,是這麽唱的:“無需山河如畫享樂繁華,但求舉案齊眉,柴米油鹽醬醋茶。”
俗語也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七件事,全和廚房有關,而這淺顯的七個字,更是用簡單通俗的廚房物品,道盡了人生精華。
多少夫妻,以熱烈的愛開始,但卻以慘淡的分手結束,他們的愛情,沒有跑贏時間,就輸在這日常的柴米油鹽的生活上。
只有甘願為對方付出的人,才會主動挽起袖子下廚,用熱氣騰騰的飯菜,慰勞他的饑餓與疲憊。
兩個人,無論當初愛的多麽瘋狂,無論愛的方式多麽奪目奢華,而落實到婚姻裏,就是居家過日子。
這些日子,包含著壹日三餐、壹菜壹湯,妳對家人的用心,就體現在妳的廚房裏,體現在妳為家人精心準備的湯湯水水上。
出版過數本美食食譜的法國知名大廚Jacques Pépin,壹輩子致力於推廣美食,他壹直呼籲人們回歸廚房、回到自家的飯桌上吃飯。
他說: 壹家人圍在家裏的飯桌上吃飯,才是家的樣子。而和家人壹起在廚房度過的時光,才是全家人最美好的回憶。
娛樂圈好男人典範黃磊,為什麽被稱為好男人?不是因為他擁有神算子的聰明睿智、也不是因為他演技精湛,而是因為他身上的“黃小廚”標簽。
黃磊會做菜,這是公認事實。
在《爸爸去哪兒》中,他是充當救火隊員的會做菜好爸爸,只要哪個爸爸能和黃磊壹組,吃飯這件事就有著落了。
有壹集,楊威這邊還在發愁怎麽使用食材時,黃磊那邊的鹵肉飯已經入鍋了。
在《向往的生活》中,作為大廚的黃磊,要滿足到訪嘉賓們花樣百出的點餐要求,無論是素火鍋、四喜丸子、蔥油餅,還是意大利面、漢堡包,他都信手拈來,做飯功力可見壹斑。
節目之外, 他也很享受鍋碗瓢盆、柴米油鹽的居家氣息 。微博中曬出的那些未經美顏的家常菜,坐實了他的好男人身份,疼老婆愛家人的形象,實至名歸。
壹日,他在微博中寫道,
那晚,他的愛心小晚餐準備了什麽呢?
講真,對於“愛她就要把她餵胖”這件事,黃小廚深諳其道。
當年孫莉懷多多時,黃磊推掉工作安心在家照顧她、為她做飯,以致孕期的孫莉,重了快60斤,“都怪黃磊,他太能做好吃的了,早中晚三餐飯不重樣,”孫莉後來回憶道。
王力宏的歌裏,有壹句唱到:柴米油鹽醬醋茶,壹點壹滴都是幸福在發芽。
情濃意濃是壹種愛,而要想讓這份愛長長久久,則是廚房裏能冒出煙火氣的家。
本文正在參與 從心,遇見幸福 | 壹次可以朗讀與聽見的心理專題征文 ,妳也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