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初冬喝什麽湯對孩子最有營養?

初冬喝什麽湯對孩子最有營養?

蘿蔔排骨湯立冬已入節氣,民間諺語說“立冬蘿蔔參湯,醫不必開。”白蘿蔔有壹定的潤肺止咳作用。白蘿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磷、鐵等礦物質。白蘿蔔生吃促進消化,熟吃補氣。燉排骨白蘿蔔好吃,不油不膩,湯色不濃不沈。因為蘿蔔含有較多的纖維和豐富的水分,還具有保健美容的功效。相信初冬,壹碗蘿蔔排骨湯壹定能暖胃。

食材:白蘿蔔、排骨、香菇、蔥、姜、料酒、醋、鹽。

練習:

白蘿蔔洗凈,去皮,切片。排骨洗凈,焯水,鍋中加水,放入蘿蔔,燒開,倒出湯,取出蘿蔔。砂鍋加水,放入排骨、姜片、蔥,中火燉半小時。加入香菇、白蘿蔔、料酒和醋,中火繼續燉半小時,加鹽,裝盤,撒上蔥花。

當歸盛迪羊肉湯具有益氣補虛、補腎壯陽、生肌強身、抗寒的功效。當歸幹姜羊肉湯是漢代名醫張仲景創制的名方,對血虛風寒引起的腹冷痛有療效。對於亞熱帶的南方,要用這個方子來補充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生地,冬天,凡是體虛的人都可以喝這個湯。

材料:當歸15g,生地10g(中藥店有售),羊肉500g,生姜6片。

練習:

中藥略泡;將羊肉洗凈,切塊,放入有姜蔥和紹興酒的開水中,然後洗凈(即“焯水”)。鍋內放入生姜,加水2500毫升(約10碗),大火煮2小時左右,再加鹽。

滋補羊肉湯羊肉性溫,益氣養陰,溫中補虛,開胃強筋,在《本草綱目》中被稱為滋補元、陽、血的溫補。溫暖是對人體的溫暖。比如老人冬天怕冷,適時吃點羊肉就會覺得暖和。這在唐代張瓊枝的《傷寒論》和《錢進書》中都有記載。可見,羊肉是人們冬季進補的最佳食物。

材料:羊肉500克,黨參10克,紅棗10克,枸杞10克,生姜1克,料酒壹大勺,胡椒粉少許,精鹽1克,白糖壹勺,味精適量。5茶匙。

練習:

1,羊肉洗凈切碎,黨參切塊洗凈,紅棗枸杞泡透,生姜洗凈切片;鍋內加水,水開時放入羊肉片,中火將血水煮沸,撈起沖洗幹凈備用。

2.將羊肉片、姜片、黨參、紅棗、枸杞子、精鹽、味精、白糖、胡椒粉、料酒放入湯碗中,註入清水,入蒸籠蒸2小時後取出。

註意:滋補散寒,湯爛肉鮮。在羊肉鍋裏滴壹滴白酒,可以去除膻味,讓肉酥爛得更快。

黃豆豬手湯含有大量豬手膠原蛋白,在烹飪過程中轉化為明膠。明膠獨特的網狀結構,能有效提高皮膚組織細胞的儲水功能,保持皮膚細胞濕潤,明顯減少已有皺紋。豬手,富含膠質,能快速補充膠原蛋白,使皮膚光滑有彈性。大豆含有豐富的大豆蛋白和黃酮,是有益於女性健康的營養元素。

食材:豬蹄、生姜、料酒、花椒、茴香、八角、甜玉米、紅棗、枸杞、花生、黃豆。

練習:

1,豬手買回幹凈毛;鍋內倒入涼水,將豬手剁成大塊放入鍋中,加入料酒、姜片、花椒、八角,大火燒開出血水和浮沫,撈出豬手放入清水盆中洗凈。

2.將洗凈的豬手放入砂鍋中,壹次加足水,加入料酒;加入甜玉米、姜片、泡好的黃豆;蓋上蓋子,燒開,加入壹點茴香,然後燉大約半小時。

3、加入紅棗、枸杞、花生燉壹個半小時左右,煮之前撒壹點鹽。

鴨肉配酸蘿蔔老鴨湯,能極大地補益疲勞,滋養五臟之陰,清熱解乏,補血活血,有養胃生津,止咳自警,消螺積滯,清熱健脾,虛弱水腫之功效。燉鴨肉和竹筍可以治療老年人痔瘡引起的出血。

食材:鴨子半片、雪梨、高山筍、酸蘿蔔、腌姜、泡椒、枸杞、草果、陳皮。

練習:

將老鴨打幹凈,取出內臟,切塊;將酸蘿蔔用水洗凈,切片。把姜拍成碎片備用。將鴨塊倒入幹鍋中翻炒至收汽(不用加油)。水燒開後,倒入炒好的鴨肉和蘿蔔,加入準備好的姜和辣椒。

牛肉土豆湯冬天,人體會消耗更多的熱量來禦寒,所以要多吃肉類等熱量。尤其以狗肉牛肉為代表。牛肉營養價值高,可以健脾和胃。冬天吃牛肉也可以暖胃,但是牛肉纖維比較粗,會影響胃黏膜。放點土豆保護腸胃,土豆也很有營養。

材料:牛肉(肥瘦)1000g,土豆500g,味精5g,胡椒粉2g,料酒20g,蔥15g,蒜15g,桂皮10g,鹽5g,姜15g。

練習:

1,把肉切成4厘米長,3厘米寬,0。5厘米厚切片,冷水浸泡2小時左右,倒入鍋中加水煮沸,撇去泡沫;牛肉熟了,倒入沙碗,放入蔥姜桂皮料酒鹽,小火燉,然後撈出蔥姜桂皮。

2.將豆子去皮,切成滾刀塊,放入碗中,加入牛肉湯,籠蒸後取出;大蒜切段;吃的時候把土豆倒進牛肉裏,加入味精和大蒜調壹下口味,然後放進湯碗裏,撒上胡椒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