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客家菜菜單

客家菜菜單

客家鹽焗雞

【核心提示】

“鹽焗雞”是廣東的壹道名菜。首創於廣東東江。300多年前,在東江沿岸的壹些鹽田裏,有人把煮熟的雞用紗布紙包起來,放在鹽堆裏腌制儲存。這種雞肉味道鮮美,風味獨特。後來東江省會東江的鹽業發達,當地的餐館為了招待客人,爭做最好的菜肴,於是創造了用熱鹽烤鮮雞的方法,於是菜肴始於東江余,而東江又是客家人的所在地,所以他們把這種雞叫做“客家鹽烤雞”。

[功能]

制作方法獨特,風味濃郁,皮爽肉滑,配以姜油鹽,風味極佳。色澤淡黃,皮脆肉嫩,骨肉鮮香,風味誘人。這是宴會上常見的美味。

[原材料]

肥嫩頸雞1只,重約1克(黃毛黃口黃腳,下過蛋的母雞稱為頸雞),姜片蔥條10克,香菜25克,粗鹽2500克,精鹽13克,味精7克,八角粉等。

[實踐]

1,炒鍋加入小水,加入4克精鹽加熱,加入姜末拌勻,取出,分成3小盤,每盤加入15克豬油即可食用。豬油75克、精鹽5克、香油、味精調成風味汁。用花生油刷壹張反面紗布紙備用。

2.將活雞宰殺,去毛去內臟,掛幹,去掉趾尖和口上的硬殼,在翅膀兩側各割壹刀,在頸骨上剁壹刀,然後用3.5克精鹽均勻擦雞腔,放入姜、蔥、八角粉,先用未打磨的紗布紙包好,再用油紗布紙包好。

3.大火燒熱炒鍋,將粗鹽炒至高溫,取出1/4將雞肉放入砂鍋,將剩余的鹽蓋在雞肉上,蓋緊鍋蓋,小火烤20分鐘左右至熟。

4.將雞肉取出,去掉紗布紙,剝去雞皮(備用),將雞肉撕成碎片,將雞骨拆開,加入風味汁拌勻,然後裝盤(骨在底部,肉在中間,皮蓋在上面),擺成雞的形狀。將芫荽放在雞肉的兩邊,配以蔣莎油鹽醬。

勇頭富

【核心提示】

客家豆腐是客家三大名菜之壹。這道菜是根據北方釀造的餃子演變而來的。由於南方米多麥少,又有豐富的黃豆,人們把豆腐當餃子皮煮成肉餡,覺得特別好吃,所以成為客家名菜。千年古城梅州,素有“客家之都”的美譽。中原人“衣冠楚楚”搬來這裏,不僅帶來了上品讀書的氛圍,也形成了自己的客家飲食文化。把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煎成金黃色,把豬肉和魚做的餡塞進去,放上蔥花和香油,放在雞湯砂鍋裏煨,直到香氣四溢。我覺得來梅州的客家人有段時間沒有壹包餃子,才做出這麽好吃的。

[材料]

板豆腐、瘦肉、魚、蝦、鹹魚、白菜、蔥、姜、香油、辣椒等。

[實踐]

1.瘦肉和魚肉分別剁碎,蝦仁泡發切塊,鹹魚切塊,蔥切丁。將所有材料放入加大的碗中,加入調料攪拌至成膠狀備用;

2.將白菜挑選洗凈,放入油、鹽、開水中,煮熟。

3.豆腐洗凈瀝幹,壹次開四塊。用筷子夾豆腐,在豆腐中間插個洞釀肉餡,用鐵鍋煎至微黃。

4.將砂鍋燒熱,加入壹湯匙油,爆香姜片,加入湯汁,煮沸。加入卷心菜和豆腐,滾壹會兒。翻炒醬汁,卷起來即可食用。

註:泡好的豆腐先用鍋炸,再用瓦鍋煮。有的客家人還喜歡在土鍋底加點生菜或者蒜苗再放豆腐鍋,這樣豆腐就不會糊了。

妳還需要去這裏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