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曲池穴—“疏風清熱、降壓除濕”之要穴

曲池穴—“疏風清熱、降壓除濕”之要穴

人在屈肘時,手肘外側有壹個凹陷的地方,就像壹方淺淺的水池,這就是 陽氣十足的 曲池穴 。閑來無事時,您可以用手指在這個位置按摩,它會像盛開的朵朵荷花壹樣給身體註入芬芳的“香氣”, 其保健作用十分顯著,尤其是在降血壓方面 。今天和大家***同學習壹下 曲池穴 的臨床應用。

曲池穴 為手陽明大腸經 “合穴” 五行屬土 。“合穴”在經絡上指的是“入海口”的意思,意為脈氣自四肢末端至此處,最為盛大,猶如水流合入大海。 合穴常位於肘膝關節附近 其經氣充盛,且入合於臟腑,故有“合治六腑”之說 。中醫六腑主要指的是 “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 “六腑”相關疾病可以找合穴來調理

根據 “合治六腑” 的理論,證實 曲池穴 可轉化脾土之熱,燥化大腸經濕熱,特別對 濕熱型腹瀉 療效尤佳。濕熱型腹瀉多發於 夏秋之交 ,為外來濕熱疫毒之氣侵及腸胃所致,主要表現為 瀉下急迫,瀉而不爽,肛門灼熱,伴有煩熱、口渴、小便黃、舌苔黃膩 曲池穴 對大腸功能障礙、腸炎、肚腹絞痛等,有很好的保健調理效果。

曲池穴 不但可治療六腑疾病, 還具有將頭、項、顏面之氣下引的效力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曲池穴具有較好的 降低血壓 的效果。 高血壓病 屬祖國醫學 “眩暈、頭痛、中風” 等範疇。對於高血壓病人,除了藥物治療外, 穴位按揉 也是平穩血壓的輔助治療方法。 曲池穴 為手陽明經合穴, 陽明經多血多氣 ,按揉曲池穴能 “攝納陽明氣血,使氣血下降,平亢盛之肝陽”, 故能起到 平肝潛陽、定眩降壓 之功效。高血壓發作的高峰期是 早6點至10點,下午3點至5點 ,在這兩個時間段對 曲池穴 加以按摩,可以收到相當不錯的療效。

《千金方》載:“……舉體痛癢如蟲嚙、癢而搔之………… 灸曲池 ……隱疹、治百邪”。臨床實踐證實 曲池穴 還是壹個 治療皮膚病非常好的穴位 。曲池屬於 土穴 ,直接與屬土的足陽明胃經相聯系。胃為氣血之海,通過這種關系, 曲池穴 可起到 清熱涼血 的作用。 肺與大腸相表裏,主壹身之皮毛,凡肌膚的種種疾患,均與 肺臟 有關,故 曲池穴 又有消風止癢之功效,為治尋麻疹、濕疹及其它皮膚病的有效穴。 按揉 曲池穴 可以 “宣通肺氣、解肌透表、調和營衛” 作用,故可治療皮膚病。

曲池穴 是壹切外感病均可應用的穴位 ,具有很好的 清熱瀉火 作用。原因在於 曲池穴 位於肘部,乃經氣運行之大關, 能通上達下,通裏達表 ,既可 清在外之風熱 ,又能 瀉在內之火邪 ,是 表裏雙清的要穴 。臨床引起發燒的原因有很多,高熱不管是外感還是內傷引起的,是寒邪還是熱邪引起的,大多都有壹個***同的特點,那就是 體內氣機不暢、內外不通,陽氣被郁閉在體內,從而化成熱和火 。而 曲池穴 就具有 疏風解表、清熱利濕 的功效,所以 治療發燒、感冒是非常對癥的穴位 。其實在治療發燒感冒時,除了用到 曲池穴 ,還可以用 大椎穴、合谷穴和外關穴 ,這幾個穴位配伍使用,效果會更好。

麥粒腫中醫稱為“針眼” ,其病因多為 風邪外襲或脾胃積熱、循經上攻胞瞼致營衛失調、氣血凝滯所致 ,故治療上宜 清熱解毒 曲池穴 屬於陽明大腸經穴,針刺或者按揉 曲池穴 清熱解毒,減除眼部充血 的功效。對 結膜炎、麥粒腫、沙眼、瞼緣炎 等眼科疾病,均有良好的療效。

曲池穴 還可治療循經經絡病,如治療因中風導致的上肢半身不遂,局部經絡不通、氣血阻滯引起的手臂、肘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等。

總之 曲池穴 不僅可以治療 六腑相關疾病 ,對 高血壓、風熱咳嗽、高熱、各種類型的皮膚病、上肢屈伸不利等疾病 具有較好的調理作用。

1.穴位位置: 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成直角,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2.穴位功效: 疏風解表、清熱利濕

3.穴位主治:

①高血壓病;

②皮膚疾病:蕁麻疹、癮疹、濕疹等;

③頭面五官病癥:麥粒腫、咽喉腫痛、牙痛、目赤腫痛;

④胃腸病癥:腹痛、吐瀉;

⑤發熱;

⑥網球肘,上肢癱瘓;

4.按揉方法: 正坐,屈肘成90 ,前臂貼在腹部,另壹手握住肘部,大拇指對準穴位,用

指腹垂直按揉,力度至出現酸痛感為宜, 左右各按3分鐘,早晚各1次

5.註意事項: 本穴有活血行氣之功, 孕婦不宜應用,避免引起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