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鱖魚,又名黑魚,是安徽徽州的傳統名菜,徽菜代表之壹。這道菜起源於安徽徽州(徽州即現在的黃山市)。大部分初次見面的人都不敢吃筷子,因為桂魚的臭味讓人有點擔心。其實食客不用擔心。這絕對不是菜的異味,而是這道菜的獨特風味。當妳咬上壹口,妳會驚訝地發現,它的味道是如此的美味。這是徽州的名菜——臭魚。
2.燉馬蹄龜
燉馬蹄龜又名沙馬蹄龜、火腿燉甲魚,是安徽徽州的傳統名菜。以馬蹄龜為主料,配以火腿或火腿骨,采用燉煮法制作而成。
3.徽州壹品鍋
壹品鍋是徽州山區冬季常吃的典型傳統食品,屬於火鍋範疇。相傳,這道菜是明代石臺縣“四大臣”畢強的妻子石喻所創。有壹次,皇帝突然造訪尚書府。除了美食,余太太還特意做了壹道徽州家常菜——火鍋。沒想到皇帝吃得津津有味,贊不絕口。後來皇帝得知好吃的火鍋居然是玉夫人自己做的,就說還是“壹鍋”!這道菜的名字是錘出來的。
4、虎皮毛豆腐
虎皮毛豆腐是用毛豆腐(特殊工藝制作,有約3厘米長的白毛)油炸而成,是安徽屯溪、休寧的特產。是安徽徽州非常有名的傳統美食,屬於徽菜——素食。相傳與明朝朱元璋有關。
5.黃山燉乳鴿
黃山清燉乳鴿是安徽黃山的壹道傳統名菜。它是用黃山鴿子和山藥加水燉制成的。湯清澈鮮美,鴿肉酥爛,山藥清香爽口。這道菜鴿子肉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易於消化,有補腦益腎,增強記憶力的食療作用。山藥肉質柔軟細膩,微甜,富含澱粉,常被視為滋補蔬菜。這道菜又是壹道滋補健身的菜。
6、問鄭山筍
鄭文山筍是安徽徽州的傳統名菜,用歙縣鄭文產的竹筍燉燒而成。在傳統的烹飪方法中,臘肉和竹筍通常壹起燉,所以它也被稱為拉文祥鄭竹筍;後來,這道菜用香腸和蘑菇調味,所以它被稱為兩個香筍。鄭文的竹筍紅白相間,鮮嫩可口。此外,在烹飪過程中加入調味料,改善口感。煮熟後又脆又好吃,竹筍微甜,和鮮筍壹樣開胃。
7.李鴻章雜燴
李鴻章大雜燴也叫李鴻章大雜燴,是安徽合肥的傳統名菜,屬於徽菜——合肥菜。創建於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據說與晚清名臣李鴻章有關。
8.魚咬羊
魚咬羊是安徽蕭縣的傳統菜肴,是將羊肉填入魚肚密封而成。孔子周遊列國,宣傳政見,處處碰壁,甚至陷入缺糧的境地。他的學生得到了壹小塊羊肉和幾條小魚。由於難以忍受的饑餓,他們不得不在緊急情況下將羊肉和小魚壹起煮。沒想到,羊肉燉魚湯很好喝。
9.方辣魚
方臘魚又名黃山方臘魚,與北宋起義軍首領方臘有關,是徽州傳統名菜之壹。這道菜是用桂魚和蝦用不同的烹飪方法制成的,如煎、滑、蒸。它香、鹹、微甜、微酸,風味獨特。
10,符離集烤雞
符離集燒雞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的傳統名菜,因原產於符離鎮而得名。中國地理標誌產品也是中國歷史上的名菜,與德州扒雞、河南道口燒雞、錦州溝幫子熏雞並稱“中國四大名雞”。正宗的符離集燒雞,色香味俱全,白嫩,肥而不膩,爛而脫骨,有嚼勁,清香撲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