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27年,順慶建府,後稱水果城。
郭城的延安路是什麽時候命名的,我查不出來。按照中國歷史的革命軌跡,郭城的延安路應該是解放後誕生的。
1976延安路只到天宮街,對面有壹口井。再往上壹段,今天的香榭麗舍大街春天區到處都是田野。記憶中的那個夏天,我也在這裏的田裏摘四季豆。
延安路,從長征路口到絲綢廠,包括冷凍廠、水廠、白樂飲料、氣象局、中藥材倉庫、米粉廠、罐頭廠、內燃機廠、天然氣公司。這段延安路幾乎是南充上世紀50年代工業文明的光明大道,也是“城市上半部”最繁華的地方。
那個年代,“只嫁半個城”是我女兒家的口頭語。
在延安路上,還有壹支鐵軍——三八師。
在歷史長河中,國城延安路就像壹個舞臺,以時間為幕布,上演著無盡的繁華與落寞,無數浪漫的身影在舞臺上。
來源:珠兒粉店
?喝粉就像南充人的“早產”,廣東人的“早茶”,重慶人的“小面”,上海人的“茶泡飯”。據說南充人每天早上喝10噸米粉,8萬碗。
在延安路上,有兩家南充米線行業的總店——文星米線和朱二米線店。這兩家店分別位於延安路91號和延安路548號。
延安路頭91號;
延安路盡頭548號;
我住在長江頭,君住在長江尾。
我天天想妳,卻見不到妳,於是喝長江水。
如果米粉是南充人的靈魂,延安路壹定是南充米粉的靈魂。
前世今生,延安路,國城,先說南充百姓日的“第壹碗”。
產地:朱二粉店
這些年每壹個漫長的冬天,叫醒我的不是夢,而是珠兒粉屋那碗酸菜豌豆尖骨粉。壹個周末中午,我不想做飯,就叫了外賣。點的時候只記得加豌豆尖卻忘了加酸菜。快遞送來的時候,粉不太軟,但是沒有酸菜的骨粉不是我懷念的味道。
今年春節,在成都工作的兒子臘月二十八回家,正月初六回成都。只有正月初壹的早飯在家吃,其余的早飯都是“明天早飯別管我,我要去珠兒米線店吃米線”。
朱二米線館延安路總店在美團訪問後,平均每月賣出1605碗米線,在順慶米線人氣排名第三。鎮江東路直營店能賣出2000多碗米粉,位居順慶米粉人氣第壹。
每天早上,珠兒粉屋門口都停滿了車。
朱兒粉店發展簡史
妳們是不是壹直以為珠兒粉屋的主人姓朱?
我壹直以為珠兒粉屋的主人姓朱。
老板,不姓朱,老板姓唐,英山人。2006年,我來到南充創業,開了壹家面館。
2012,10,位於延安路548號。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八年沒搬過窩了。
問老板“朱爾”這個名字的由來,老板說:我註冊的時候想註冊“朱爾”,工商不允許,就改成了“朱爾”。
朱二米線店發展至今,已有80多家連鎖店,是南充最大的米線店。珠兒粉屋現在實行的是標準廚房工藝,所有加盟店全部按照標準化執行,有統壹的配送中心,配有統壹的標識和工作服。
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山墻很小,但門外壹棵榕樹下的空地被充分利用。
蒸饅頭、煮粥、打豆漿、炸油條、炸幹油、炸糖球,都是在榕樹下的這片空地上完成的,正好在城管的管轄範圍之外。
粉貫穿南充人的壹天,不僅早上,半夜也是。
“去,喝碗粉再切。”
深夜不回家的南充人,不是在麻將館,就是在粉房。在壹個街角,總有壹間熱氣騰騰的粉房為妳點亮,等待著那些清晨從麻將室和酒吧裏走出來的人。就算他們喝了這碗隔夜粉虧了更多錢,也會瞬間得到安慰。
雖然南充有很多24小時面館,但延安路的朱二面館才是寒夜裏最安慰無數胃的壹家。
在如何過好生活的問題上,美食家蔡瀾曾經說過:“盡可能多學習,盡可能多體驗,盡可能多旅行,盡可能多吃,生活會更好。就這麽簡單。”
吃是刻在中國人骨髓裏的。壹面吃食物,壹面文化。那種熟悉感是壹種安全感。?
回到延安路,吃壹碗珠兒粉屋的八骨粉,加酸菜和豌豆尖。這是壹件嚴肅的事情,這是壹種安全感。
?———END——
我是何楠瑩,壹個喜歡拍照和記錄,熱愛生活的人。如果妳有所有與郭城延安路相關的人和事,歡迎隨時聯系我。我的電話是15082796281(微信同號)。
《郭城延安路上輩子》第二集明日開播:鐘石鴨血酸辣粉。
文:何南英
攝影:何楠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