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草果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和禁忌

草果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和禁忌

草果為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實,草果有燥濕除寒,祛痰截瘧,消食化食的功效,草果主治瘧疾,痰飲痞滿,脘腹冷痛,反胃,嘔吐,瀉痢,食積。

草果的功效與作用 及食用方法和禁忌有哪些?草果為姜科植物草果的成熟果實。草果多年生草本,生於溝邊林下,分布於廣西和雲南南部地區,果實成熟呈紅褐色時采收,曬幹或烘幹,或用沸水燙2至3後,再曬幹或烘幹。草果早史載於明代,我國雲南是草果的主產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草果是藥食兩用中藥材大宗品種之壹,食用量大於藥用量。

壹、草果的功效與作用

草果有燥濕除寒、祛痰截瘧、消食化食的功效,但氣虛或血虧,無寒濕實邪者忌服草果,草果治瘧疾,胃中寒痰凝結,不易開解:草果、常山、知母、烏梅、檳榔、甘草、穿山甲。水煎服。(《慈幼新書》草果飲)

1、草果治脾痛脹滿:草果仁二個。酒煎服之。(《仁齋直指方》)

2、草果治癉瘧,脈采弦數,但熱不寒,或熱多寒少,膈滿能食,口苦舌幹,心煩,渴水,小便黃赤,大腑不利:青皮(去白)、厚樸(姜制炒)、白術、草果仁、柴胡(去蘆)、茯苓(去皮)、半夏(湯泡七次)、黃芩、甘草(炙)各等分。細銼。每服20克,水壹盞半,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濟生方》清脾湯)

3、草果治瘟疫初起,先憎寒而後發熱,日後但熱而無憎寒,初起二、三日,其脈不浮不沈而數,晝夜發熱,日哺益甚,頭身疼痛:檳榔10克,厚樸5克,草果仁2.5克,知母5克, 芍藥 5克,黃芩5克,甘草2.5克。用水壹鐘,煎八分,午後溫服。(《瘟疫論》達原飲)

4、草果治腸胃冷熱不和,下痢赤白,及伏熱泄瀉,臟毒便血:草果子、甘草、地榆、枳殼(去穰,麩炒)。上等分為粗末。每服10克,用水壹盞半,煨姜壹塊,拍碎,同煎七分,去滓服,不拘時候。(《傳信適用方》草果飲)

5、草果治瘧疾,胃中寒痰凝結,不易開解:草果、常山、知母、烏梅、檳榔、甘草、穿山甲。水煎服。(《慈幼新書》草果飲)

6、草果治腫寒瘧疾不愈,振寒少熱,面青不食,或大便溏泄,小便反多:草果仁、附子(炮,去皮臍)。上等分,細銼。每服25克,水二盞,生姜七片,棗壹枚,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濟生方》果附湯)

草果為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實,草果有燥濕除寒,祛痰截瘧,消食化食的功效,草果主治瘧疾,痰飲痞滿,脘腹冷痛,反胃,嘔吐,瀉痢,食積。

二、草果的食用方法

1、草果飲子

功效:主治瘧疾。寒熱往來,煩渴頭痛,或但寒但熱。

組成:草果子仁4枚,人參(去蘆頭)半錢,半夏13枚(中樣者,沸湯浸洗7次),甘草(炙)半錢,大棗3枚,烏梅3枚,生姜(3寸)1塊。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水1大碗,煎至半碗,去滓,食前溫服。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三。

2、草果散

功效:主治妊娠臟氣本虛,宿夾風冷,脾胃久弱,臟腑虛滑,臍腹(疒丂)痛,日夜無度。

組成:厚樸(去粗皮,姜汁浸,炒黃)2兩,肉豆蔻1個(面煨)草豆蔻1個(煨)。

來源:《婦人良方》卷十五。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1盞,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熱服。

來源:(《保命集》卷下)。

3、草果建中湯

功效:主治小兒諸瘧。

組成:人參半兩,草果半兩,桂半兩,白芍藥1兩,甘草3分。

制法:上為散。

用法:大銚水煎,日進多服。

來源:《普濟方》卷三九○。

4、草果牛肉湯

功效:對肝病手足心涼,胃寒,飲食停滯,上腹脹滿者有祛寒除濕,消食止痛的食療作用,但胃熱便結者不宜服用。

材料:草果6克,牛肉200克。

做法:每次用草果6克,牛肉200克,切成小塊,水適量,煮湯,加鹽和調料食牛肉喝湯。

三、草果用藥禁忌

陰虛血少,津液不足,無寒濕者忌服草果。

1、陰虛血燥者忌草果。《本經逢原》

2、草果忌鐵。《本草備要》

3、凡瘧不由於瘴氣;心痛胃脘痛由於火而不由於寒;濕熱瘀滯,暑氣外侵而成滯下赤白,裏急後重,及泄瀉暴註口渴,濕熱侵脾,因作脹滿,或小水不利,鹹屬暑氣濕熱,皆不當用草果。《本草經疏》

以上就是我為大家介紹的 草果的功效與作用 及食用方法和禁忌,希望能夠幫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