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秋季飲食需要註意什麽?

秋季飲食需要註意什麽?

秋季是從立秋到立冬的三個月,秋季的特點是由熱轉冷,陽消陰長。因此,秋季養生壹定要遵循“養收”的原則,其中飲食養生要以潤燥益氣為核心,以健脾養肝清肺為重點,以潤甘涼為重點。

下面是壹些秋季飲食養生的方法。

水果養生秋季氣候幹燥,常使人感到口鼻幹燥不適。這時,如果能吃壹些能解渴潤喉的水果,會感到神清氣爽,心情舒暢。

梨和甘蔗是這個季節的保健和藥用水果。中醫認為,梨具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熱降火、養血生肌、潤肺除燥的作用,最適合冬春季發熱患者食用。尤其適用於肺熱咳嗽、小兒風熱、咽幹咽痛、大便幹燥。梨還有降血壓、清熱、安神的作用。

甘蔗有滋補清熱的作用,營養豐富。作為提神補品,對低血糖、大便幹燥、小便不利、惡心嘔吐、虛熱咳嗽、高熱煩渴等有壹定療效。勞累過度或餓暈了的人,只要吃兩根甘蔗,就會提神。但由於梨、甘蔗性寒,不適合脾胃虛寒、胃痛的人食用。此外,適合秋冬食用的水果還有蘋果、香蕉、橙子、山楂等。

茶療茶療的方法很簡單,既能養生又能治病。近年來,茶葉的營養成分和藥理作用不斷被發現,其保健功能和防病功效得到肯定。在秋季,如果能根據自己的體質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將有利於增進健康,增強體質。

1,蘿蔔茶

白蘿蔔100g,茶葉5g,鹽少量。先將白蘿蔔洗凈,切片煮熟,加少許鹽調味(不加味精),然後用水泡茶5分鐘後倒入蘿蔔汁中服用,每日兩次,不限時間。具有清熱化痰、理氣開胃的作用,適用於咳嗽痰多、食欲不佳者。

2.江蘇茶葉

生姜3克,紫蘇葉3克,生姜切成細絲,紫蘇葉洗凈,用開水沖泡10分鐘喝茶。壹天2劑,早晚1劑。具有祛風散寒、理氣和胃的作用,適用於風寒感冒、頭痛發熱,或惡心、嘔吐、胃痛、腹脹等胃腸不適。這個方子是涼茶,味道少而精,實用簡單。

3.銀耳茶

銀耳20克,茶葉5克,冰糖20克。先將銀耳洗凈,用水和冰糖燉煮(不要用綿白糖);將茶葉浸泡5分鐘,取汁加入銀耳湯,攪拌均勻即可服用。具有滋陰降火、潤肺止咳的作用,適用於陰虛咳嗽。

4.橘子紅茶

橘紅3-6克,綠茶5克。用開水沖泡,然後放入鍋中蒸20分鐘後服用。每天隨時喝1劑,可潤肺化痰;理氣止咳之功,適用於秋季痰多而黏稠的咳嗽。

適當吃粥可以和胃健脾,潤肺生津,滋陰清燥。煮粥時加入梨、蘿蔔、芝麻等藥食同源的食物,有益肺潤燥的功效。

1、梨粥:梨2個,洗凈切碎帶芯,加粳米100克煮成粥。因為梨有很好的潤燥作用,可以用來煮粥,也可以作為秋季的保健食品。

2、芝麻粥:芝麻50克,粳米100克。先將芝麻炒熟,磨成細粉。粳米煮熟後,拌入芝麻。適用於便秘、肺燥、咳嗽、頭暈。

3.胡蘿蔔粥:用清油炒胡蘿蔔,加入100g粳米,煮成粥。因為胡蘿蔔中含有胡蘿蔔素,被人體攝入後可轉化為維生素A,適合皮膚幹燥、嘴唇幹裂的人食用。

4、菊花粥:菊花60克,粳米100克,先煎菊花湯,再煮成粥。對秋季風熱型感冒,心煩咽幹,目赤腫痛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同時對心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