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替之際天氣忽冷忽熱,人體免疫系統不能及時適應氣候變化,加之病毒、細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較冬季更加活躍,就容易患病;隨著春天到來,人們的外出活動開始增加,此時四處飛揚的花粉,很可能引起對花粉有過敏體質的人致病。頻繁的外界接觸容易使病原在狹小空間裏相互傳播,春季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許多傳染病同時又能引起其他較危重的並發癥。學校這種人員比較密集、相對比較集中的地方,壹旦出現更是比較容易傳播,會對廣大師生的工作學習帶來較大的影響,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春季常見的傳染病及其預防措施有所了解。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常見病癥的癥狀和防治措施。
壹、春季常見傳染病: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其發病率占傳染病之首位。隨著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全球範圍的爆發,我國現流感也逐步呈現出以甲型H1N1流感病毒為主導流感病毒,這也必將成為未來流感預防的重點。
2、流腦(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它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較強。流腦發病初期類似感冒,流鼻涕、咳嗽、頭痛、發熱等。病菌進入腦脊液後,頭痛加劇,嗜睡、頸部強直、有噴射樣嘔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癥狀。
3、水痘
水痘是傳染性很強的疾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臨床表現是中低等發熱,很快成批出現紅色斑丘疹,迅速發展為清亮的卵園形的小水皰,24小時後水皰變渾濁,易破潰。接受正規治療後,如果沒有並發感染,壹般7-10天可治愈。
4、流行性腮腺炎
俗稱“乍腮”,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的傳染病,壹般2周左右可治愈。多見於兒童及青少年,預後良好,病後有持久的免疫力。
5、風疹
風疹是壹種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春季是風疹的高發季節。開始壹般僅有低熱及很輕的感冒癥狀。多在發病後1到2天出現皮疹,出疹迅速由面部開始發展到全身只需要1天的時間,發熱即出疹,熱退疹也退,這些是風疹的特點。枕後、耳後、頸部淋巴結腫大,也是本病常見的體征。風疹無需要特殊治療,診斷明確後,在家觀察,做好皮膚、口腔的清潔護理,給以易消化富有營養的流食或半流食,註意安靜休息。
6、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潛伏期8—12日,壹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臨床癥狀可概括為“三、三、三”,即前驅期3天:出疹前3天出現38度左右的中等度發熱,伴有咳嗽、流涕、流淚、畏光,口腔頰粘膜出現灰白色小點(這是特點);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體溫升高達40度左右,紅色斑丘疹從頭而始漸及軀幹、上肢、下肢;恢復期3天:出疹3-4天後,體溫逐漸恢復正常,皮疹開始消退,皮膚留有糖麩狀脫屑及棕色色素沈著。麻疹是通過呼吸道飛沫途徑傳播,病人是唯壹的傳染源。患病後可獲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發病者極少見。未患過麻疹又未接種過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個月~5歲幼兒發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病原體在傳染源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組織中生存、繁殖,並且能夠通過傳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蚊、蠅、虱等),直接或間接地傳播給健康人。
當在講話、咳嗽、打噴嚏時,通過唾液飛沫、空氣飛沫將病菌傳播給他人。
(2)灰塵傳播:患者的痰液、鼻涕裏都含有大量病菌,由於平時不註意衛生,隨地吐痰、擰鼻涕。
(3)直接接觸傳播:手是傳染病菌最直接的途徑。在傳染病流行期間,患者手上都沾有大量病菌。他們所接觸的物品表面都留下大量病菌。
3、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對某種傳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該病的人群。例如,未出過麻疹的人,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二、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
傳染病能夠在人群中流行,必須同時具備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這三個基本環節,缺少其中任何壹個環節,傳染病就流行不起來。
1、傳染源
傳染源是指能夠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病原體在傳染源的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或其他組織中生存、繁殖,並且能夠通過傳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生物媒介(如蚊、蠅、虱等),直接或間接地傳播給健康人。
2、傳播途徑
傳播途徑是指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到達健康人所經過的途徑。病原體傳播的主要途徑有:
(1)飛沫傳播:
三、預防傳染病的壹般措施
預防傳染病的壹般措施也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控制傳染源
不少傳染病在開始發病以前就已經具有了傳染性,當發病初期表現出傳染病癥狀的時候,傳染性最強。因此,對傳染病人要盡可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防止傳染病蔓延。患傳染病的動物也是傳染源,也要及時地處理。這是預防傳染病的壹項重要措施。
2、切斷傳播途徑
切斷傳播途徑的方法,主要是講究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消滅傳播疾病的媒介生物,進行壹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等,可以使病原體喪失感染健康人的機會。
3、保護易感者
在傳染病流行期間應該註意保護易感者,不要讓易感者與傳染源接觸,並且進行預防接種,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對易感者本人來說,應該積極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身體,增強抗病能力。
四、預防傳染病的10大註意點
1、開窗行動:隨著氣溫的逐步升高,要註意保持室內溫度的相對恒定。早晨要註意開窗換氣,吐故納新,經常保持室內衛生清潔、空氣新鮮。
2、增減行動:春天的氣溫變化較大,同時,人體抵抗力也處於低下的狀態。因此,壹定要隨著氣溫的變化,隨時增減衣服,預防感冒的發生。
3、鍛煉行動:堅持每天半小到1小時有氧運動。
4、洗手行動:飯前便後、外出歸來要立即用流動水和肥皂洗手。最好每天用清水洗眼睛、鼻腔兩次以上,保征眼和鼻的衛生。
5、飲食行動:要合理膳食,增加營養,要多飲水,攝入足夠的維生素,宜多食些富含優質蛋白、糖類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棗、蜂蜜和新鮮蔬菜、水果等。不食、不加工不清潔的食物,拒絕生吃各種海產品和肉食,及吃帶皮水果,不喝生水。
6、規律行動: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勞累,處事不要過激,應做到心胸開闊,心平氣和,情緒樂觀,以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7、就診行動:壹旦發現自己或周圍人出現發燒、四肢酸痛、咳嗽、流鼻涕、打噴嚏、全身出現皮疹或皮膚黏膜出現淤斑、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等癥狀時,要立即到醫院就診。
8、保護行動:在傳染病的高發季節要做好自我保護。到醫院看病時,接觸傳染病病人時盡量戴口罩;年老體弱者、孩子、孕婦要盡量少去人多擁擠的公***場所如商場、電影院等;實踐證明,接種疫苗是預防相應傳染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