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的時候反復聽老師講過壹個例子:河南省臨縣是全國食管癌高發區,這個村的食管癌發病往往是家庭爆發。三代人都有這個病也不奇怪。研究表明,臨縣居民長期缺乏新鮮蔬菜,家家戶戶平時的飲食習慣是吃酸菜,導致當地居民胃液和尿液中存在誘發惡性腫瘤的亞硝胺。這是典型的飲食習慣誘發獲得性癌癥的例子,所以良好的生活習慣是預防疾病甚至癌癥最好最直接的行動。
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日常作息、飲食習慣、運動習慣等。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1.積極運動,保持健康體重;
2.早睡早起或有固定作息節奏,三餐穩定;
3.吃豐富的全谷物、蔬菜、水果和豆類;
4.限制攝入高脂肪、高糖、高澱粉的快餐及其他加工食品或刺激性強的食物;
5.限制含糖飲料、濃茶和酒精的攝入;
6.不吸煙;
7.不要依賴膳食補充劑來預防癌癥。
我相信,如果能做到以上幾點,不僅可以預防癌癥,還可以預防身體的“亞健康”,尤其是年輕人。
第二道防線:定期體檢篩查早期癌癥隨著醫學的進步和發展,很多以前無法提前預知的惡性疾病都有了可靠的早期篩查手段。最具代表性的是乳腺、甲狀腺的體檢和胃癌、腸癌的早期篩查。特別是對於有家族遺傳史的患者,醫生要根據其發病的概率進行相關體檢。通過彩超、胃鏡、腸鏡等檢查,可以盡早發現潛在威脅,並進行隨訪觀察,必要時進行幹預治療。
我讀研究生的時候,科室的醫生只要能發現壹個早期的胃癌或者腸癌,就可以獲得500元的獎勵,這既是對壹個醫生技術水平的認可,也是挽救壹個家庭的獎勵。
早期胃癌比讓其發展為進展期胃癌進行手術成本更低,技術更安全,預後更好。發現早期癌癥並及時治療,不僅是挽救壹條生命,也是挽救壹個家庭。
此外,醫院還會提供許多無創性的實驗室檢查進行初級篩查,比如腫瘤標誌物的檢查或基因檢測。
總之,無論是單位的體檢,還是自身的規劃,在步入中年後,註意定期體檢,防患於未然,尤為重要。
第三道防線:定期繳納社保和醫保,購買商業保險。沒有人願意生病,但無論人類多麽偉大,在疾病面前總是顯得那麽無力。如果有壹天,無論我們如何小心,我們仍然沒有阻止疾病的襲擊,醫療保險將是我們最後的保障。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雖然很多疾病得到了可靠的治愈或改善,但有時隨之而來的是醫療費用的不斷增加。定期繳納醫保和社保,可以解決壹個家庭在基本醫療問題上的後顧之憂,至少讓患者在面對疾病時有了鬥誌。如果家庭條件允許,有了商業保險的重疾和健康險,可以獲得更多的收入保障,不至於讓壹個人的病拖垮壹個家庭。
有了這三道防線,我們在治病的時候是極其隱忍的。至於我們的健康,這往往是我們盡可能了解自己命運的問題。希望大家都健康平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