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齡前兒童營養狀況:(1)超重和肥胖患病率明顯呈上升趨勢。(2)壹些營養不良疾病仍然存在。(3)嬰兒餵養情況不合理。(4)兒童的膳食構成不盡如人意。
目前,我國學齡前兒童營養缺乏和營養過剩現象依然存在。“綠豆芽”和“胖墩”現象並存,加強營養改善,提高兒童健康水平刻不容緩。
如何預防兒童肥胖;
1.克服孩子的惰性讓他們的生活充滿樂趣,不要讓他們總是想著吃。
2.盡量讓孩子在戶外多做體力活動,既能增加能量消耗,防止肥胖,又能促進心血管功能。
3.培養孩子規律定量的飲食習慣,不要讓孩子吃太多。
4.大人不宜暴飲暴食,否則孩子會模仿。
5.不要用食物獎勵或懲罰孩子。
6、要限制孩子吃高脂肪食物和糖果、糕點,少吃含油脂、脂肪的肉類。給孩子準備適當的低熱量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如何預防兒童營養不良?(1)大力提倡母乳餵養,從懷孕開始做準備。尤其對於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母乳餵養更為重要。對於母乳不足和無母乳者,應及時采取混合餵養和人工餵養,並盡可能用牛、羊奶或奶粉餵養嬰兒,及時添加輔食,特別是優質蛋白的補充和優質蛋白的補充。(2)合理安排生活制度,給孩子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適當安排戶外活動和體育鍛煉,從小養成不挑食、偏食、少吃零食的飲食習慣,可以使孩子食欲旺盛,防止營養不良。母乳餵養,健康成長母乳餵養的好處:“母乳是嬰兒最好的營養食品。”母乳含有多種免疫成分,不飽和脂肪酸比牛奶多,含有豐富的乳糖、多種維生素、促進嬰兒大腦發育的牛磺酸,還有優質的蛋白質,尤其是第壹口奶含有更多的蛋白質,優點不勝枚舉。
兒童飲食的基本要求:
1.營養齊全,搭配合理:註意在各類食物中輪流使用不同的食物,使飲食多樣化,從而發揮各類食物中營養素的互補作用,達到營養均衡的目的。
2.合理加工烹飪:兒童食品要分開制作,質地要細、軟、碎、爛,避免刺激性和油膩食物。食物在烹調時也要有良好的色、香、味,經常變換烹調食譜時也要有良好的色、香、味、形,以刺激小兒胃酸分泌,促進食欲。加工點的調整也應盡量減少營養成分的損失,如淘米次數和用水量不宜過多,應避免食用釣魚米。減少B族維生素和無機鹽的流失。蔬菜要清洗幹凈,焯壹下(飛水),再切,減少維生素c的損失和破壞。
3.合理安排膳食:孩子胃容量比較小,肝臟儲存的糖原不多。另外,孩子比較活潑,容易產生饑餓感,所以每天給孩子吃飯的次數也要相應增加:1-2歲可以每天吃5-6次,2-3歲吃4-5次,間隔3-3.5小時。壹般三餐可以安排在早中晚,中午和兩點以後。4.營造安靜舒適的用餐環境。安靜、舒適、秩序井然的用餐環境,可以讓孩子專心吃飯。嘈雜的環境,尤其是邊吃飯邊看電視,會轉移孩子的註意力,使其興奮或緊張,從而抑制食物中樞,影響食欲和消化。另外,吃飯時或吃飯前,不要責備或責罵孩子。生氣時消化液分泌減少,食欲下降。吃飯時要有固定的場所,有適合幼兒身體特點的桌椅和餐具。
5.註意飲食衛生:孩子抵抗力差,容易感染,要特別註意孩子的飲食衛生。飯前便後洗手;不吃不潔食物,少吃生冷食物;瓜果要洗凈後再吃,動物性食物要徹底煮熟。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