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6-12個月寶寶壹周輔食食譜,育兒嫂這麽安排

6-12個月寶寶壹周輔食食譜,育兒嫂這麽安排

市面上的食材看起來那麽多,但是怎樣用這些食材給寶寶做出各種 健康 美味的輔食呢?犯難了吧,是不是要麽做來做去就是那幾種,要麽覺得什麽有營養就做什麽給寶寶吃?

輔食添加也是壹門學問,階段性的補充營養,寶寶才能長的白白胖胖。下面奉上來自香港衛生署6~24個月寶寶壹周食譜,合理安排寶寶飲食。文末還有壹篇關於6~24個月寶寶輔食添加技巧的小彩蛋,要認真看完哦。

壹、怎樣知道寶寶可以開始吃輔食?

進食表現:對食物感興趣,看見匙羹就張嘴,現出十分想吃的樣子;

活動能力:能靠坐在餐椅上,並擡起頭,還可以伸手抓物件;

挺舌反射消失:什麽是挺舌反射?就是當妳將食物或其他可以物品放進寶寶嘴裏時,寶寶會表本能的用舌頭把這些食物往外推表示拒絕。壹般在4~6個月的時候,寶寶這種情況就會消失。

體重:壹般寶寶體重達6.5~7KG的時候或者達到出生體重的兩倍時,以上3種情況也都會伴隨著出現。

二、寶寶輔食添加的順序是怎樣的?

1、由少到多

指的是1歲以內嬰兒仍應以奶為主食,剛開始添加輔食的量不要太多,先給寶寶半勺壹勺嘗試味道就好,待寶寶適應後逐漸增加到兩三勺然後更多。大約到7個月時增加至每天1頓,8~12個月時增加至每天2頓,1歲以後改為壹日三餐。

2、由細到粗

最初的輔食應為細膩稀軟的糊狀,隨著寶寶咀嚼吞咽能力的增強,逐漸改為碎菜以及小塊或條狀,谷類由米糊逐漸變為稠粥、爛面條,再改為軟飯等。1歲以後食物的大小和形狀應接近成人。

3、由壹種到多種逐漸豐富

最早添加的輔食應為富含鐵的食物,如強鐵的配方米糊、肉泥、家禽和魚、煮熟的豆腐和豆類。最方便易於獲得的就是含鐵的配方米糊。

三、6~24個月食物的性狀應該是什麽樣子?

六個月至兩歲左右的寶寶可逐步嘗試不同質感的食物。

約 6 個月:幼滑的糊

7 至 8 個月:稠糊和泥蓉狀食物

9 至 11 個月:有顆粒的泥蓉狀食物,如菜肉粥

1 歲至 1 歲半:軟飯、切碎的肉和菜

1 歲半至 2 歲:略為切碎的家常餸菜

四、選擇什麽材料來做寶寶的食物?

只有懂得合適的搭配食物,寶寶才能得到所需的營養。

1、包含四大類食物

谷物、蔬菜、水果和肉魚蛋豆類,也可以加入奶類食物太調制菜式。

2、選擇食物多樣化

寶寶的食譜要包含多種食物,讓寶寶接觸不同口味。媽媽可以輪流選取痛壹類別中的各種食物,如不同顏色的水果、蔬菜。

3、適合寶寶的咀嚼能力

先試交易制成肉沫的雞肉,然後再慢慢的試其他食物

4、多吃谷物和蔬果

多吃谷物、蔬菜和水果,肉、魚、蛋、都累食物適量即可。

五、如何安排寶寶壹天的飲食?

1、壹般6至8個月的寶寶

以奶為主,每天約五餐,當中兩至三餐,先餵食固體食物,再以母乳或配方奶補充。

①餵食固體食物

初時吃的分量不會很多,應以壹、兩湯匙開始;

隨著吞咽和咀嚼能力提升,寶寶進食固體食物的分量會增加;

有些寶寶在每餐開首時會較樂意吃,但吃了幾口後,他會因咀嚼得累而不願再吃,那時便應以奶補充。

②哺乳或餵奶

分量應按寶寶的需要而定;

次數和分量應隨著固體食物分量的增加而減少。

③怎樣的壹餐固體食物才可以取代壹餐奶?

