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潮汕,粥什麽都有

潮汕,粥什麽都有

從早到晚,在潮汕,沒有什麽比不上壹碗粥。

早上可以是低調的配角,搭配米粥的各種配菜,晚上也可以是宣傳的主角,吸收食材鮮甜結合的砂鍋粥。

早上應該是清淡的,“雜鹹”的米粥是潮汕大部分地區的標準早餐。

“雜鹹”是指潮汕地區的所有配菜,種類繁多,從果蔬、豆類到新鮮海鮮,不下百種。

“雜鹹”的制作過程體現了潮汕先民的飲食智慧和勤儉節約的美德。久而久之,形成了潮汕獨特的飲食習俗,也是每個在外漂泊的潮人的鄉愁。

▼各種“雜鹹”

“雜鹹”有很多種,按原料主要分為三類:(配菜種類很多,有些不能翻譯成普通話,所以用潮州話的諧音命名)

壹種果蔬,以蔬菜水果為主要原料,以醋、鹽腌制為主,保存期長。腌制的果蔬脆嫩爽口,非常開胃,有腌菜、泡菜、貢菜、橄欖、脆皮瓜、黑橄欖、橄欖、泡菜、蜜餞瓜、腌制瓜等。

臘菜,原料其實是富含水分的脆白蘿蔔,用鹽曬幹成臘菜。早上沒時間準備早餐,就用米粥撕了幾片花瓣,幫助消化,養胃。當然,最常見的搭配是切塊炒雞蛋,滑嫩的蛋液包裹在酥脆的切塊臘菜中,形成獨特的香味,在鹹宜老少皆宜。

▼榨菜炒雞蛋

米粥菜肴對胃最有營養。以前生病沒胃口的時候,我會用自己腌制的壹兩橄欖或者黃皮煮壹碗米粥(不得不說,潮汕很多家庭都喜歡自己腌制的食材,家裏腌制的酸梅和我壹樣老),說是消食降火,鹹味有點甜,很開胃。

▼橄欖碗

二是海鮮,以魚和貝殼為原料,大部分魚只用鹽水煮,保留了食材的原味。第壹次吃的人很難接受那種魚腥味,包括各種魚飯、金錢螺三文魚、腌蝦、鹽蟹、薄殼飯等等。

薄殼飯是壹種殼極薄、味道鮮美的廉價貝類海鮮,夏季盛產。潮汕的經典做法是炒薄殼不換金,不換金。原名羅勒,味道辛辣。這種獨特的草藥完美地去除了薄殼的腥味。大火快炸後,香味四溢,肉質鮮嫩。

▼黃金不改薄殼。

魚飯壹般選用當地巴郎魚,肉質致密,用鹽水浸泡後整齊地放入竹篩中,壹層壹層均勻地撒上海鹽,然後用重物壓平以免變形,放入高濃度鹽水中烹煮(鹽水是漁民日復壹日腌制的,極其鹹鮮),最後通風晾幹,瀝幹水分。鹹菜汁拌醬油吃魚是絕配,甜潤。

▼魚飯

三種豆漿,以大豆、黑豆、花生、牛奶等為原料,包括腐乳、黑豆、花生、甜豆、牛蒡等。

腐乳,用新鮮的豆腐幹曬幹,用鹽曬幹至密實,縮小到原來體積的壹半,用豆瓣醬腌制,用姜末曬幹,最後密封在壇子裏。夾在壹塊,不過方糖大小,壹小撮,鹹甜辣都在裏面。

▼腐乳

牛鈴,加牛奶下鍋煮,加醋促凝,半涼後用勺子舀起,放鹽水中。在溫熱的米粥裏放三兩片,讓它融化在粥裏,淡淡的奶香味就會散發在米粥裏。

夜幕降臨,路邊搭著紅色帳篷的大排檔也熱鬧起來,琳瑯滿目的宵夜引人註目,但無論如何,壹鍋砂鍋粥必不可少。半夜喝粥,既滿足了食欲,又不油膩重,暖胃。

比起低調的米粥,晚上的砂鍋粥精致多了。與廣州船粥追求黏膩、糜爛的口感不同,潮汕砂鍋粥要求顆粒清晰,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幹,對溫度和水分要求精準。

米粥清淡溫和,砂鍋粥鹹香,潮汕又稱“香肉末”。常見的香肉末有排骨、魷魚粥、海鮮粥、雞肉粥、鱔魚粥等。

毫無疑問,海鮮粥就是其中的代表選手之壹。潮汕靠海吃海,壹日三餐總是少不了海鮮。粥水和米粒吸收了蝦蟹的鮮味,每壹口都在征服妳的味蕾。

▼海鮮砂鍋粥

新鮮的海蝦和螃蟹作為配料。煮粥前,先把去掉的蝦頭炒壹下,提取壹些蝦油,和泡好的米飯壹起攪拌均勻,這樣做出來的海鮮粥味道會更濃更亮。然後將水倒入砂鍋,用大火煮米粒,用勺子同方向攪拌米粒,避免碰鍋溢出。最後慢慢加入海鮮蝦油,最後註入靈魂,加入。

這是潮汕人對生活的熱愛。從繁雜的“雜鹹”早餐,到晚上大排檔裏砂鍋粥裏的氤氳熱氣,壹碗平平淡淡的米粥,他們可以用各種方式做出各種配菜和壹鍋海鮮粥,而且能想盡辦法煮出來。這些煙火滋養著我們的成長,最終鐫刻在每壹個遊子的胃和心裏。

離開家就開始想家了。怎麽才能讓香甜肥美勝過揮之不去的家常味道?幸福其實就是“閑時陪妳看個夕陽,竈前壹笑能暖粥”的簡單。

參考資料:

風味原產地潮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