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他被送回當時被日軍占領的海參崴,作為華僑負責人從事黨的秘密工作。
1920年3月,以魏金斯基為代表的* * *制作國際工作組到中國活動。楊明齋是工作組成員,擔任翻譯和協調員。他們多次向北京的李大釗建議南下會見陳獨秀等* * *制作人,並決定發起成立中國* * *制作黨。
1920年5月,參與成立上海市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以楊為負責人。
8月中旬,1920,上海法租界老漁洋裏2號《新青年》編輯部,楊鶴、陳獨秀、李、李達等,正式成立“中國第壹個* *生產黨”,命名為“中國* *生產黨”,並以“陳獨秀為書記”。(根據中央黨史研究室編纂的最新版《中國* * *生產者黨史》)楊穗由俄羅斯* * *黨員變為中國* * *黨員。後來,楊參加了黨的壹些理論宣傳和教學活動,從事了壹些工會工作。
他參與決定將《新青年》雜誌改為主辦機構的機關刊物,創辦《生產黨》月刊,宣傳馬克思主義和十月革命的經驗。期間,他陪同魏金斯基往返於北京、上海、濟南等地,推動建立地方* * *生產黨組織。他在上海李雨陽6號租了壹間房子,創辦了中俄新聞社和外國語言學會,並擔任會長。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成立後,團中央機關也設在這裏。1920至1921期間,安排、任、小等20余人赴俄留學。他還指導建立了由中共中央領導的工會——上海機械工會。
1920年秋,楊明齋回到山東,在濟南與王盡美、鄧恩銘會合,回到平度向鄉親們宣傳俄國革命。
1921年春,他和張作為中國* * * *代表赴伊爾庫茨克,匯報了中國* * * *黨的建設和與中國* * * *建立關系的情況,並起草了《關於成立中國* * * *國際遠東秘書處中國支部的報告》,提交給中國* * * * *第三次代表大會。同年6月,與張壹起,赴莫斯科出席第三次國際* * * *大會。
1921年9月,陳獨秀從廣州回到上海,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書記,並成立了黨支部,他是其中的壹員。
1921第壹次全國代表大會後,楊明齋從事黨的理論教育和新聞宣傳工作。
1922年7月,出席中共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積極參與制定黨的反帝反封建綱領。後來為蘇聯顧問團做翻譯,在廣州工作,促進各國合作。先後擔任《工人周刊》(中國北方黨報)、《勞動新聞》社編委,還參加了北京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會的工作。他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中國的思想文化,成為建黨時期黨內為數不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
6月,1924,140000字《中西文化觀評論》發表,批判了反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復古思潮,在當時的思想戰線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1925年夏天,楊明齋在廣州擔任蘇真顧問團的翻譯。5438年6月+10月,為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培養幹部。受黨的委托,在上海接收和派遣學生,並率領張聞天、王稼祥、烏蘭夫、吳秀泉等第二批100多名學生赴蘇聯新成立的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之後在中山大學負責總務。
1927大革命失敗後,楊明齋奉命經上海秘密回國,在北京、天津工作。在白色恐怖下,他積極進行理論思考。兩年時間,他撰寫出版了1.8萬字的《中國社會改造原理》壹書,明確指出中國“應該采取社會主義”。
為了保存體力,楊明齋被黨組織安排到河北馮潤縣車舟山中學任教。他教育許多學生參加革命。他對革命同誌和藹可親,是壹位忠誠的長者。
1930至65438+10月,楊明齋秘密越境至蘇聯就醫。直到同年秋,他在哈巴羅夫斯克掃盲站做漢語老師,後來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在當地報社和電臺工作。1931作為叛逃者被流放到托木斯克打雜。1934年8月行政流放期滿後,前往莫斯科,在蘇聯外國工人出版社工作,先後擔任信使和校對。1938年2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被逮捕,同年5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