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這是什麽竹子

這是什麽竹子

這是箬竹,

箬竹為禾本科竹類植物。該種取自我國出口的茶葉簍子中的竹葉而定名發表的。竿高0.75-2米,直徑4-7.5毫米,葉片大型。屬觀葉植物,具有較好的觀賞性。葉片多用以襯墊茶簍或裝作各種防雨用品,亦可包裹粽子。

基本信息  拉丁名:Indocalamus tessellatus (Munro) Keng f. 形態:混生竹。稈高1~2m,徑0.4~1cm。葉片大型。 用途:竹葉寬大,用作觀賞。葉片還可作粽葉,鬥笠等襯墊。 分布: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 科 屬:北美箭竹超族北美箭竹族赤竹亞族箬竹屬箬竹組 [1]編輯本段形態特征 箬竹(圖1)

箬竹(拼音:ruò zhú,學名:Indocalamus tessellatus (munro) Keng f. )竿高0.75-2米,直徑4-7.5毫米;節間長約25厘米,最長者可達32厘米,圓筒形,在分枝壹側的基部微扁,壹般為綠色,竿壁厚2.5-4毫米;節較平坦;竿環較籜環略隆起,節下方有紅棕色貼竿的毛環。籜鞘長於節間,上部寬松抱竿,無毛,下部緊密抱竿,密被紫褐色伏貼疣基刺毛,具縱肋;籜耳無;籜舌厚膜質,截形,高1-2毫米,背部有棕色伏貼微毛;籜片大小多變化,窄披針形,竿下部者較窄,竿上部者稍寬,易落。小枝具2-4葉;葉鞘緊密抱竿,有縱肋,背面無毛或被微毛;無葉耳;葉舌高1-4毫米,截形;葉片在成長植株上稍下彎,寬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20-46厘米,寬4-10.8厘米,先端長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綠色,密被貼伏的短柔毛或無毛,中脈兩側或僅壹側生有壹條氈毛,次脈8-16對,小橫脈明顯,形成方格狀,葉緣生有細鋸齒。圓錐花序(未成熟者)長10-14厘米,花序主軸和分枝均密被棕色短柔毛;小穗綠色帶紫,長2.3-2.5厘米,幾呈圓柱形,含5或6 箬竹(圖2)

朵小花;小穗柄長5.5-5.8毫米;小穗軸節間長1-2毫米,被白色絨毛;穎3片,紙質,脈上具微毛,第壹穎長5-7毫米,先端鈍,有5脈;第二穎長7-10.5毫米(包括先端長為1.4-2毫米的芒尖在內),具7脈;第三穎長10-19毫米(包括先端長為2.3-2.7毫米的芒尖在內),具9脈;第壹外稃長11-13毫米(包括先端長為1.7-2.3毫米的芒尖在內),背部具微毛,有11-13脈,基盤長0.5-1毫米,其上具白色髯毛;第壹內稃長約為外稃的1/3,背部有2脊,脊間生有白色微毛,先端有2齒和白色柔毛;花藥長約1.3毫米,黃色;子房和鱗被未見。筍期4-5月,花期6-7月。[2-4]

生境分布  生於海拔300-1400米的山坡路旁和靠溪流、小河岸邊等處。普遍見於南方地區,尤其是長江中下遊以南廣大流域。編輯本段植物栽培 箬竹(圖3)

分株繁殖。春秋兩季采用成叢挖取母竹進行分株,修剪下部枝葉,勿傷鞭芽、鞭根,多帶宿土移植於盆中,壓緊、澆水保濕。新筍發生後要註意保護,防止損傷;置於陰濕處,待新芽萌發後,才可移至弱光下接受散射光的照射。栽種的深度壹般在20至25厘米,若太深竹筍破土困難,若過淺竹筍出土後細而弱。根據竹鞭長度(壹般40至50厘米),挖成長條穴,埋入竹鞭,覆土後踏實,澆足水。[5-6]

編輯本段應用價值

箬竹生長快,葉大、產量高,資源豐富,用途廣泛,其稈可用作竹筷、毛筆稈、掃帚柄等,其葉可用作食品包裝物(如粽子)、茶葉、鬥笠、船篷襯墊等,還可用來加工制造箬竹酒、飼料、造紙及提取多糖等;其筍可作蔬菜(筍幹)或制罐頭;其植株可作園林綠化。箬竹葉、筍及產品,藥用價值高,對癌癥特有的惡液質具有防治功效。箬竹除大量野生外,已進入人工豐產栽培。[2][7-8]

編輯本段常見誤區

箬竹的葉片在做粽葉時,易被錯寫成“箸葉”[9]。

箬竹的葉片不與“箬葉”等同,“箬葉”同時也是百合科植物壹葉蘭的別稱。

編輯本段藥用價值

藥用部位箬竹的葉片。

異名遼葉(《綱目》),棕箬,篛葉,茶篰篛葉。

性味《綱目》:“甘,寒,無毒。”

歸經《得配本草》:“入手太陰,兼足厥陰經。”

功用主治清熱止血,解毒消腫。治吐血,衄血,下血,小便不利,喉痹,癰腫。

《綱目》:“治男女吐血,衄血,嘔血,咯血,下血。並燒存性,溫湯服壹錢匕。又通小便,利肺氣,喉痹,消癰腫。”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或煆存性入散劑。外用:煆存性研末作吹藥。

選方① 治肺癰鼻衄:白面、箬葉灰各三錢。上二味研令勻,分為二服,食後井華水調下。(《聖濟總錄》玉塵散)

② 治經血不止:蠶紙(不計多少燒灰)、箬竹葉(燒灰)。上二味等分研勻,每服二錢匕,溫酒調下。(《聖濟總錄》二灰散)

③ 治臟毒下血,久遠不瘥者:茶篰篛葉燒成黑灰,研羅極細,入麝香少許,空心糯米飲調下。(《百壹選方》)

④ 治小便先澀後不通:幹篛葉(燒灰)、滑石半兩。上為細末,每服三錢許,米飲調下,空服。(《指南方》篛葉散)

⑤ 治咽喉閉痛:遼葉、燈心草燒灰,等分吹之。(《頻湖集簡方》)

備考《綱目》:“箬,若竹而弱,故名。其生疏遼,故又謂之遼。”“箬,生南方平澤,其根與莖皆似小竹,其節籜與葉皆似蘆荻,而葉之面青背淡,柔而韌,新舊相代,四時常青。南人取之作笠,及裹茶鹽,包米粽,女人以襯鞋底。”

附箬蒂的藥用:

藥用部位箬蒂(箬竹的葉基部)。

功用主治《本草逢源》:“煎湯治胃熱呃逆,其性較柿蒂稍平。取灰調香油調塗湯為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