當寶寶壹餐所吃的固體食物包含了谷物、蔬菜、肉、魚、雞蛋等鐵質豐富的食物,又能吃足夠的分量(約半碗至大半碗),而且持續數天吃過固體食物後不用再吃奶,便可以取代壹餐奶。

2、壹般9至11個月的寶寶

①餵食固體食物

大部分八至九個月大的寶寶,可用固體食物取代壹至兩餐奶;

每天吃兩至三次固體食物為正餐;

給寶寶壹至兩次水果作為茶點。

②哺乳或餵奶

按寶寶需要餵母乳;

次數和分量,約兩或三次,每天約500 至600 毫升;

若吃奶太多太頻密,寶寶會減少吃正餐的胃口。

③餵食的時間

6個月大的寶寶壹般已有穩定的進食規律,約每三至四小時吃壹餐,同時能整夜睡覺不再夜半醒來吃奶;

寶寶吃固體食物的時間應漸漸與家人進餐時間壹致,好讓他和家人壹起用餐;家長應逐步訂立餵食時間表,寶寶到壹歲大時壹般能定時進餐。

六、7 至 8 個月寶寶壹星期食譜

六個月大的寶寶宜先吃少量的食物泥作適應,到了約七個月時,家長便可以參考以下的食譜來為他們設計食譜。

七、9 至 11 個月寶寶壹星期食譜

9 至 11 個月寶寶的食材可從家人食譜中變化出來。這樣不但能令寶寶漸漸習慣吃爸爸媽媽常吃的食物,還可以為忙碌的父母節省時間。

八、1 至 2 歲寶寶壹星期食譜

1~2歲寶寶的早餐與午餐

1~2歲寶寶的下午茶與晚餐

九、如何餵寶寶吃輔食?

6至11個月的寶寶比以前活躍,對周圍環境會感到好奇,進食時可能會不專心。其實,只要掌握以下技巧,妳便可以餵得輕松,而寶寶既能得到足夠的營養,他的社交和自理能力也有正面的發展。

1、多加交流,增添樂趣

適當地回應寶寶的語音和動作,讓寶寶得到關註,從而感到進食是壹件樂事,令他專心去吃;

就地取材,跟他說說食物和他正在做甚麽;

寶寶表現好的話,妳可拍掌、輕撫和稱贊他。

2、節奏適中,寶寶輕松

要留意寶寶的吞咽情況;

應給予寶寶足夠的咀嚼和吞咽時間,不應催促;

餵得太快或太多:容易導致哽噎或吃過量。

3、配合需要,體貼寶寶

寶寶壹般在15至20分鐘內吃飽;

當寶寶吃飽,他會愈吃愈慢、不再專心吃和持續地對食物不感興趣;

隨著年紀漸長,寶寶吃飽的反應會比以前強烈,例如推開匙羹,這並不代表他不服從;

要根據他的需要而作適當處理。

4、餵食時,寶寶或會出現以下行為:

寶寶不願吃

若寶寶不願吃,他可能是未能接受新的食物、食物質感或味道。家長可嘗試改變烹調方法;調整食物的軟硬粗幼;嘗試不同的食物搭配或改變食物的口味。需要時,改天再讓寶寶嘗試新食物。

若寶寶吃飽了,他會不願吃,甚至有嘔吐反應。妳可以叫壹叫他,使他的註意力回到食物上,若寶寶依然對食物沒興趣,就表示他已吃飽了。

寶寶有嘔吐反應

遇到這情況, 育兒 嫂請保持鎮靜。當寶寶未能適應較稠或粗糙的食物時,會出現想吐的反應。清理後,要把食物弄得更軟滑壹點,讓他再試。餵食速度太快或分量太多亦會令他有嘔吐反應,可以減慢餵食的速度或減少每口的分量。

餵食時,若寶寶伸手抓或指著食物,這表示他未吃飽,要多吃些。妳可以繼續餵他。若寶寶要自己拿著吃,便給予適合他自己拿著吃的食物或匙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