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大眾集團入股國軒高科之後,又壹家德系汽車巨頭——梅賽德斯-奔馳日前也加入了“爭奪”中國電池企業的行業。就在上周末,孚能科技(贛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孚能科技”)發布公告稱,在該公司即將於7月完成的科創板IPO環節中,梅賽德斯-奔馳旗下全資子公司——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戴姆勒大中華”)將作為重要的戰略投資方參與其中,其繳款金額為9.045億元,未來將持有孚能科技大約3%的股份。
值得壹提的是,在梅賽德斯-奔馳隨後對此事的“官宣”中還透露,雙方還簽署了壹項全面的商業合作協議,孚能科技將在未來十年中為梅賽德斯-奔馳在全球推出的電動汽車新產品陣容提供動力電池。根據該協議,雙方也將聯手研發和產業化領先的高能量密度電池,通過更緊密的合作夥伴關系,令孚能科技在動力電池研發和生產上的優勢得到進壹步釋放。此外,孚能科技計劃在歐盟和美國建立電池生產廠,並且自籌建之初就將按照碳中和工廠來設計。
“戴姆勒大中華對孚能科技IPO的戰略投資以及雙方長期的供應夥伴關系,展現了孚能科技領先的電池技術實力和全球角色的重要性。”孚能科技董事長兼總裁王瑀博士表示:“我們期待與梅賽德斯-奔馳進壹步深度合作,為其卓越的產品提供可持續的電池供應保障,從而支持其電動化戰略。”
相較於大眾集團入股的國軒高科、以及動力電池“行業龍頭”寧德時代,孚能科技似乎沒有那麽出名。那麽,梅賽德斯-奔馳究竟看中了這家公司的哪些優勢呢?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02年,裏斯本技術大學理學博士王瑀在美國矽谷成立了美國Farasis能源公司,並於2009年回國創辦了孚能科技,並將美國FARASIS能源公司新型錳酸鋰動力鋰離子電池技術產業化,主要從事高科技、新能源、車用動力鋰離子電池系統生產,為新型嵌入式電動汽車提供動力電池配套。
有數據顯示,2019年孚能科技動力電池裝機量為1205.6MWh,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中排名第7位,2017年、2018年分別排名第7位和第5位。與市場占比51%的寧德時代相比,占比1.95%的孚能科技體量看似並不突出。
不過,在軟包動力電池領域,孚能科技產品出貨量和裝機量在2017年、2018年連續2年排名均為全球第三、中國第壹。而且孚能科技也是在中國實現了第壹批三元軟包動力電池量產的企業。
當前,孚能科技的國內主要整車企業客戶包括德國戴姆勒奔馳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車有限公司、戴姆勒大中華區投資有限公司、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汽集團等。截至2019年末,已為超過12.5萬輛新能源汽車提供產品和服務。去年9月,孚能科技拿下向戴姆勒供貨的采購大單,這無疑也為本次入股奠定了基礎。
此前,孚能科技已完成4輪融資,其中2018年C輪融資50億人民幣。孚能科技在冊股東46個,包括國風投、國科投資、國新基金、發改委引導基金、興業銀行、交通銀行、北汽產業投資等。
5月20日,孚能科技科已成功在科創板註冊,並將於近期上市。孚能科技計劃募資約34.37億元,用於年產8GWh的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孚能鎮江三期工程)和補充運營資金項目,來解決當前的產能不足問題。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在國內“不香”,但軟包電池在國際市場上蓬勃發展。2019年,全球銷量排名前十的新能源乘用車中,軟包電池配套上升至?4?款。全球軟包動力電池?企業?LGC、SKI、AESC等已為大眾、奧迪、日產、現代起亞、通用、雷諾等車企配置了多款主流車型,其中,大名鼎鼎的日產聆風(Leaf)就使用軟包動力電池,該車型自2010年12月上市至今,總銷量已經突破50萬輛。
所謂軟包電池,是相比圓柱和方形這兩種硬殼電池的壹種叫法,其內部組成(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與方形、圓柱鋰電池的區別不大,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軟包電池采用鋁塑復合膜作為外殼,方形和圓柱電池則采用金屬材料作為外殼。
簡要來說,軟包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目前已普遍量產的三元軟包動力電池平均電芯能量密度已達240-250Wh/kg,而同材料體系的三元方形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為210-230Wh/kg)、安全性能好(如遇熱失控可通過脹氣釋放熱量,不會由於卷繞生產工藝帶來內部溫度和應力分布不均而帶來安全隱患)、容量大且內阻小、電芯尺寸及形狀設計靈活等優勢。
當然了,雖然具有以上優勢,但軟包電池也存在工藝上更為復雜、成組效率低及成本較高等短板,尤其是三元軟包動力電池電芯的自我保護性較差,在出現極端情況時容易被刺穿,因而在電池包環節需要加入金屬防護層等給予更多的保護,會帶來成本提升的問題。
而國內整車廠商對軟包電池的質量控制、使用壽命等方面還存在較大的疑慮,再加上方形硬殼電池在集成效率和電芯厚度上更有優勢、以及軟包電池在原材料價格上難以與寧德時代等主流廠商相抗衡,這些因素都限制了軟包電池在國內的市場拓展速度。
近段時間以來,主流汽車廠商為了確保動力電池的穩定供應以及對未來技術路線的全面把控,都在不斷拓展多個電池合作夥伴,並且通過入股的方式更深度地參與技術研發之中,而這次戴姆勒大中華入股孚能科技,正是為了開展高新電芯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並大力提升成本競爭力,技術重點包括通過提高能量密度、縮短充電時間來實現續駛裏程的大幅提升。
值得壹提的是,梅賽德斯-奔馳已經與比亞迪、億緯鋰能、寧德時代、韓國LGC、韓國SKI、孚能科技等多家動力電池企業展開合作,並將在世界各地布局多達九家工廠組成的動力電池生產網絡,而孚能科技這種相對弱勢的電池企業,對於奔馳來說或許是更好的選擇(可以獲得更大的話語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