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酸奶可以促進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加強消化。
第三,乳酸菌可以減少某些致癌物質的產生,從而具有抗癌作用。
第四,可以抑制腸道內腐敗菌的繁殖,減弱腸道內腐敗菌產生的毒素。
第五,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特別適合高血脂人群。
第六,壹般來說,無論是手術後還是急慢性疾病後,患者為了治療疾病或預防感染,都服用或註射了大量的抗生素,使腸道菌群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甚至壹些有益的腸道細菌被抑制或殺死,導致菌群失調。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每天飲用0.25-0.5公斤,可以維持正常的腸道菌群平衡,將腸道有益菌群調整到正常水平。所以大病初愈的人多喝酸奶,對身體恢復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也是久病未愈的人最需要的。
酸奶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含有乳酸菌,因此具有保健功能。這些功能是:
1.維持腸道菌群生態平衡,形成生物屏障,抑制有害細菌入侵腸道。
2.通過產生大量短鏈脂肪酸促進腸道蠕動和大量細菌生長改變滲透壓來預防便秘。
3.酸奶含有多種酶,促進消化吸收。
4.通過抑制腸道內腐生菌的生長,抑制腐敗產生的毒素,從而保護肝臟和大腦免受這些毒素的侵害,防止衰老。
5.通過抑制腐生菌和腸道內某些細菌的生長。從而抑制這些細菌產生的致癌因子,達到預防癌癥的目的。
6.提高人體免疫功能。乳酸菌可以產生壹些增強免疫功能的物質,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疾病。
目前,市場上壹些生產商打著“酸奶”的旗號銷售“含乳飲料”,故意混淆這兩種不同的產品概念。壹些含乳飲料的生產企業開始在產品名稱上打“擦邊球”,在產品包裝上用大字標註“酸奶”、“酸奶”、“酸奶”等模糊的產品名稱。仔細看才能發現,旁邊還有另外幾個關鍵的小字——“乳飲料”“飲料”“飲料”。
據了解,“酸奶”和“含乳飲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酸奶”是純牛奶經過發酵制成的,屬於純牛奶的範疇。其蛋白質含量≥2.9%,風味酸奶蛋白質含量≥2.3%。含乳飲料只含1/3鮮牛奶,水,甜味劑,果味劑。所以蛋白質含量不到1%,營養價值和酸奶不壹樣,根本不能用來代替牛奶或酸奶。
含乳飲料可分為配制型和發酵型。制備型成品中蛋白質含量不低於1.0%,另壹種發酵型成品中蛋白質含量不低於0.7%,與真正的酸奶或牛奶不同。根據包裝標簽上的蛋白質含量,可以區分它們是酸奶還是牛奶。
第六,降低血壓。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研究員阿爾瓦羅·阿良博士表示,研究發現,在每天喝2-3份或更多酸奶的人中,與不喝酸奶的人相比,患高血壓的風險降低了50%。
七、提高免疫力。含有大量活性菌的酸奶有助於改善乳糖不耐癥、便秘、腹瀉、腸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等疾病。美國農業部人類營養研究中心正在塔夫茨大學進行老年人研究。研究人員吉恩·邁爾(Gene Mayer)表示,酸奶不僅能改善腸道環境,還能提高人體免疫力。無獨有偶,臺灣省最近的壹項研究也發現,酸奶可以提高壹些消炎藥的治療效果。
編輯本段喝酸奶的五大禁忌
1.數量越大越好。
很多人喜歡喝酸奶,甚至把它當成飲料,壹天好幾瓶。專家指出,酸奶越喝越好,尤其是具有保健食品地位的酸奶,更需要控制數量。專家指出,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功效的功能性食品,不能像普通食品壹樣隨意大量食用。而是要註意適宜的人群、用法用量,不要吃太多。
2.不要在飯後空腹喝酒
因為胃酸有殺菌作用,所以最好不要空腹喝含益生菌的酸奶,壹般飯後喝比較好。為了保留酸奶中所含益生菌的活性,喝酸奶前後最好不要喝熱飲。
3.只能冷藏不能加熱。
很多人都知道酸奶裏的千千“細菌”是好東西,但是不知道怎麽保存。南慶賢教授介紹,酸奶剛生產出來的時候,裏面都是活菌,只有冷藏才能很好的保存活菌。有些人喜歡喝熱酸奶,更奢侈。
4.想喝水果酸奶,自己加
專家提醒,如果想豐富酸奶的口感,不妨在家添加。水果、果醬、果肉都是多道工序加工而成,自然度肯定不如鮮果。如果想增加酸奶的口感,不妨把水果切成塊,放在家裏做成酸奶。
5.酸奶越濃越好。
很多消費者認為酸奶越稠越好,但實際上很多非常稠的酸奶只是添加了各種增稠劑,如羥丙基二澱粉磷酸酯、果膠、明膠等。增稠劑太多雖然滿足口味,但對身體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